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九 章(三)

字数:386

《懷沙》:“伯樂既没,驥焉程兮!”《註》:“言騏驥不遇伯樂,則無所程量其材力也。”按《九辯》五:“却騏驥而不乘兮,策駑駘而取路。當世豈無騏驥兮,誠莫之能善御。見執轡者非其人兮,故駶跳而遠去”;又八:“國有驥而不知兮,焉皇皇而求索。……無伯樂之善相兮,今誰使乎譽之”;皆承此意,而詞冗味短。杜甫《天育驃圖》:“如今豈無騕褭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跌宕昭彰,唱歎無盡,工於點化。元稹《八駿圖詩》謂苟無神車、神御,“而得是八馬,乃破車掣御躓人之乘也”,“車無輪扁斵,轡無王良把,雖有萬駿來,誰是敢騎者!”則祇言“莫之能善御”,未及“不知”。韓愈《雜説》四:“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嗚呼!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又祇言“不知”,以摇曳之調繼斬截之詞,兼 “卓犖爲傑”與“紆徐爲妍”,後來益復居上。黄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世上豈無千里馬?人間難得九方皋!”尤與韓旨相同,而善使事屬對;史容註《山谷外集》祇知引《列子·説符》記九方皋事,大似韓盧逐塊矣。

【增訂三】容與堂刻《水滸傳》第二九回“李秃翁”總評即用韓愈《雜説》語而申明之:“故曰:賞鑑有時有,英雄無時無。”語亦簡辣。


一〇 九 章(二)一二 九 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