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兄弟怡怡
晋武帝去世之后,很快天下大乱,所以很多人都在反思,原因到底是什么。
时人共论晋武帝出齐王之与立惠帝,其失孰多?多谓立惠帝为重。桓温曰:“不然,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世说新语·品藻》)
有人认为,根子出在晋武帝一定要齐王司马攸到自己的封国去,不让他留在朝廷。
有人认为,晋武帝有那么多儿子,为什么一定要选立晋惠帝?
争论下来,认为立惠帝是更大错误的人,比较多。
只有桓温说:“不对,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弟弟承担家族的祭祀,有什么不可以呢?”
桓温这句话,不是那么好理解,我们先放到一边,梳理一下这番争论牵扯到的历史事件。
这说的是晋武帝司马炎和齐王司马攸兄弟的事,而溯本追源,又要说到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
当年司马懿和曹爽的权力之争,给很多人的印象是司马懿老谋深算,一开始就扮猪吃老虎给曹爽下套,最后突然收网。讲权谋故事,这么设定比较吸引人,但实情不是这样。
其实开始阶段,曹爽是占到上风的,司马懿被排挤了将近十年。但曹爽得势之后,吃相太难看,引发曹魏老臣普遍不满,于是很多本来并无明确立场的人,都成了支持司马懿的力量。
这意味着,如果司马懿政变能够成功,会获得大量政治上的支持,但这些老臣手里本身也没多少兵力,对直接发动政变,帮助并不大。
于是大儿子司马师就成了关键人物。
当时司马师任中护军,掌握着一部分禁军的军权,更重要的是,还有部分选任禁军武官的权力。
司马师之前的中护军,基本都把这项权力当作捞钱的工具了。司马师却“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出身好、走后门的人没功劳也不提拔,中下层干得好一样也有机会。这种情况下,其实无私就是最大的有私,很多出身不好但能力很强的基层干部很清楚,只有在司马师手下,自己的命运才有可能改变,于是就都成了司马师的“私人”。
结果,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曹爽对中护军正式的兵力,也是严密防范的,但防不住这些散养在人间的死士。
到了政变那天,这些人“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晋书》说,政变之前,司马懿有事只和司马师商量,司马昭连父亲和哥哥有这个计划,都根本不知道。《晋书》还特意记录了一个细节:政变前一天夜里,司马懿悄悄派人观察两个儿子的表现。司马师该睡觉睡觉,跟没事一样;司马昭却在床上翻来覆去。
总而言之,高平陵之变成功,司马家掌控权力中枢,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俩的贡献,根本没有可比性。
政变成功之后有个问题,那些曹魏老臣只是支持赶走曹爽,没想杀他,更不支持司马家大权独揽。
司马懿在的时候,人家虽然不满,也很难说什么做什么,毕竟司马懿这么多年的资历威望足以服众,他的手段,大家没领教过也见识过。
司马懿一死,他的儿子还想继续掌权,很多人可就都不干了。
所以司马师执政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局面可真是内忧外患,不过司马师靠既诡诈多变,又强悍凶残的手段,把最难啃的硬骨头都给嚼碎吞了。
而且,场面上司马师也没弄得太难看,嘉平六年(254),司马师把皇帝废了,流程是先废皇后,再立新皇后,再由皇太后下诏,宣布皇帝的一系列重大罪行,再由资望极高的老臣高柔去宗庙向列祖列宗汇报,这才把皇帝废为齐王。
虽然真相是怎么回事,懂的人自然懂,但形式上,所有行为都是合乎儒家礼法,也可以找到历史先例的。人家也很难说出太多话来。
作为比较,司马昭执政的时候,皇帝手上已经真是没什么力量可用了,控制起来容易得多。但司马昭还是让皇帝杀出了皇宫,最后被当街捅穿,闹得“内外喧哗”。
但司马昭就有一点比哥哥强,他会生儿子,司马师的女儿很多,却没有儿子。
所以司马昭的二儿子司马攸,就过继给司马师当继承人。
后来司马昭多次表态,天下是哥哥挣来的,自己没什么功劳,将来继承大权的,将会是司马攸。
他必须要这么表态,因为自己的头上还有许多叔叔,平辈还有许多兄弟,家族创业史是怎么回事,大家都看在眼里。
但司马昭最后还是改变了主意。
《晋书》说,这是因为司马攸固然很优秀,但是司马昭的大儿子司马炎也很不错,所以很多重量级大臣都支持司马炎。另外还有个原因,这牵涉到司马昭自己的历史地位问题。
司马炎即位当晋王,然后接受曹魏禅让当皇帝,于是爷爷、伯伯、爸爸都要追认为皇帝。于是,司马懿是高祖宣皇帝,司马师是世宗景皇帝,司马昭是太祖文皇帝。“祖”比“宗”要高级,也就是司马昭的定位胜过了司马师。
如果司马攸当皇帝的话,他已经是司马师一系,司马昭就要回归到过渡者的角色,谁是“祖”谁是“宗”,就要反过来了。
应该说,司马炎担任接班人这个安排,还是得到了整个司马集团家族内外普遍认可的。
司马昭死的时候,司马炎三十岁,司马攸二十岁。
此前十年,司马炎已经建设好了自己的政治关系网。而且三十岁的年纪接受曹魏皇帝禅让,显然既年富力强又不年少轻狂,刚刚好。二十岁的毛头小伙子,就还是嫩了一点,再等几年的话,支持司马氏的各路人马可都已经迫不及待了,都指望改朝换代之后自己也跟着加官晋爵呢。
在很多人的想象里,司马炎当了皇帝,只怕不会放过这个曾是竞争对手的弟弟,但至少一开始,事态发展完全不是这样。
司马炎一登基,果然大肆封赏。汉代最高级别的官员只有“三公”,晋朝一上来就弄了八个公一级的官位。司马炎大封了一批同姓王,司马攸得到了特别优待,被册封为齐王,皇帝封给他的户数,比很多叔叔都多。而司马攸也显得高风亮节,朝廷允许诸王自己选拔封国的官吏,只有齐王主动放弃了这项权力,全部官员的任命,都请求皇帝指派。
真是一副“兄弟怡怡”的美好景象。
但后来情况还是慢慢有了变化。
如上一篇讲到的,晋武帝是个好脾气的皇帝,那么多人怼他,也很少见他生气。他当然也有当好皇帝的自我期许,只是身上富贵公子的习气更重一些,他爱玩,有情调,喜欢泡在女人堆里,只从这些角度看,倒是有点像贾宝玉。
宝玉的性情再可爱,当了皇帝那就是可怕的事。而从贾宝玉的角度说,最好自己的弟弟就要像贾环那样,这样自己虽然不够好,但和弟弟一比,就显得还不错。
但偏偏司马攸孝敬、节俭、体恤下情、关心民生……却还显得非常低调,总之,一切好弟弟的优点,他几乎都集齐了。在大家对现状并不很满意的时候,他简直就成了理想的寄托,从这点来说,司马攸又仿佛像贾珠。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贾珠不死,宝玉该承受多么大的压力,还能活得这么众星捧月吗?宝玉挨打,宝玉的亲妈王夫人可是喊着贾珠名字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更糟糕的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太子司马衷,看起来好像是个白痴,或者比白痴强不了多少。
所以在很多高官看来,当初我们支持陛下您当皇帝,将来您不幸离开我们之后,就不要传位给你的傻儿子了,传给弟弟吧。
《世说新语》里也有一些这方面的记录:
晋武帝既不悟太子之愚,必有传后意。诸名臣亦多献直言。帝尝在陵云台上坐,卫瓘在侧,欲申其怀,因如醉跪帝前,以手抚床曰:“此坐可惜。”帝虽悟,因笑曰:“公醉邪?”(《世说新语·规箴》)
晋武帝不明白自己的傻儿子究竟傻到怎样一个地步,一定要传位给他,大臣们纷纷直言劝阻。
晋武帝曾在洛阳城东的陵云台坐着,老臣卫瓘追随在侧。
卫瓘假装喝醉了,跪在晋武帝面前,用手抚摸着晋武帝的坐床(床是坐具)说:“这个位子,可惜了。”
晋武帝明白他的意思,但还能说啥,只好笑着问:“您喝醉了吗?”
晋武帝很期待大臣们能承认,自己的儿子并不傻:
和峤为武帝所亲重,语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卿试往看。”还,问:“何如?”答云:“皇太子圣质如初。”(《世说新语·方正》)
和峤是晋武帝亲近、重视的大臣,晋武帝对和峤说:“我儿子最近好像长进了点,卿不妨去看看他。”和峤回来了,晋武帝又问:“到底咋样?”
和峤回答说:“皇太子圣明的资质,还和当初一样。”
顶撞皇帝,怎样把话说得文雅又扎心,这属于经典案例了。
这条被收入《世说新语·方正》,是被赞美的。而顺着晋武帝的意思说话的官员荀勖,则被舆论痛斥,认为这人就该灰飞烟灭。
咸宁元年(275)冬天,洛阳城发生了大瘟疫,死者数以万计。第二年,晋武帝本人也染上重病。很多大臣都觉得,皇帝的御体已经无法康复,支持齐王司马攸的人,就都行动起来了。
出人意料的是,皇帝痊愈了。他知道了自己病重时发生的一切,再也无法按捺住心中的怒火。终于,晋武帝下诏,要求齐王离开朝廷,前往自己的封国。
不管怎么说,以孝治天下的规矩仍神圣不可侵犯。孝悌自来并称,兄弟一伦与孝道密不可分。孔夫子更曾经说过,“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一句话中,就包含着政治学的全部精髓。从诏书的措辞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到皇帝对齐王的尊崇。司马攸被比作西周初的第一任齐国国君太公望,是诸侯的领袖,让他就国,是进一步突出他的特殊地位。同时,晋武帝还增加了齐国的封地,进一步提高齐王仪仗方面的待遇,并额外加封司马攸的一个儿子为王。
朝臣里有太多老狐狸,当然不会为这些美妙的言辞所迷惑。他们太熟悉这种明尊实贬的把戏:齐国是一个大国,但没有驻军,而齐国周边各地,则多有重兵屯驻,这等于是把司马攸包围监控了起来。他们纷纷表示反对。反对的理由许多仍然出自儒家经典,比如说齐王是皇帝陛下一母所生的弟弟,所以更适合被比作周公旦而不是太公望,而周公,恰恰是留在朝廷的。
晋武帝的姐夫王济,还让妻子常山公主去找晋武帝哭诉。常山公主是瞎子,面对这个瞎姐姐的哭诉,晋武帝更加心烦意乱,于是引出《世说新语》中的下面这条:
武帝语和峤曰:“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峤曰:“武子俊爽,恐不可屈。”帝遂召武子,苦责之,因曰:“知愧不?”武子曰:“‘尺布斗粟’之谣,常为陛下耻之!它人能令疏亲,臣不能使亲疏,以此愧陛下。”(《世说新语·方正》)
晋武帝告诉和峤说,自己想先痛骂王济一顿,然后再给他加个爵位。这意思,对自己的姐夫开骂,晋武帝有点底气不足,所以盘算着打一巴掌给颗枣,还要事先跟别人商量才敢行动。
和峤也是支持齐王的,那为啥要问他呢?因为王济是和峤的小舅子,他们比较熟。总之,皇帝和这些权贵之间,绕来绕去,彼此都是亲戚。
和峤还是很直接:“武子是才智出众、性情直爽的人,这招恐怕没用。”
武帝到底还是召见了王济,狠狠地责骂了他之后问道:“你知道羞愧了吗?”
王济说:“想起‘尺布斗粟’的民谣,我倒是经常替陛下感到羞愧。”
“尺布斗粟”是与汉文帝有关的典故,汉文帝逼死了弟弟淮南王刘长,民间就唱起了这样的谣言:“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这是直接痛骂晋武帝容不下兄弟。
要知道,这么些年来,晋武帝虽然心里对弟弟很猜忌,但门面上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各种物质待遇荣誉称号一样没少给,甚至是超额地给。这恐怕不只是演戏给天下人看,也是演戏给自己看,王济这是直接把皇帝最珍惜的遮羞布撕下来了。
王济还不罢休:“别人能让关系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臣却不能使亲近的人变得疏远,就因为这一点对陛下有愧。”意思是,我不能让你把你儿子的太子之位给废了,这就是对不起你的地方。
王济与和峤是相反又相似的人:拿人奶喂猪的王济,穷奢极欲到丧心病狂;和峤和王济一样有钱,抠门程度却和王戎有得一拼。两个人都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世说新语》也分别在“汰侈”门和“俭啬”门里批评过他们。不过既然敢于顶撞皇帝,“方正”门里给他点道德好评,总是不错的。
这次皇帝态度坚决,无论如何不为朝臣的请求所动。齐王称自己需要养病,并请求为母后守陵。他提出这个请求看起来十分自然,齐王自幼就是以孝心知名的。但皇帝相信这只是借口,他认定齐王只是不愿意脱离权力中心,好继续等待机会而已。至于养病,任何时候,生病难道不都是最常见的推托借口吗?爷爷司马懿的权力之路,是怎么一路装病才走出来的,谁还不是烂熟于心?
晋武帝派御医去探视齐王,御医知道皇帝想听到的是什么,所以带回来的消息总是齐王健康状况良好。晋武帝于是召见司马攸,司马攸“以礼自拘”,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比较习惯于端着。在皇帝面前,他更是强撑着让自己举止如常。于是晋武帝越发确信司马攸并没有病,勒令他赶紧上路。
就这样,司马攸踏上了前往封国的征程。仅仅挨过了几个晚上,他便呕血去世。晋武帝听到这个消息,不能不表示后悔,他杀了御医,自己则失声痛哭。这时有人出来冷冷说了句:“齐王名过其实,而天下归之。今自薨陨,社稷之福也,陛下何哀之过!”皇帝的眼泪立刻也就收住了。
这就是开头那段争论里,所谓的“出齐王”,这么一闹,把王朝最好的继承人,活生生给耗死了。
主张“立惠帝”问题更严重的人,大概观点是,晋武帝不愿意传位给弟弟也就罢了,你有二十多个儿子,活到成年的也有九个,干吗非传位给傻儿子司马衷,他不行就换一个呗。
而桓温的意见既然与众人对立,那就显然是认为,祸根在“出齐王”。则他的话的意思似乎应该理解成:晋朝天下本来很大程度是靠司马师挣来的,让司马攸当皇帝,是“子继父业”;当初司马昭继承司马师的地位,就是“弟承家祀”,这是有先例的;司马炎传位给司马攸,还是哥哥传位给弟弟,自然“有何不可”了。
没挑明的是,齐王司马攸是难得的当时各派势力都支持的人,晋武帝就是不接受他。司马攸死后,就是换个儿子当太子,人心也已经散了,各派势力都会跃跃欲试,之后恐怖的八王之乱,总是不可避免的了。
附:八王之乱大事记
西晋的诸多名士,命运沉浮都和八王之乱有关。所以要谈论这些名士,这段历史是必须要了解的背景。
而这段历史又是出名的难读。清代学者赵翼的《二十二史劄记》中说:“惠帝时八王之乱,《晋书》汇叙在一卷;《通鉴纪事本末》,亦另为一条。然头绪繁多,览者不易了。”
赵翼是厚道人,整理叙述了八王之乱的本末。下面部分主要是据他的整理改写的。
事件一 贾后杀杨骏(291)
人物:(加×者在此事件中死亡,下同)
贾南风:惠帝皇后
杨骏:杨太后之父(×)
司马亮:汝南王,司马懿之子,武帝的叔父
司马玮:楚王,惠帝之弟,武帝第五子
晋武帝临终前,安排汝南王司马亮,和皇后的父亲杨骏一同辅政。但是杨骏藏匿了遗诏,反而假传旨意,让司马亮出镇许昌。司马亮是一个懦弱的庸才,老实接受了杨骏的安排。
惠帝即位后,杨骏擅权。但杨骏并没有执政能力,只会滥肆封赏收买人心,而为人却严厉琐碎而又专横刚愎,结果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普遍不满。于是贾后利用这种心理,联络楚王玮,轻而易举地杀杨骏,废杨太后。这之后,征召司马亮入朝,与卫瓘一同辅政。
事件二 楚王玮杀汝南王亮,贾后杀楚王玮(291)
人物:
贾南风:见事件一
司马亮:见事件一(×)
司马玮:见事件一(×)
老迈颟顸的司马亮与少壮派的楚王司马玮关系紧张。楚王玮谄事贾后,诬陷司马亮、卫瓘有废立皇帝的阴谋,贾后一向与卫瓘有仇,当然也乐意除掉他们。于是,贾后先指示楚王玮杀了司马亮和卫瓘,又以此为罪名,杀了楚王玮。
事件三 赵王司马伦杀贾后(300)
人物:
贾南风:见事件一(×)
司马遹:惠帝太子,非贾后所生(×)
司马伦:赵王,司马懿第九子,惠帝的叔祖
司马冏:齐王,惠帝的堂弟,司马攸之子
孙秀:司马伦的亲信
所谓八王之乱,明显分两个阶段。中间有将近十年的太平岁月。
贾后荒淫日甚,废太子司马遹。赵王伦一向谄事贾后,他的亲信孙秀游说他说:“太子被废,人们都说您也参与了此事,应该废黜贾后,来洗雪自己的名声。”
太子为人聪明,孙秀因此担心他恢复地位后,也不会信任赵王伦,所以又劝赵王伦不如等贾后杀掉太子后再废贾后,这样还可以赢得为太子报仇的名声。孙秀于是对贾后一党煽风点火,贾后果然杀了太子。赵王伦于是与齐王司马冏率兵入宫,废贾后,把她幽禁到金墉城,不久又让她服金屑酒自尽。
于是,赵王伦自任相国、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但赵王伦才具平庸,实际上又受制于孙秀。孙秀等恃仗权势,纵横肆虐,齐王冏因此心中不平,孙秀发觉了问题,便让齐王冏出镇许昌。
——这一事件中著名的插曲甚多,比如“绿珠坠楼”,比如美男子潘岳之死。
事件四 齐王司马冏杀赵王司马伦(301)
人物:
司马伦:见事件三(×)
司马冏:见事件三
司马颙:河间王,比较疏远的宗室,惠帝的堂叔,当时镇守长安
司马颖:成都王,惠帝之弟,武帝第十六子,当时镇守邺城
孙秀:见事件三(×)
赵王伦、孙秀装神弄鬼,假称司马懿的指示,要赵王伦尽快入西宫称皇帝。于是,赵王伦篡位,以惠帝为太上皇,并把他幽禁到金墉城。于是齐王司马冏及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一同起兵讨伐司马伦。赵王伦兵败,他的部下叛变,杀孙秀,迎惠帝复位。不久后,司马伦也被诛。
这一时期,朝廷中声望最高的人物无疑是成都王颖和齐王冏。成都王颖以退为进,回到邺城,广收名誉。而齐王冏入京,惠帝拜齐王冏为大司马,身份地位,就好像司马懿、司马师在曹魏时一样。
——赵王伦称帝后封赏极滥,貂尾、蝉羽等高官的饰物不足,只好拿其他东西混充。“狗尾续貂”的出典即在此。
——之前的政变,动乱基本局限在京师以内,这次则几乎扩大为全国性的战争,部分战役打得相当惨烈,战事前后持续六十多天,将近十万人丧命。
事件五 长沙王司马乂杀齐王司马冏(302)
人物:
司马冏:见事件三(×)
司马颙:见事件四
司马颖:见事件四
司马乂:长沙王,惠帝之弟,武帝第六子
司马冏大权在握后,沉湎酒色,横行不法。校尉李含从洛阳奔赴长安,诈称有诏书让河间王司马颙讨伐司马冏,司马颙于是上表,要求废掉司马冏,以成都王司马颖辅政。并传檄给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让他作为内应。司马冏得到消息,派兵攻打司马乂,但反而被司马乂所杀。
——来自东吴的张翰,因秋风起,思鲈鱼、莼菜而回江南的事,即在这期间。
事件六 河间王司马颙杀长沙王司马乂(303—304)
人物:
司马颙:见事件四
司马颖:见事件四
司马乂:见事件五(×)
司马越:东海王,皇室疏宗,惠帝从叔父
张方:河间王颙部将
论实力,齐王司马冏强,而长沙王司马乂弱,所以上一事件的结果大出河间王颙的意料。河间王颙本来指望齐王冏杀掉长沙王乂,自己再以此为罪名,讨伐齐王冏,进而废掉惠帝,改立成都王司马颖,自己做宰相。现在,这个计划就全落空了。
而成都王颖则认为长沙王乂待在洛阳是个障碍,他使自己不能遥控朝政。于是成都王颖与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各自率兵杀向洛阳。司马乂与张方等连续大战,先胜后败。此时,东海王司马越在洛阳城内,担心城破后牵连到自己,于是联合殿中诸将,收捕了司马乂送到金墉城,而迎司马颖入洛阳。
结果,司马乂为张方所杀,而司马颖并没有留在京城,不久后便回到邺城。
而战争规模再次升级,洛阳城内外,军民死者无数。
——陆机死于此次动乱。
事件七 东海王司马越杀河间王司马颙(304—306)
人物:
司马颙:见事件四(×)
司马颖:见事件四(×)
司马越:见事件六
张方:见事件六(×)
司马腾:东嬴公,司马越之弟
王浚:司马越一党,平北将军,都督幽州诸军事
司马炽:豫章王,惠帝之弟,武帝第二十五子,后来的晋怀帝
在河间王颙的拥护下,成都王司马颖被立为皇太弟,担任丞相,在邺城遥控朝政。不满这种局面的人,尊惠帝以讨伐司马颖,荡阴一战,司马颖获胜,干脆把惠帝掳到邺城。东嬴公司马腾、平北将军王浚起兵讨伐司马颖,司马颖战败,只好又拥着惠帝回到洛阳。此时司马颙派遣张方救援司马颖,张方于是挟持惠帝和司马颖回到长安。司马颙废掉司马颖的皇太弟身份,改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
东海王司马越从徐州起兵讨伐司马颙。司马颙又命司马颖统兵迎敌,司马颖在河桥战败,司马越的军队进入函谷关,迎惠帝还洛阳。司马颖流窜于武关、新野之间,不久被人杀死。司马颙虽然仍据有长安,但已没有实力,不久后有诏书征召司马颙入京,司马颙在途中为人所杀。
从这里开始,敌对双方都开始借助胡人的力量。这之后,王爷们逐步退出舞台,而原来充当打手的胡人,则变成了主角。
事件八 东海王司马越死(311)
人物:
司马越:见事件六(×)
各地乱军:这已经不属八王之乱的范畴了
惠帝驾崩,怀帝即位。此时天下分崩,谁也无力挽回大局。永嘉五年(311),司马越出讨石勒,卒于途中。
之后这支队伍被羯族首领石勒屠杀,中朝名士的领袖王衍死于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