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喜立阴后
中山策
节节奇,节节妙,节节腴。诚若惊其奇,服其妙,必须细察其腴。盖学得其腴时,便不难有其奇,而自然到其妙也。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¹。(事端。)司马熹谓阴姬公曰²:“事成,则有土得民³;不成,则恐无身。欲成之,何不见臣乎?”(凭空生出文字来。)阴姬公稽首曰:“诚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⁴。”(此句妙!并不求计。)司马熹即奏书中山王曰:“臣欲弱赵强中山。”(奇文突兀,细思之,与阴姬何与乎?后贤掩卷试揣摹之。)中山王悦而见之曰:“愿闻弱赵强中山之说。”司马熹曰:“臣愿之赵,观其地形险阻,人民贫富,君臣贤不肖,商敌为资⁵,未可豫陈也。”(奇文,又笔甚腴恣。)中山王遗之。
见赵王曰:“臣闻赵,天下善为音⁶,(奇文。)佳丽人之所出也⁷。(奇文。)今者,臣来至境,入都邑,观人民谣俗⁸,容貌颜色,殊无佳丽好美者。(奇文。)以臣所行多矣,周流无所不至⁹,未尝见人如中山阴姬者也。(奇文。)不知者,特以为神,力言不能及也¹⁰。(奇文,笔甚腴态。)其容貌颜色,固已过绝人矣¹¹。若乃其眉目准頞权街¹²,犀角偃月¹³,彼乃帝王之后,非诸侯之姬也。”(奇文,腴之甚!恣之甚!)赵王意移,(入二字妙!)大悦曰:“吾愿请之,何如?”司马熹曰:“臣窃见其佳丽,口不能无道尔。(精绝!细思如此文,真是何等心胸,写得出来。)即欲请之,是非臣所敢议,愿王无泄也。”(精绝!)
司马熹辞去,归报中山王曰:“赵王非贤王也。不好道德,而好声色;不好仁义,而好勇力。(陪一“而好勇力”,如有意如无意,妙,妙!)臣闻其乃欲请所谓阴姬者。”(添“所谓”二字,如全不认阴公者,妙,妙!)中山王作色不悦。司马熹曰:“赵强国也,其请之必矣。《奇文,奇得险绝!)王如不与,即社稷危矣;(险绝!)与之则为诸侯笑。”(险绝!)中山王
曰:“为将奈何?”司马熹曰:“王立为后,以绝赵王之意。(何曾费半点力。妙哉,妙哉!)世无请后者,(自注,妙,妙!)虽欲得请之,邻国不与也¹³。”(再自注,妙,妙!)中山王遂立以为后,赵王亦无请言也。(又多写此一句,真令通篇化作镜花水月。若无此一句,便是实实有此一篇文字也。)
【注释】
¹阴姬:即阴筒,中山君美人。江姬:中山君美人。
²司马熹:中山王相。熹:同“喜”。阴姬公:阴姬父。
³事成:指阴姬成为中山王后。有土得民:指阴姬公受封。
⁴豫:通“预”。豫道:先言。
⁵商:计度。
⁶音:乐音,指唱歌。
⁷佳丽人:大美人。
⁸谣:徒歌。
⁹周流:周游。
¹⁰力言不能及也:意为尽力言之也不能表达出阴姬之美。
¹¹固:确实。过绝:超出。
¹²若乃:至于。准:鼻头。頞(è遏):鼻梁。权:通“颧”,两颊。衡:眉上。
¹³犀角:额角骨。偃月:半月形。14邻国不与:意即礼无请后之义,邻国一定不会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