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隗说燕昭王
蒸策一
一片奇气,浮出纸上,不可以寻行数墨之法相之。
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¹,卑身厚币²,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³:(此叙事,最疏奇。)“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先叙仇。)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次致谦。)然得贤士与共国⁴,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次伸愚。)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次请教。看他词令曲折。)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⁵,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⁶。(斗说四样“与处”,笔态拉杂之甚。)诎指而事之⁷,北面而受学⁸,则百己者至⁹。先趋而后息¹⁰,先问而后默¹¹,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¹²,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¹³,眄视指使¹⁴,则所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¹⁵,啕籍叱咄¹⁶,则徒隶之人至矣¹⁷。(又斗说五祥“人至”,笔态拉杂之甚。)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¹⁸。(斗与一结。)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¹⁹?”(问得道逸,只是七字一句,纯是奇气。)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²⁰,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看他“三年”字。)涓人言于君曰²¹:“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看他“三月”字。)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²²,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²³?'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看他期年“马至者三”字。)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²⁴,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者?”(妙,妙!又疏奇,又道逸!千古美谈。其本文乃如此。)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此叙事最琉奇。)乐毅自魏往²⁵,邹衍自齐往²⁶,剧辛自赵往²⁷,士争凑燕²⁸。(又连写三“自往”,总是拉杂之笔也。)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²⁹。(叙事最疏奇。)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叙事最疏奇。)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人至临淄³⁰,尽取齐室,烧其宫室宗庙。(叙事最疏奇。燕兵独迫,“独”字神彩。)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³¹。(反写不下二城,叙事最疏奇也。)
【注释】
¹燕昭王:名平,燕王哙的太子。燕王哙误信人言,把王位禅让给其相子之,燕人不服,不及三年,燕国大乱。齐宣王乘机攻燕,杀哙及子之,燕几亡国。燕人拥护太子平为王,力图复国雪耻。
²卑身:降抑自己的身份。币:指帛等礼物。
³郭隗(wěi伟):燕国贤士。
⁴共国:共商国事。
⁵帝者与师处:意为成帝业的人以贤者为师并与之相处。
⁶亡国以役处:亡国之君以贤者为仆役并与之相处。
⁷诎指而事之:意为屈己之意以侍奉贤者。诎:通“屈”。指:通“旨”,意旨。
⁸北面:面向北。因古人尊师,师傅坐北面向南。受学:指弟子面向北以接受学业。
⁹百己:胜过自己百倍。
¹⁰先趋:勤勉在人先。趋,疾走,引申为勤快、勤勉的意思。后息:后人休息。
¹¹先问;抢先向人请益。后默:最后停止请教。
¹²人趋己趋:意即与人同样辛勤。
¹³冯几:依靠着几案。冯:同“凭”。据杖:持杖。
¹⁴眄(miǒn缅)视:斜视。指用目光指使人。
¹⁵厮役:奔走服役的人。恣睢:瞪眼睛。奋击:挥拳头。
¹⁶响:一作“趵”(jū拘),跳跃。籍:通“藉”,践踏。趵籍:意为“顿足”的意思。叱咄:呼喝。
¹⁷徒隶:服劳役的罪犯。
¹⁸服道:指行王道。致士:得人才。
¹⁹朝:谒见。
²⁰君人:即人君。
²¹消人:官中主管酒扫清洁的人,也泛指亲近的内侍。
²²生:活。
²³安事:何用。
²⁴见事:被重用。
²⁵乐毅:魏国名将乐羊之后。入燕后,燕昭王任为上将,统五国兵伐齐,破齐七十余城,功封昌国君。昭王死,受齐反间计,乐毅奔赵。
²⁶邹衍:一作驺衍,战国齐人,有名的阴阳家。
²⁷剧辛:战国赵人。入燕后,参与策划破齐之计。燕王喜时,率军攻赵,兵败,为赵将庞媛所杀。
²⁸凑:聚会。
²⁹乐佚轻战:心情愉快,不怕战争。
³⁰独违北:单独追击败逃的齐军。临淄:齐国国都。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
³¹莒:古邑名,在今山东莒县。即墨:战国齐邑,在今山东平度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