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驹支不愿与会

字数:1734

《左传·襄公十四年》

先读宣子语,真如拔剑斫案,骤莫可犯。既而读驹支语,乃如枪棍家门户相当,逐解开破,更无难处,甚至反有余勇相贾。斯为笔墨之出奇也。

十四年,会于向¹,将执²戎³子驹支⁴,范宣子⁵亲数⁶诸朝,一曰:“来!姜戎氏。先呼来,次补呼姜戎氏,便画出一面相凌之色。昔秦人迫逐乃⁷祖吾离⁸于瓜州⁹,吾离,戎乃祖名。乃祖吾离被¹⁰苫盖¹¹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故添“被苫”六字,尽出其丑。我先君惠公有不腆¹²之田,与女剖分而食之。剖分而食,妙。写加恩于戎,非复常等。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¹³言语漏泄,则职¹⁴女之由¹⁵。有何言语漏泄,宣子自纳败缺矣。“不如昔者”四字,亦蕴藉之至。诘朝¹⁶之事,尔无与¹⁷焉,与,将执女。”一段话,用“昔”字、“今”字、“诘朝”字,转笔。对¹⁸曰:“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惠公蠲¹⁹其大德,谓我诸戎,第一段先辨戎祖吾离被逐瓜州,则秦人实恶,非戎之丑。是四岳²⁰之裔胄²¹也,毋是²²翦弃²³。第二段,次辨惠公加德于戎,乃因戎本圣裔,礼应存恤,不为特惠。赐我南鄙²⁴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诸戎除翦其荆棘,驱其狐狸豺狼,以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于今不贰²⁵。第三段,又辨晋分土田,至为敝恶,戎自开垦,非受实惠。亦故添“狐狸”等字相讥切。昔文公与秦伐郑,秦人窃²⁶与郑盟,而舍戍²⁷焉,于是乎有殽之师。引一事。晋御其上,戎亢²⁸其下,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²⁹。第四段。又辨戎有大功于晋,亦足云报矣。譬如捕鹿,晋人角之³⁰,诸戎掎³¹之,与晋踣³²之。戎何以不免³³?添“譬”,倍更明畅。“何以不免”,犹言已足报晋,何为尚蒙切责不休?自是³⁴以来,晋之百役,与我诸戎相继于时,以从执政³⁵,犹殽志³⁶也,岂敢离逷³⁷?第五段,又辨戎之有功于晋,殽师乃其大者,至于百役,岂可枚举。今官之师旅³⁸无乃³⁹实有所阙⁴⁰,以携⁴¹诸侯,而罪我诸戎!第六段,终辨诸侯“不如昔者”,定是晋实有阙,与我戎则何与?官之师旅,妙!竟骂是宣子等之罪,文字乃如剑戟相撞。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⁴²币⁴³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索性放喉快吐,妙不可言。不与于会,亦无瞢⁴⁴焉。”说得一场扯谈,妙不可言。赋《青蝇》⁴⁵而退。言宣子无信谗言也。宣子辞⁴⁶焉,使即事⁴⁷于会,成恺悌⁴⁸也。《青蝇》有“恺悌君子”也。

注释:

¹向:吴地。前559年晋国召集诸侯在此会盟,议伐楚。

²执:逮捕。

³戎:古族名,姜姓。姜戎是西戎的一支。

⁴驹支:人名。

⁵范宣子:晋大夫,名士匄。匄,音gài。

⁶数:列举罪状。

⁷乃:你的。

⁸吾离:姜戎的国君,是驹支的祖先。

⁹瓜州:古西戎地,在今甘肃敦煌。

¹⁰被:通“披”。

¹¹苫盖:音shànhé,茅草。

¹²不腆:不丰厚,不多。

¹³盖:表原因。

¹⁴职:主要。

¹⁵由:原因。

¹⁶诘朝:明早。

¹⁷与:参加。

¹⁸对:回答。

¹⁹蠲:音juān,明示。

²⁰四岳:尧之臣,羲和的四子,分管四方的诸侯。

²¹裔胄:音yìzhòu,后代子孙。

²²毋是:不应当。

²³翦弃:灭绝。

²⁴鄙:边疆。

²⁵贰:怀有二心。

²⁶窃:私下。

²⁷舍戍:留守。

²⁸亢:通“抗”。

²⁹实然:效力的结果。

³⁰角之:执其角。

³¹掎:音jǐ,从后面拉住。

³²踣:音bó,倒毙。

³³不免:不免于罪。

³⁴是:指代殽之战。

³⁵执政:命令。

³⁶犹殽志:犹从战于殽,无变志。

³⁷逷:音tì,远。

³⁸师旅:将帅。

³⁹无乃:恐怕。

⁴⁰阙:过失。

⁴¹携:背离。

⁴²贽:音zhì。古代初见长者所送的礼物。在此泛指礼物。

⁴³币:礼品,引申为礼仪。

⁴⁴瞢:音méng,烦闷。

⁴⁵《青蝇》:《诗经·小雅》中的一篇,中有“恺悌君子,无信谗言”之句,讽刺范宣子听信谗言。

⁴⁶辞:道谢,犹道歉。

⁴⁷事:参加。

⁴⁸恺悌:音kǎitì,和蔼可亲。

译文:

襄公十四年,晋国在一个叫“向”的地方同各国使臣聚会,准备在会上逮捕姜戎族首领驹支。范宣子亲自在盟会朝堂上列举驹支的罪状。他说:“过来,姓姜的蛮子!过去,你们的先祖吾离被秦国人从瓜州赶出来,狼狈不堪,身披茅草衣,头戴荆棘帽,来投靠我们的先君。我们先君惠公当时土地很少,却也分给了你们一些,让你们也吃得上饭。现在诸侯们服侍我们君主不像从前那么恭顺了,大慨是有人说我们的坏话了。这主要是由于你们的缘故,明天诸侯集会,你不要参加了!你若是参加,就逮捕你!”驹支回答说:“从前,秦国人仗恃着自己强大的武力,贪婪地扩展土地。驱逐我们戎人。惠公表现了高尚的品德,认为我们戎族人是尧时方伯的后代子孙,不应该这样被灭绝。所以,将南方边远地方的田地赐给我们。那是个狐狸居住、豺狼嗥叫的地方。我们戎人铲除了那里的荆棘、赶跑了那里的狐狸豺狼,从此成了你们先君忠实的臣子,不造反,也不叛乱,直至今天也没有二心。当初文公与秦国一起讨伐郑国,后来秦人私下与郑国结盟,留下戍守的将士就班师回国了,这样就发生了秦晋殽之战。当时晋国从前面抵御秦兵,我们戎人从后面抗击秦兵,使得秦军全军覆没。这也是由于我们戎人效力,才取得这样结果的。譬如捕捉一只鹿,晋人抓住它的角,戎人则拉住它的腿,是我们与你们一起把它拖倒的,那么,我们戎人为什么还不能免罪呢?从此以后,晋国多次征战,凡是交给我们戎人的事,我们都是一直随时听从你们的使令,如同殽之战一样,始终没有二话。我们又怎么敢同你们背离疏远呢?现在晋国的将帅大夫等可能是自己有过失,所以使诸侯有二心,您却责怪我们戎人!我们戎人吃的穿的,与你们华夏族不一样,礼仪不相同,言语不相通,怎么能去做那种坏事?不参加盟会,也没什么不安!”说完后,诵读了一首名为《青蝇》的诗,便告退了。范宣子自己马上感觉到说错了话,连忙赔罪,请驹支去参加盟会,这是为了成全自已恺悌君子的名声。


晋使吕相绝秦子产论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