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郑夫人文
夫人,韩会之妻,而公之嫂也。公少孤而育于其嫂,文言其抚育之恩至矣。公既为之服期而祭之以文。此贞元十一年往河阳时作。
维年月日,愈谨于逆旅备时羞之奠,再拜顿首,敢昭祭于六嫂荥阳 郑氏夫人之灵¹。
¹“维年月日”,晁本作“贞元九年岁次癸酉九月朔日”。或无“谨于”二字。
呜呼!天祸我家,降集百殃。我生不辰,三岁而孤¹;蒙幼未知,鞠我者兄²;在死而生,实维嫂恩。
¹大历五年,公父仲卿卒,公时三岁。
²李翱退之行状云:生三岁,父殁,养于兄会舍。
未龀一年¹,兄宦王官,提携负任,去洛居秦。念寒而衣,念饥而飧;疾疹水火²,无灾及身。劬劳闵闵,保此愚庸。年方及纪³,荐及凶屯。兄罹谗口,承命远迁⁴;穷荒海隅,夭阏百年⁵。万里故乡,幼孤在前;相顾不归,泣血号天。微嫂之力,化为夷蛮。
¹“龀”,毁齿也。周礼:“未龀者不为奴。”注:“男八岁女七岁而龀。”“龀”,初靳切,又初谨切。
²“疹”,或作“沴”。疹音“戾”。
³旧史云:大历十二年五月,起居舍人韩会坐元载贬官。退之是时年十一,从至贬所,复志赋谓“当岁行之未复,从伯氏以南迁”是也。其后兄殁南方,从嫂归葬河阳,故李汉集序云:“先生生于大历戊申,幼孤,随兄播迁韶 岭;兄卒,鞠于嫂氏,辛勤来归。”
⁴“远”,或作“南”。大历十二年,宰相元载得罪。四月,会坐党与,自起居舍人贬韶州刺史。
⁵会卒于韶,年四十二。
水浮陆走,丹旐翩然;至诚感神,返葬中原。既克反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¹,避地江²。春秋霜露,荐敬苹蘩;以享韩氏之祖考,曰此韩氏之门。视余犹子,诲化谆谆。
¹“口”,或作“日”,云:从阁、杭、蜀本。今按:“百日偕行”无理,当从“口”为是。然或以祭老成文有“就食江南,零丁孤苦”之语,疑不得有“百口”,不知此亦通良贱而言阖门之众耳,未必实计百人也。
²家于宣州。建中二年,中原多故,退之避地江左,即复志赋所谓“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南”是也。
爰来京师¹,年在成人;屡贡于王,名乃有闻。念兹顿顽²,非训曷因;感伤怀归,陨涕熏心。苟容躁进,不顾其躬;禄仕而还,以为家荣。奔走乞假,东西北南;孰云此来,乃睹灵车!有志弗及,长负殷勤。呜呼哀哉!
¹贞元二年,公自宣州游京师。
²“顿”,或作“钝”。汉书 陈平传:“士之顽顿嗜利无耻者。”颜读“顿”曰钝。
昔在韶州之行,受命于元兄¹;曰:“尔幼养于嫂,丧服必以期!”今其敢忘?天实临之²!呜呼哀哉,日月有时;归合茔封,终天永辞。绝而复苏,伏惟尚飨!
¹“于”,或作“於”。〔补注〕姚范曰:尚书正义引王肃云:“盘庚元兄阳甲。”后汉书 和帝纪:“皇太后诏曰:侍中宪,朕之元兄。”
²贞观中,魏徵、令狐德棻等议嫂叔服云:“或有长年之嫂,遇提孩之叔,劬劳鞠养,情若所生,分饥共寒,契阔偕老。在其生也,爱之同于骨肉;及其死则推而远之:求之本原,深所未谕。且事嫂见称,载籍非一:郑仲虞则恩礼甚笃,颜弘都则竭诚致感,马援则见之必冠,孔汲则哭之为位:察其所尚,岂非先觉?嫂叔旧无服,今请服小功五月。”制:“可。”公幼养于嫂,服期以报,可为士大夫之法矣。李汉序公文集及李习之状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