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地方政府的发展

字数:1645

20世纪地方政府研究的档案基础尚未建立起来。清代行政的背景有朝一日将通过顺天府(直隶)档案加以研究。顺天府档案逾12000卷,涉及职官制度、民政、立宪维新、司法制度、金融货币及其他10个主题,时期从18世纪20年代到1911年。这批由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丰富史料等待编目和保管,如何利用这批资料尚不明。关于四川巴县档案,总类目尚得不到,可是研究者已开始利用这批资料。关于国立台湾大学所藏清代淡水厅和新竹县档案,戴维·C.巴克斯鲍姆著《1789—1895年淡水和新竹审判层次上的民事诉讼程序和实务的若干方面》载《亚洲研究杂志》第30卷第2期(1971年2月)第255—279页有所涉及。近代地方行政的发展可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开始研究,该馆藏有1911—1949年的资料,但利用那类馆藏资料尚有限。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都已开始按某些主题大批出版馆藏资料。例如,晚清立宪制度的地方自治部分可以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出版的《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进行研究。

晚清以来地方政府研究的规范性基础,可在如《大清光绪新法令》之类汇编和在费正清和刘广京著《近代中国》书目3.2下所列的类似书籍找到。问题是发现这些法令应用于实际到什么程度。就这一用途来说,政府机关的公报特别是地方行政机关的公报,表明政府如何反映地方具体情况。《江苏省政府公报》之类出版物,在余秉权等编《关于20世纪中国的研究资料:中国研究资料中心出版物注释目录》第71页以下各页中述及。政府年鉴往往可用于相同用途。

扩大的地方社会调查包含地方政府如何运作的丰富资料。日文的地方实地调查成果在约翰·扬著《南满洲铁道会社调查活动,1907—1945年》中有介绍。最好的第一手资料大概是从20世纪40年代初在河北和山东某些地方进行的逐村调查,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习惯调查》。除访问记录外,编入晚清以后关于地方政府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的政治方面,已由普拉森吉特·杜阿拉著《乡村社会中的权力:华北农村,1900—1940年》加以研究。这个主题的日文研究著作,也在杜阿拉的著作中被广泛研究。30年代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所编实地调查报告简编包含很多地方政府资料:《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的主要共同研究计划项目(已在上面提到),揭示清末民初许多地方行政发展的环境。也可查阅刊载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集(1977年)中的文章:张玉法著《清末民初的山东地方自治》和王树槐著《清末江苏地方自治风潮》。

地方士绅政治化研究应从张朋园著《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和肖邦齐著《中国名流与政治变革:20世纪初期的浙江省》着手。关于地方自治运动,孔斐力著《民国统治下的地方自治:控制、自治与动员问题》整体地对它进行研究,该文收入魏菲德和卡罗林·格兰特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冲突与控制》。近代时期地方名流如何与政府相互影响,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的《远东研究中心论文选》第3集和第4集(1978—1979年)中有所论述。特别是见之于艾恺、苏珊·曼·琼斯和孔斐力的论文(如在书目所列)。有影响的帝国背景研究专著是和田清著《中国地方自治发展史》,该书1939年初版,1975年再版时附山根幸夫所编的重要新书目。萧公权著《农业中国:19世纪的帝国控制》和瞿同祖著《中国清代地方政府》是仍然有价值的清代背景入门书。

关于地方区域政权制度,留有许多卷大多是纲领性的、自吹自擂的资料。不过可以看出这类集子的很多言外之意,如山西村政处编《山西村政汇编》,该汇编编集1916—1927年山西省从省发至县的文件。关于广西,见李友华著《地方和国家:1925—1937年中国政治斗争中的桂系》。

国民党地方行政及其背景,在陈伯心著《中国的地方制度及其改革》和钱端升等著《民国政制史》中得到介绍。关于县政,程方著《中国县政概论》引用和综合很多现有的直到1939年的文献;施养成在1946年就省政写成的综合性著作《中国省行政制度》也是这样做的。民国初期背景研究,有马场锹太郎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之研究》(《支那研究》1927年第12期,第81—317页)。展示性的制度研究,有吴应銧著《民国初年地方知事的职业:职业的招聘、训练和流动》[《现代亚洲研究》第8卷第2期(1974年4月)第217—245页]。董修甲在他所著的《中国地方自治问题》中概述国民党认为的地方自治制度。著名的国民党纲领制定者李宗黄著《新县制之理论与实际》,论述被竭力推荐的“新县制”。

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地方政治,基本著作是艾恺著《最后一位儒家学者:梁漱溟与中国关于现代性的困境》。这方面丰富的中文文献,可涉猎这部著作所附书目和上面引述的余秉权著《关于20世纪中国的研究资料》。查尔斯·M.海福德在他所著的《中国的乡村建设:晏阳初与平民教育运动》中研究定县个案。


第六章 农民运动第八章 学术界的成长,1912—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