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字数:1699

[3-1]参见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1975》(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页25;张化:《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3-2]高文谦:《晚年周恩来》(CarlePlace,N.Y.:明镜出版社,2003)。

[3-3]高文谦:《晚年周恩来》(CarlePlace,N.Y.:明镜出版社,2003)。

[3-4]对能看到毛泽东和江青之间通信的党史专家的采访。

[3-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78。

[3-6]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13日。见DocumentsoftheFirstSessionoftheFourthNationalPeople’sCongress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Peking:ForeignLanguagesPress,1975).

[3-7]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4–45;2002年4月作者对唐闻生的访谈。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下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975年2月1日,页14–16。

[3-9]《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5月29日,页50–51;另参见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5–47。

[3-10]张化:《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页70–74。

[3-1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1月25日,页10–11;SWDXP–2,pp.11–13.

[3-12]JonathanD.Pollack,“RebuildingChina’sGreatWall:ChineseSecurityinthe1980s,”inPaulH.B.Godwin,ed.,TheChineseDefenseEstablishment:ContinuityandChangeinthe1980s(Boulder,Colo.:Westview,1983),pp.3–20;PaulH.B.Godwin,“MaoZedongRevised:DeterrenceandDefenseinthe1980s,”inGodwin,ed.,TheChineseDefenseEstablishment,pp.21–40;JuneTeufelDreyer,“DengXiaoping:TheSoldier,”TheChinaQuarterly,no.135(September1993):536–550.

[3-13]《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1月25日,页10–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邓小平军事文集》(三卷本)(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第3卷,页4–6,1975年1月19日。

[3-14]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24–425。另见《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1月12日,页4–5。

[3-15]《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页1–3。

[3-16]邓小平:〈当前军事工作的几个问题〉,此文是1975年1月14日邓小平听取总参谋部工作人员的汇报后的批复要点,见同上,页1–3;邓小平:〈国防工业和军队装备工作的几点意见〉,此文是1975年5月4日对军委常委会汇报的批复,见同上,页20–25;邓小平:〈要创建严格的科学管理和科研生产制度〉,此文是1975年5月19日听取科学技术委员会和七机部(主管导弹研发和制造)的汇报后对军委常委会的讲话,《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页26–27。

[3-17]WilliamBurr,ed.,TheKissingerTranscripts:TheTopSecretTalkswithBeijingandMoscow(NewYork:NewPress,1998),p.308.关于此次会谈的背景和谈话备忘录,见pp.265–321.

[3-18]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398。

[3-19]例如在总参谋部的一次座谈会上,邓小平明确宣佈,军队不必急着备战。见《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页9。

[3-20]例如在总参谋部的一次座谈会上,邓小平明确宣佈,军队不必急着备战。见《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页9–13。

[3-21]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04–40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1月19日、25日,页8–9、10–11;《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页6–8;SWDXP-2,pp.27–28。

[3-22]《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页1–3。

[3-23]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07–408。

[3-24]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15–417。

[3-2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16。

[3-26]《邓小平军事文集》,第3卷,1975年5月19日,页26–27。

[3-27]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08、412–415。

[3-28]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94。

[3-29]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07–10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5月19日,页46–47。

[3-30]2006年对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张星星的采访。

[3-31]HarrisonE.Salisbury,TheNewEmperors:ChinaintheEraofMaoandDeng(Boston:Little,Brown,1992),p.334.

[3-32]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55–56。

[3-33]Salisbury,TheNewEmperors,pp.333–334;Salisbury1987年10月7日对万里的采访。

[3-34]王立新:《要吃米找万里:安徽农村改革实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页22。

[3-3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57–59。

[3-36]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54–56。

[3-37]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57–61。

[3-38]中国各省省委书记(省一级党的最高职务)的称谓经常变动,各省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1982年之前各省都有数名省委书记,其中一名称为“第一书记”。有时其他书记也有排序,有时则都称为“副书记”,有时又称为“书记处书记”。每一名书记分管一个“系统”,如政法、工业运输、商业或文化教育。头衔的变化往往并不反映工作责任的变化。即使中国的作者也不总是采用准确的称谓。1982年中共十二大重新强调集体领导以后,大多数省份都逐渐放弃了“第一书记”的称谓,1985年后不再使用,但仍有一名书记全面负责。我在本书中提到指职位最高的书记时,都用“第一书记”,不考虑时间因素,其他书记简称省委书记。

[3-39]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62。

[3-40]SWDXP-2,pp.14–17.邹谠在评论《邓小平文选》时说,与原始文稿相比变动很小。见TangTsou,“Review:TheHistoricChangeinDirectionandContinuitywiththePast,”TheChinaQuarterly,no.98(April1984):320–347.

[3-41]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58、67–68。

[3-42]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64、68。

[3-43]DXPCR,pp.298–299.

[3-44]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68–69。

[3-4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69–70。

[3-46]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70。

[3-47]DXPCR,p.299.

[3-48]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70–71。

[3-49]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71、77。

[3-50]《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3月22日,页28–29;《历史转折的前奏》,页73–74。

[3-5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4月18日–26日,页36–37。

[3-52]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81–84。

[3-53]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29–445、465。

[3-54]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56。

[3-55]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76、82、126。

[3-56]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13–114。

[3-57]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25。

[3-58]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18–120。

[3-59]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26–133。

[3-60]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42–153。

[3-61]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25。

[3-62]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47–149。

[3-63]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50–152。

[3-64]《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5月21日,页47–48。

[3-65]《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5月29日,页50–51。

[3-66]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63–166。

[3-67]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66。

[3-68]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69。

[3-69]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169–170。

[3-70]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43–465;FrederickTeiwesandWarrenSun,TheEndoftheMaoistEra:ChinesePoliticsduringtheTwilightoftheCulturalRevolution,1972–1976(Armonk,N.Y.:M.E.Sharpe,2007),pp.245–251,274–282;KeithForster,RebellionandFactionalisminaChineseProvince:Zhejiang,1966–1976(Armonk,N.Y.:M.E.Sharpe,1990);2007年10月对纪登奎之子纪虎民的采访。

[3-71]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45。

[3-72]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45–446。

[3-73]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46。

[3-74]据程中原的采访,见《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54。

[3-75]据程中原的采访,见《历史转折的前奏》,页465。

[3-76]《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4月18–26日,页36–37。

[3-77]《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4月18日,页35。

[3-78]《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4月27日。页38–39。

[3-79]《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5月3日,页40–41。

[3-80]《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5月27日、6月3日,页49–50。

[3-81]《邓小平年谱(1975–1997)》,1975年5月12日–18日,页42–46;外交部档案馆编:《伟人的足迹:邓小平外交活动大事纪》(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1975年5月12–18日。

[3-82]《中国日报》对希拉克的采访,2004年8月23日。


与西方关系的突破:中法关系第4章在毛泽东手下规划未来: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