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喜犒师

字数:1011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只是短幅,却有无数奇妙:如斗按恃字作突兀一句,一也;并举二祖事同先王,二也;赐盟至今在府,三也;忽然感颂桓公,四也;诸侯共望率桓之功,不止鲁之望之,五也;自写无恐,袅袅二十五字只作一句,六也。*

齐孝公伐我¹北鄙²。公³使展喜⁴犒师,人来伐我,却往迎劳之。便妙。使受命于展禽⁵。下皆柳下辞也。圣之和者,其辞侃侃又如此。齐侯未入竟⁶,展喜从之,妙,应后“乃还”二字。曰:“寡君闻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⁷。”此即柳下辞。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⁸否。”算来说恐又不得,说不恐又不得,忽分君子小人,奇妙无比。齐侯曰:“室如县⁹罄¹⁰,野无青草,何恃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突兀大奇。昔周公、鲁祖。大¹¹公齐祖。并举二祖。股肱¹²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盟辞,即先王之命也。载在盟府,太师¹³职¹⁴之。加此二句,妙!言凛凛至今在。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¹⁵其不协,弥缝其阙¹⁶,而匡¹⁷救其灾,昭¹⁸旧职也。“是以”字妙绝。三“其”字,皆指鲁也。及¹⁹君即位,先之以桓公,妙!疾接及君位,更妙。诸侯之望²⁰曰:‘其率²¹桓之功!不独写鲁,通写君侯。妙!我敝邑用²²不敢保聚²³,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²⁴,其若先君何?二十五字,只成袅袅一句,妙绝,妙绝!君必不然。’再断一句。恃此以不恐。”直接到恃字。齐侯乃还。

注释:

¹我:指鲁国。

²鄙:边境。

³公:鲁僖公。

⁴展喜:鲁国大夫。

⁵展禽:展喜的哥哥,字禽。

⁶竟:通“境”。

⁷执事:指齐孝公的左右人员。

⁸则:就。

⁹县:同“悬”。

¹⁰罄:通“磬”,乐器,悬挂时为中间高出两边向下的形状,里边是空的。形容百姓家穷苦,家中不名一物。

¹¹大:音tài。

¹²股肱:即辅佐。肱,音hóng。

¹³太师:负责国家典籍的官员。

¹⁴职:掌管。

¹⁵谋:解决。

¹⁶弥缝其阙:弥补其缺失。阙,通“缺”。

¹⁷匡:匡正。

¹⁸昭:显示。

¹⁹及:到。

²⁰望:盼望。

²¹率:遵循。

²²用:因此。

²³保聚:保城聚众。

²⁴弃命废职:弃王命,废旧职。

译文:

齐孝公领兵攻打鲁国北部边境。鲁僖公派遣展喜去犒劳齐国军队,并让他先向展禽请教犒赏时的辞令。齐孝公还没有进入鲁国国境的时候,展喜就出境迎接齐孝公了,展喜说:“我们国君听说您亲劳大驾,将要屈尊光临敝国,特派臣下来犒劳和赏赐您的侍从们。”齐孝公说:“我们的军队来了,鲁国人害怕吗?”展喜回答说:“平民百姓害怕,君子大人不害怕。”齐孝公说:“鲁国的百姓家中空空荡荡像挂起来的磐,田野里光秃秃的连青草都没有。你们凭什么不害怕呢?”展喜回答说:“凭借先王的命令。从前周公和齐太公辅佐周王室,在左右协助成王。成王慰劳他们,还赐给他们盟约,盟约上说:‘世世代代的子孙都不要互相残害!’这个盟约保存在盟府里,由太师掌管着。齐桓公因此集合诸侯,商讨解决他们的纠纷,弥补他们的过失,救助他们的灾难,这是为了发扬光大齐太公的传统。等到您当上国君,诸侯们都盼望着说:‘他会继承桓公的功业!’所以,我国不敢保城聚众,人们会说:‘难道他继承桓公之位才九年,就放弃使命、放弃职责吗?他怎么向以前的国君交代呢?君王一定不会这样做的。’人们凭借这一点就不害怕。”齐孝公听了,就领兵回国了。


介子推不言禄烛之武退秦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