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哀辞后
字数:397
或删此四字,作“题欧阳生哀辞后”。崔群及詹皆与公同年,刘伉姓名仅见于此,他无所闻。
愈性不喜书,自为此文,惟自书两通:其一通遗清河 崔群,群与余皆欧阳生友也¹,哀生之不得位而死,哭之过时而悲;其一通今书以遗彭城 刘君 伉。君喜古文²,以吾所为合于古,诣吾庐而来请者八九至,而其色不怨,志益坚³。
¹“友”上,或有“之”字。
²或无“书”字。或无“伉”字。下“君”字,一作“伉”。
³或无“志”字。
凡愈之为此文,盖哀欧阳生之不显荣于前¹,又惧其泯灭于后也。今刘君之请,未必知欧阳生,其志在古文耳²。虽然³,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于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⁴。古之道,不苟誉毁于人⁵;刘君好其辞,则其知欧阳生也无惑焉。
¹“哀”,一作“痛”。
²“其志”上,或有“之志”字。
³下或有“苟爱吾文必求其义”八字。八字下,又或有“则进知于欧阳生矣必时观”十一字。
⁴“乎”,或作“于”。方从三本无“道”字。以上下文考之,无“道”字即不成文理矣。
⁵此下或有“然则吾之所为文皆有实也”十一字。〔补注〕何焯曰:此专为孟简误信穆玄道之语,有为太原伎恸怨而殁之谤,又以其事不足辨,故但自明其不苟誉,则毁者之非实可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