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跡五首

字数:1956

詠懷古跡五首¹

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²。三峽樓臺淹日月³,五溪衣服共雲山⁴。羯胡事主終無賴⁵,詞客哀時且未還⁶。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⁷。

¹這五首詩是作者在夔州(今四川奉節一帶)時寫的。第一首自敍兼懷庾信,第二首懷宋玉,第三首懷王昭君,第四首懷劉備,第五首懷諸葛亮。作者通過懷古,表達了對自己身世的感歎。

²支離,等於說流離。風塵,指安史之亂。西南,指蜀中。這兩句是說自己避安史之亂,由長安輾轉流離,逃至蜀地,又在蜀地到處漂泊。

³三峽,這裏指蜀東夔州一帶地方。樓臺,這裏指夔州人民的住處。淹,久留。大曆元年(西元766年),杜甫由成都移居夔州,一共住了兩年,這句是說在夔州滯留的日子很久。

⁴五溪,雄溪、樠溪、無溪、酉溪、辰溪,在今湖南沅陵縣一帶,正在夔州之南。在這裏,古代居住著五溪蠻。據《後漢書·南蠻傳》載,五溪蠻的服色與漢人不同,喜歡穿五色衣服。五溪衣服,這裏指夔州一帶的少數民族。這句是說在夔州與少數民族雜居。

⁵羯胡,指梁朝造反的侯景,兼指安祿山。無賴,不可靠。

⁶詞客,指庾信,兼指自己。庾信留居北周而思江南,和杜甫漂泊西南而思故鄉相似。

⁷動,指轟動。江關,長江流經湖北省荊門虎牙二山之間,叫江關,這裏泛指江南。庾信晚年,常常思念故鄉,作《哀江南賦》。間,山,還,關,押韻(刪韻)。




--------------------

搖落深知宋玉悲¹,風流儒雅亦吾師²。悵望千秋一灑淚³,蕭條異代不同時⁴。江山故宅空文藻⁵,雲雨荒臺豈夢思⁶?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⁷。

¹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²儒雅,氣度雍容、學問深湛,這裏指宋玉的文才。

³悵,失意。

⁴我和宋玉蕭條的景況是一樣的,只是時代不同罷了。

⁵故宅,相傳江陵、歸州(今湖北秭歸縣)有宋玉故宅,這裏指歸州的故宅。秭歸靠長江,地處三峽,所以說“江山故宅”。空文藻,指其人已歿,空留文藻。

⁶雲雨荒臺,指楚懷王夢見“旦為朝雲,暮為行雨”之神女的高唐臺。宋玉《高唐賦》:“昔者,先王(楚懷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旦朝視之,如言,故為立廟,號曰朝雲。”

⁷以上兩聯大意是:宋玉的故宅雖在,而其人已歿,空留文章於後世。《高唐賦》所寫的巫山雲雨之事,本為諷諫,難道真是夢思嗎?最令人痛心的是,直到楚宮全部湮滅了的今天,船夫還向過客指點,疑實有其事,使宋玉諷諫的真意反而隱晦了。悲,師,時,思,疑,押韻(支韻)。




--------------------

群山萬壑赴荊門¹,生長明妃尚有村²。一去紫臺連朔漠³,獨留青塚向黃昏⁴。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月夜魂⁵。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⁶。

¹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赴,形容群山相連,像奔赴一樣。

²明妃,即王昭君,名嬙,湖北秭歸人,漢元帝宮女。竟甯元年(西元前33年),元帝和匈奴和親,將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於,號甯胡閼氏。晉時為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也稱明妃。昭君村在秭歸東北四十裏。

³紫臺,紫宮,就是皇宮。朔漠,北方的沙漠地帶。

⁴青塚,指王昭君墓,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城南二十裏。相傳邊地多白草,獨昭君墓呈青色,所以叫青塚。

⁵省,察。省識,等於說辨認。春風面,指美麗的容貌。環珮,婦女戴的佩玉,這裏借指王昭君。這兩句是譏諷漢元帝。大意是說,由於元帝只憑藉畫像來辨認美人的容貌,因而使王昭君遠嫁匈奴,只有死後的魂靈在月夜歸來。《西京雜記》載,元帝按畫像召見宮人,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賄,畫工將她的像畫得很醜,因而始終沒能見到元帝。後來匈奴與漢和親,元帝就將她嫁給匈奴。臨別之前,元帝召見她,發現她的美麗為後宮第一,悔恨異常,便將畫工毛延壽殺了。

⁶作胡語,琵琶原是西北少數民族的樂器,昭君彈琵琶所伴奏的歌曲當是胡曲,所以說“作胡語”。曲中論,等於說在曲中表達出來。傳說昭君在匈奴作有思怨的歌曲,今琵琶曲和琴曲中都有《昭君怨》。這一聯是說,王昭君雖已死去,但她的怨恨卻流傳千載,人們常常用琵琶彈奏《昭君怨》。門,村,昏,魂,論,押韻(元韻)。




--------------------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¹。翠華想像空山裏²,玉殿虛無野寺中³。古廟杉松巢水鶴⁴,歲時伏臘走村翁⁵。武侯祠屋長鄰近⁶,一體君臣祭祀同⁷。

¹蜀主,指劉備,史稱先主。孫權破荊州殺關羽後,劉備率軍伐吳,駐軍秭歸。章武二年(西元222年)被吳擊敗,退還魚複縣(在今四川奉節縣東),並將魚複改為永安。章武三年,死於永安宮(在永安西七裏)。這一聯是追溯先主廟的由來。

²翠華,參看白居易《長恨歌》注,見本冊1432頁注〔2〕。這句是說,劉備當年的儀仗早已滅跡,現在只能在空山裏想像而已。

³玉殿,劉備當年在永安建造的宮殿,後來改為臥龍寺。

⁴水鶴,鶴是水鳥,故又稱水鶴。《抱樸子·對俗》:“千歲之鶴,隨時而鳴,能登於木。其未千載者,終不集於樹上也。”這句形容廟的古老。

⁵歲時伏臘,參看楊惲《報孫會宗書》注,見第三冊919頁注〔5〕。這句是說,村民按季節前往祭祀。

⁶武侯,諸葛亮死後諡為忠武,故稱武侯。武侯祠在先主廟西。

⁷君為元首,臣為肱股,所以說“一體君臣”。宮,中,翁,同,押韻(東韻)。




--------------------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¹。三分割據紆籌策²,萬古雲霄一羽毛³。伯仲之間見伊呂⁴,指揮若定失蕭曹⁵。運移漢祚終難複⁶,志決身殲軍務勞⁷。

¹宗臣,為後世所尊仰的大臣。

²紆,屈,即不得施展的意思。籌策,謀略。這句是說,在三分割據的形勢下,諸葛亮不能施展他的謀略。

³萬古,永世。羽毛,指飛鳥。淩霄之鳥,比喻諸葛亮絕世獨立的高尚品德。

⁴伯仲之間,等於說不相上下。伊,殷代的伊尹。呂,周代的呂尚。這句是說,諸葛亮的品德和才能和伊尹呂尚不相上下。

⁵指揮若定,指處理國事時胸有成竹、從容不迫。蕭,蕭何。曹,曹參。這句是說,指揮若定的本領,蕭曹猶有所失,也就是說蕭曹不如諸葛亮。

⁶祚,皇位。

⁷殲,盡、滅。身殲,身死,這裏指以身殉職。高,毛,曹,勞,押韻(豪韻)。


登樓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