- 读书 >
- 天下才子必读书 - 金圣叹选批 >
- 卷十四 宋文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轼
进宣公奏议,便剀切一如宣公,此是先生天才独撞。然而笔墨之外,毕竟别有一种风流委折,此又是先生本色,不能自掩也。
臣等猥以空疏¹,备员讲读²。圣明天纵³,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面口不逮⁴,以此自愧,莫知所为。(不宽不迫,恰如此起。人只谓平平,岂知必须作过千文,始有此文哉!)窃谓人臣之纳忠⁵,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精论,至论。精喻,至喻。又复于题不宽不迫。此等处,俱可想见先生心地、先生气候。)
伏见唐宰相陆贽⁶,才本王佐⁷,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⁸,辨如贾谊而术不疏⁹。上以格君心之非¹⁰,下以通天下之志¹¹。(赞宣公,字字精切。虽然,先生直自道矣。)但其不幸,仕不遇时¹²。(转笔。人知多少感慨,不知多少斡旋。)德宗以苛刻为能¹³,而贽谏之以忠厚¹⁴;(切。)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¹⁵。(切。)德宗好用兵¹⁶,而贽以消兵为先¹⁷;(切。)德宗好聚财¹⁸,而贽以散财为急。(切。)至于用人听言之法¹⁹,治边御将之方²⁰;罪己以收人心²¹,改过以应天道²²;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²³:如此之流²⁴,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²⁵。使德宗尽用其言²⁶,则贞观可得而复²⁷。(上四句,逐句写不遇。此数句,一总写不遇。笔法变化。)
臣等每退自西阁²⁸,即私相告语: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写朝廷如写国房,此皆先生一片忠孝心地,流面为至文、妙文也。)但使圣贤之相契²⁹,即如臣主之同时(岂惟无彼我,乃至无古今。此是何等心地!)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³⁰;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³¹。若陛下能自得师,则莫若近取诸贽。(并无彼我、古今封界于胸,一片只是忠孝心地。又要看他随手成对,蹴踏四六恶态尽净。)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³²,非无可观,皆足为治³³。(忽然自起一难。)但圣言幽远³⁴,末学支离³⁵。譬如山海之崇深³⁶,难以一二而推择³⁷。(自难,自解。)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³⁸。(上文忽难忽解,正为此句作波折也。)
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妙。)反复熟读,如闻贽言。(妙。)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³⁹。臣等不胜区区之意⁴⁰,取进止⁴¹。
【注释】
¹臣等:指苏轼及吕希哲、范祖禹等人。猥:谦词。猥贱的意思。空疏:指学问空疏、不扎实。
²备员:聊以充数的意思。讲读:苏轼写这篇呈文时(宋哲宗元祐八年)担任翰林学士兼侍读的职务,负有为年幼的皇帝进行教学的任务。
³圣明天纵:陛下的圣明是天赋予的。
⁴口不逮:指辞不达意。
⁵窃:私下。纳:献纳。
⁶陆贽:字敬舆,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唐代大历年间进士。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自翰林学士升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贞元十年冬被罢相,贬为忠州别驾。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去世。对唐代弊政,陆贽主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为此写了不少奏议。著有《翰苑集》(一称《陆宣公奏议》)。
⁷王:帝王。佐:辅佐。
⁸子房:即张良。见苏轼《留侯论》注⁵。文:文采、学问。
⁹辨:思辨。贾谊:汉初文学家、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博士、太中大夫,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京,拜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死,贾谊郁郁自伤,不久病逝,年仅三十三岁。其著作传世者有政论文集《新书》(刘向编)、《贾长沙集》(明人辑本)。术:指治理国家的方法。疏:空疏。
¹⁰格:格除、阻止。非:错误的想法。1通:沟通。天下:指全国的士大夫。
¹²时:指政治清明、君臣相契之时。
¹³德宗:名李适。公元779—805年在位。能:能事。1谏:劝谏。
¹⁵劝:劝勉。
¹⁶用兵:打仗。
¹⁷消兵:消除战争。
¹⁸聚财:聚敛钱财。
¹⁹听言:听取意见。
²⁰治边:治理边防。御将:指挥将领。
²¹罪己:有错误的事自己承担责任。
²²应:顺应。
²³惜名器:珍惜职位、爵号。以待有功:用以等待、奖赠有功之臣。
²⁴流:类。
²⁵膏肓(huāng荒):人体部位名。古代医学界认为膏肓之间是药力所难以达到的地方。
²⁶尽用:全部采纳。
²⁷贞观:唐太宗年号。这里指“贞观之治”。复:再次出现。
²⁸退:退朝。
²⁹圣贤:圣君贤臣。契:契合。
³⁰“昔冯唐论颇、牧之贤”二句:据《汉书·冯唐传》载,冯唐曾向汉文帝介绍廉颇、李牧(两人均系战国时赵国的名将)的战绩,文帝听后叹息说:“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岂忧匈奴哉!”
³¹“魏相条晁、董之对”二句:魏相,字弱翁。汉宣帝时曾任御史大夫、丞相。条:列举。晁、董:晁错、董仲舒。对:对策。《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曰:……·离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孝宣,即汉宣帝。丙,丙吉,宣帝时曾任丞相。魏,魏相。
³²六经:见苏轼《荀卿论》注19。三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诸子百家:指先秦两汉时期各学派的代表性论著。
³³治:这里指政治清明、国家富强。
³⁴圣言;圣人之言。指六经。
³⁵末学:《文选》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注:“末学,谓不经根本。”这里指史部、子部等一般学者的著作。支高:支高破碎。
³⁶崇:高。
³⁷推择:推蔽挑选。
³⁸龟鉴:龟,古人以龟甲占卜。鉴,镜子。比喻借鉴。
³⁹治功:盛世功业。岁月:指不久的将来。
⁴⁰区区:拳举、眷恋。
⁴¹取:仰取、等待。迸止:同意或否决。指皇帝在呈文上所作的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