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代
与夏多布里昂同时代的法国人都公认夏多布里昂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1849年圣伯夫(Sainte-Beuve)也说,“他是现代文学大师”。另一位博学的人法盖(Ëmile Faguet)于1887年左右写道:“夏多布里昂时代是法国文学史上培利叶德(Plélade)以来(1550年)最伟大的时代。”他忘记了中间的伏尔泰。也许因为他和夏多布里昂时代相近,才有这种评论吧!的确他统治法国文学的年代仅有伏尔泰可与之分庭抗礼。正如伏尔泰的崛起代表哲学战胜了宗教,夏多布里昂代表宗教战胜了哲学。不过,在有生之年他又看见怀疑宗教的风潮复生。大抵一股思潮都是轰轰烈烈地延续一段时期后,又将逐渐衰颓而产生相反的潮流,而隔几代以后将又再行复兴的。人世间物极必反的规律正是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他曾说:“我这场人生戏剧可分成三幕。由童年到1800年,我是军人、观光客。从1800年到1814年经历执政、帝国时代,我致力于文学创作。由复辟到今天(1833年),我过着政治生涯。”不过,还应该有第四幕的完结篇(1834—1848年),这时人们虽然还记着这位演着三重角色的主角,但除了少数好心的女士外,大家对他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在时光的烟雾里,他已慢慢消逝。
“我的名字最初是Brien……然后变成Briand。11世纪初叶,布里昂家族在布列塔尼取得一座重要城堡,这座城堡成了夏多布里昂男爵世家的所在地。”不过,这个显赫的家族逐渐没落,到他父亲时,只剩下了城堡和祖先的光荣回忆。夏多布里昂的父亲于是前往美洲,创下了小小的事业,回来后他娶了伯德(Apolline de Bedée)为妻。她为他生了好几个小孩。由于负担沉重,他的性格因此变得内向沉郁。这种性格传给了他最小的,也是唯一为人怀念的儿子。母亲终日劳累且多病,可是由于信仰的虔诚,她安于劳苦。1768年9月4日,她在邻近英伦海峡的圣马洛(St.-Malo)生下了夏多布里昂。在他以前,她有4个小孩不幸夭折。他后来谈到这件事时说:“自从我出世以后,我逐渐了解到人生没有比生产更大的痛苦了。”他的妹妹露西尔(Lucile)体弱多病,两人同病相怜,相依为伴,因此两人终身对婚姻不感兴趣。从英伦海峡弥漫而来的雾气,终日拍打海岛家园的海潮,都造成了他忧郁的性格,但这些景色也成了他甜美的回忆。
9岁那年,夏家迁至在孔堡(Combourg)的产业,并因此获得公爵的头衔,夏多布里昂也成了子爵。他前往邻近都耳(Dol)求学。负责该校教导的神父在他母亲的请求下,尽力引导他未来走向神职。他们为他奠定了古典文学的根基。不久他就能翻译荷马、色诺芬的作品。“在都耳的第三年,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未经删节的《贺拉斯》。我由他忽然发现了异性神秘的魅力。可是我以前除了母亲、姐姐之外,不曾接触过任何异性……一方面情欲煎熬,一方面我又恐惧着地狱的阴影……这种感觉折磨着良心、肉体。无知纯洁的我就这么一直和原始的情欲以及恐怖的迷信搏斗着。”他从没有和别的异性来往过,因此,由于他对异性的倾慕,他在心中塑造了一幅女性的完美意象。他终生追求这个理想的意象,这或许因而也阻碍了他正常的发展吧!
第一次圣餐将要来了,他却不敢将心中秘密的情欲向接受他忏悔的神父承认。最后他鼓起了勇气去做时,神父友善地安慰他、赦免他。这时他感到了“天使般的喜悦”,“第二天,我获准参加了这庄严动人的典礼,这是我在《基督教的精神》一书中提到的一景,但其中的气氛实非笔墨可以形容的……圣坛上的圣体就好像身旁母亲一般的真实……我觉得心中似乎燃起一线光芒。我怀着虔敬的心情微微颤抖着”。3个月后,他离开了都耳学院。但是,“这些默默无名的老师却常留在我的记忆里”。
但是,他阅读逐渐广泛之后,对信仰也产生了疑惑,他对宗教的热情也逐渐冷淡了。他向双亲坦承他并没有服行圣职的心志。17岁那年,他前往雷恩学院接受两年教育,预备在布雷斯特海军任职。1788年,20岁那年,他到当地报到,接受测验。可是他对海军的生活和纪律十分害怕,因此又回到了孔堡父母的身旁。然后,或许为了缓和他们的不满,他同意前往迪兰学院,接受神职的训练。“其实我只是想利用时间,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最后他加入了陆军担任军官。他随侍路易十六游猎,也见到巴士底狱被攻占的一幕史实。他同情革命,可是1790年革命政府废除了所有贵族、封建权利后,他思想又改变了。他的军团投票赞成加入革命军后,他就辞职了。依赖着父亲死后遗留的一笔中等收入,他鼓起勇气,于1791年4月前往美国。他说他当时想发现一条贯穿北极至美洲的西北通道。“当时我是一个狂热的自由主义者。”
1791年7月11日,他抵达巴尔的摩,骑马至费城和华盛顿总统共同进餐,华盛顿觉得他的宏伟计划很有趣。然后他前往奥尔巴尼,雇了两名向导,买了两匹马,然后意志高昂地向西前进。沿途壮丽的景色使他叹为观止,在夏日的艳阳下,山川湖泊浑然一体。在这些旷野以及自然艺术的杰作里,他逃避了文明的纷扰,怡然自得。他将一路的所见所闻都记载在日记里,加以润饰后写成了《美洲之旅》(Voyage en Amérique)一书出版。在这些札记中已可看出他文字秀丽生动的风格:
原始淳朴的自由,我终于找到你了!我像眼前飞过的鸟儿尽情遨游,除了有时要寻找阴影的庇护外,我没有一丝不自在。我正如上帝创造时一般的纯洁,我是自然的主宰。我越过大泽,越过河川,溪中的居民一路伴我,陆上的野兽向我敬礼,空中的万民为我歌颂,我路过丛林,树木都低下梢头。我们始源的不朽的标记是刻在社会人的额头上或刻在我的额头上呢?你们这些人,把自己关在城市里吧!去屈服于繁文缛节的约束吧!去!额头流着汗,赚取你的面包或吞食穷人的面包吧!去为了一句话,为了主人,自相残杀吧!你们自管去怀疑上帝的存在,或迷信地崇拜他,而我将独自遨游,我要和自然一般自由,我要在自然中崇拜上帝,他点亮了太阳的火焰,他手臂一击便启动了大千宇宙的运行,除了他,我没有别的主宰。
这段文字包含了浪漫主义所有的表征:自由,大自然,与万物为友,对城市文明的鄙弃,对人类为争面包、争权力自相残杀表示厌恶,崇拜自然中的神,除了上帝的律法,不受任何拘束等。在此书中,夏多布里昂已背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此外他的许多描述只是出于幻想,并不符合实情。美法两国的批评家不久就发现书中有许多错误、夸张、不可思议的疑问。但从文学的观点看来,这些都无关紧要。这是一篇所有女性、许多男性读了都深为感动的散文。自从卢梭、贝尔纳丹以来,从无如此华丽的散文作品。在他笔下,自然显得何等光彩艳丽,文明显得何等滑稽可笑。他不久又将以生动的文笔来歌颂美印第安人是“伊甸园”的主人,是智慧的长老。歌颂泛神教是道德、艺术的母亲,是人类救赎的根源,因此推动了浪漫主义。在《阿达拉》(Atala)、《勒内》中,夏多布里昂歌颂了印第安人;在《基督教的精神》中,他歌颂了泛神教。
这位诗人探险家骑马穿越纽约州,受到奥农达加(Onondaga)印第安人的款待,在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附近夜宿在大地母亲的怀里,他听到了瀑布震耳欲聋的吼声。第二天他失神似的站在冲入末端的大河旁,“我身不由己,直想投身其中”。为了想由下游一观瀑布的奇景,他沿着石坡攀缘而行,却不幸失足,跌断了一只手,幸亏印第安人施救才脱险。他沮丧极了,竟然打消西北行的美梦,转而南行,行达了俄亥俄河。从这里开始,他的叙述就大有问题了。他告诉我们:他沿着俄亥俄河至密西西比河,然后至墨西哥湾,越过千山万水,到达佛罗里达。后人比较了路程、交通工具、时间,认为不能相信他的描述。同时认为书中花草的描写也和一百年后这地区的风景、植物大不相同。但是,一个世纪的时间,由于垦植、开矿、地壳的变动,也可能会改变野生物环境的。
夏多布里昂在谢米诺尔(Seminole)印第安人处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动身向西北行,到了今日伊利诺伊州的奇利科西(Chillicothe)。他在当地英文报刊上看到了路易十六逃亡到瓦雷纳(1791年6月22日)被捕的消息。他担心囚禁的国君性命会旦夕不保,“我对自己说:‘回法国去吧!’就这样突然结束了旅程”。1792年1月2日,经过了9个月的异国漂泊,他又回到了法国。此时他才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