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章 经济

字数:1707

1960—1978年期间,少发表或不发表经济数字的政策和中国国内禁止认真的经济分析,不仅在更近一些的时期而且在“文化大革命”突然开始之前的几年里,就已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析起了抑制作用。国家统计局于1979年发表20年来的第一份公报,及随后发表的大量新材料,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包括当前的也包括历史的发展,使情况起了显著的变化。在统计材料中,最重要的是《中国统计年鉴》,从1981年以来由国家统计局用中、英两种文字出版。它们不仅提供当前的统计数字,而且提供了1950年以后的大量统计数字,其中许多是以前没有发表过的。例如,1981年的年鉴(1982年出版)包括了1950—1981年许多进出口产品每年的数量,以及同一时期与26个贸易伙伴实现的进出口价值。后来的几册透露了关于早些年的新数字,也提供了每年对许多系列的修正。

此外,从1981年起,中国出版规模巨大的《中国经济年鉴》[162],它提供主要的经济文件、经济政策声明和有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法令的全文;评述各省和省一级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还出版几个重要部门的年鉴,如《中国农业年鉴》[170]从1981年开始出版,《中国煤炭工业年鉴》[169]从1983年开始出版。所有这些年鉴包含的材料,既涉及长远的也涉及新近的发展。

提供中国人的分析或讲话原文的最重要的书籍有,马洪和孙尚清编:《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488];《陈云文稿选编(1949—1956年)》;这本书后来在中国公开出版,书名《陈云文选(1949—1956年)》[113];《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年)》[112];这本书后来公开出版,书名《陈云文选(1956—1985年)》[115];《马寅初经济论文选集》[490];以及柳随年编的《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的回顾》[473],此书对于我们了解“大跃进”的后果极为重要。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刊物《党史研究》,发表了许多批判性的经济分析和以前不能得到的讲话。从这些材料中选出的几本汇编已经出版,其中最有价值的是朱成甲编的《中共党史研究论文选》[149]。周太和编的《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47],提供了主要改革与政策倡议的编年提要。房维中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大事记(1949—1980年)》[235]是一部规模巨大的简编。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手文献,范围很广但质量参差不齐。有关50年代的,由于有国家统计局和计划部门发表的相当全面的报告,一般说来,远比有关20世纪60年代的令人满意,因为后者在1978年以前几乎没有什么原始资料。关于50年代的报道,内容最广泛与最令人满意的有,李卓敏:《共产党中国的经济发展》[441],此书着重点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亚历山大·埃克斯坦:《中国的经济革命》[215],此书涉及整个毛泽东时期,但它最有力的分析是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的。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的《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1卷:《1956—1957年的人民内部矛盾》[495],和《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2卷:《1958—1960年的大跃进》[496],对“大跃进”前夕和“大跃进”时期党的最高层的经济决策,提供了最有洞察力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的前半期,没有受到西方学者多少注意。中国在这个时期坚持的统计封锁证明是有效的,把1959—1962年之间的一次大规模饥荒成功地隐瞒了20年,根据不同的估计,这几年的死亡人数高出正常情况1600万到2700万人。虽然饥荒本身是一个日益引起注意的题目,但对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经济发展的广泛研究尚未出现,不过,下面提到的专题研究中,有一些是研究这个时期的具体问题的。

关于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的专题文献是很多的。评价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的,有两部突出的研究著作,希格鲁·伊舍卡瓦:《大陆中国的国民收入与资本积累:对官方统计数字的考察》[355];刘大中和叶孔嘉:《中国大陆的经济:1933—1959年的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474];德怀特·珀金斯:《共产党中国的市场管理与计划》[577],此书探索50年代经济中社会主义计划的扩大与市场方向部分的收缩;亚力山大·埃克斯坦:《共产党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214],此书对50年代外贸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特别是苏联的技术转让,提供了最全面的研究;尼古拉斯·R.拉迪:《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分配》[421],此书从分析中央与省的财政关系入手,探索经济中现代部门的资源分配的集中化程度;奥德丽·唐尼索恩:《中国的经济制度》[202],此书对国家的经济官僚机构的发展及其与计划模式和资源分配的关系,提供了详尽的报道。

关于工业发展的研究著作,主要有托马斯·G.罗斯基的《中国向工业化的过渡》[601];和赵冈的《共产党中国工业增长的速度与模式》[90];约翰·菲利普·埃墨森在他的《1949—1958年大陆中国的非农业就业》[224]中,把工业中的劳动力吸收和城市经济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有两本研究农业发展的书以20世纪80年代初为下限,它们是尼古拉斯·R.拉迪的《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农业》[422]和肯尼思·R.沃克的《中国食用粮食的收购和消费》[759]。前者探索农业计划体制的发展,后者探索国家执行的强制交售农产品制度的发展。

至今仍然很有价值的较早时期的农业专题论著,有德怀特·H.珀金斯的《1368—1968年中国农业的发展》[578],此书将1949年以后的发展,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和赵冈的《共产党中国的农业生产,1949—1965年》[91],此书详细探索了“文化大革命”前农业组织变革的经济后果。


第二章 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第四、九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