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

字数:1330

何为“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的意思是:我们人类的心理活动,归根结底便是一系列功能相互嵌套而成的一个功能整体。

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功能”是什么意思?让我们先想想肾的功能吧!肾的功能就是过滤血,使血里面的杂质能够得到更好的清除。而心脏的功能又是什么呢?心脏就是个血泵,把新鲜的血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的这些功能,又具有哪些更抽象的特征呢?

第一个特征:它有目的性,即具有“为了……”(如“为了过滤血液”)的结构。

第二个特征:它有整体性,也就是说,一个功能要起作用,其功能架构下的各个子部分就需要彼此之间协调(比如,心脏内部的诸心室、心房之间的协调运作)——同时,该功能组件和其他组件之间也需要相互协调(譬如,心脏与肾脏之间的相互协调)。

功能的第三个特征是:多重可实现性,也就是说,你可以用其他材料把功能组件里的原来的材料给替换掉,来执行同样的功能(比如人造肾脏对于原有肾脏的替换)。

“功能”的上述多重含义,就使得“功能”这个词被很多人所喜欢。不光是在哲学的领域,在其他的领域内,也有自己的“功能主义”版本。

比如,在建筑学里有一个流派,叫“功能主义学派”。其核心思想是:造建筑时,设计师要根据建筑的最终目的指向来进行设计,而不要太纠结于装潢的问题,因为装潢与建筑所要实现的功能是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关联的。

而在心灵领域内的“功能主义”,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正如前面所说的,其大意就是:人类的心灵在本质上就是大量功能组件所构成的复合体。

这种学说之所以被提出来,则是为了克服前文所提及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些缺点。具体而言,从功能主义的立场上看,行为主义对于人类心灵本质的看法实在太粗糙了,“心智黑箱”这样的提法也实在太不负责了。毋宁说,这个“黑箱”是可以被打开的:我们可以在里面看到一个像钟表一样精密的结构,里面还有各式各样的齿轮,每个齿轮都在执行它自己的功能。

所以,要构建一个好的心智理论,就要把心智机器内部的这些复杂的结构画成一张非常详细的图表,或者一张流程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这个心智理论就是不够格的。

功能主义的运用:成为多模块的执行者

如果我们把功能主义的思想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又会得到一些怎样的结论呢?

大家会发现,如果把我们所处的一个社会团体——比如说一家公司或者学校的某一个院系——比作一个小型的心智机器的话,其中每一个具体的员工(或者是一个具体的教师、学生等等),其所扮演的,可能就是所在模块所规定给他的角色。而一个社会的亚单元的顺畅运作,就需要构成亚单元的这些模块彼此之间的协调运作。

不过,让社会组织的个体成员多少感到有点失望的是,基于所谓的“多重可实现性”论题,这些个体成员本身很可能是可被替换的。换言之,这一功能角色不仅可以由你来执行,也可以由另外一个人执行,地球离了谁,照样会转。

但这样的一种观点是不是就一定正确呢?我们经常在职场剧里面看到这样的桥段,就是某家公司的一个很重要的骨干(比如某个销售冠军)突然被别人挖走了,这对原来的公司可是灭顶之灾。这时候你用功能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就很难说通了:明明有些功能的“实现者”是不能替换的。

但聪明的功能主义者可不怕这个反驳。他们会说:上面所说的这个销售冠军本身同时执行了九个(而不仅仅是一个)模块的功能。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这个销售冠军走了以后,会对这个公司造成那么大的冲击。

按照上面的思路,一个领导在评估他属下的员工的才能的时候,不妨就想想:这个员工到底是某一个特定模块的实现者?还是实现了好几种模块,以至于对于他的替换会造成公司的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我觉得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想清楚的。


51. 捐钱越多,就越有爱心53. 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拥有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