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宗实录卷第一

字数:3283

起藩邸,尽贞元二十一年二月。

/史臣韩愈撰

方本不载实录,云:诸本顺宗实录皆以附外集。然李汉序谓又有注论语十卷,传学者;顺宗实录五卷,列于史书,不在集中。则知实录固不必附也。今按:李汉之说据当时而言之,似未为失;然其为害,已足使笔解亡逸,无复真本;实录窜易,不成全书:是则皆李汉之为也。方氏不察而从其说,既已误矣。况今去公之时又益以远,比之当日,事体又大不同;故其片文只字,名为公之作而决可知其非伪者,皆当收拾使无失坠,乃为真能好公之文者。固不当以一时苟简之论为限断,而直有所遗也。故今于实录,姑仍置外集,而详加校定,庶几犹足以见公笔削之大指云。旧史公传云:“时谓愈有史笔,及撰顺宗实录,繁简不当,叙事拙于取舍,颇为当代所非。穆宗、文宗尝诏史臣添改,时愈婿李汉、蒋系在显位,诸公难之;而韦处厚别撰顺宗实录三卷。”且公进实录表状所云,乃监修李吉甫以韦处厚所撰未周悉,令臣重修;而旧传反谓所撰不当,处厚别撰三卷,误矣。新史又云:“自韩愈为顺宗实录,议者哄然不息,卒窜定无全篇。”按路隋传,文宗嗣位,隋以宰相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太切直,宦寺不喜,訾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卫尉卿周君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皆言改修非是。夫史册者,褒贬所在。匹夫善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亦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无害公议。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有诏:摘贞元、永贞间数事为失实,余不复改。汉等亦不罢。由是观之:则公于元和十年夏进此实录,后才一刊正;是文宗朝所特改者,贞元、永贞间数事耳。旧史以为“韦处厚别撰”者固非;而新史又谓“卒窜定无全篇”者亦非也。司马温公考异云:景祐中,编次崇文总目。顺宗皇帝实录有七本,皆五卷,题云“韩愈等撰”。五本略而二本详,编次者两存之。其中多异同。然则是非取舍,后世安所折衷耶?终之唯公之信而已。此新史所以采摭无遗,且以公为知言也欤。题下或无“史臣韩愈撰”五字。〔补注〕沈钦韩曰:韦处厚撰者三卷,昌黎撰者五卷,则略本是韦,详本出韩无疑。今以此本与通鉴考异校之,无一事与详本合,而适合彼所称略本,然则此非韩公本文。不知刻者何为却收此本。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¹,讳诵,德宗长子,母曰昭德皇后王氏。上元二年正月十二日生²。大历十四年,封为宣王。建中元年,立为皇太子³。慈孝宽大,仁而善断,留心艺学。亦微信尚浮屠法,礼重师傅,引见辄先拜。善隶书,德宗之为诗并他文赐大臣者,率皆令上书之。德宗之幸奉天,仓卒间⁴,上常亲执弓矢,率军后先导卫,备尝辛苦。上之为太子,于父子间,慈孝交洽无嫌,每以天下为忧。德宗在位久,稍不假宰相权,而左右得因缘用事。外则裴延龄 李齐运 韦渠牟等以奸佞相次进用。延龄尤狡险,判度支⁵,务刻剥聚敛以自为功,天下皆怨怒。上每进见,候颜色,辄言其不可。至陆贽 张滂 李充等以毁谴,朝臣惧⁶,谏议大夫阳城等伏阁极论,德宗怒甚,将加城等罪,内外无敢救者,上独开解之,城等赖以免。德宗卒不相延龄 渠牟,上有力焉。贞元二十一年癸巳,德宗崩。景申,上即位太极殿,册曰:“维贞元二十一年岁次乙酉正月辛未朔二十三日癸巳,皇帝若曰:于戏!天下之大,实惟重器。祖宗之业,允属元良。咨尔皇太子诵,睿哲温恭,宽仁慈惠。文武之道,秉自生知;孝友之诚,发于天性。自膺上嗣,毓德春闱,恪慎于厥躬,祗勤于大训:必能诞敷至化,安劝庶邦。朕寝疾弥留,弗兴弗寤。是用命尔继统,俾绍前烈,宜陟元后,永绥兆人。其令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郢奉册即皇帝位。尔惟奉若天道,以康四海;懋建皇极,以熙庶功:无忝我高祖 太宗之休命!”⁷上自二十年九月得风疾,因不能言,使四面求医药,天下皆闻知。德宗忧戚形于颜色,数自临视。二十一年正月朔⁸,含元殿受朝⁹,还至别殿,诸王亲属进贺,独皇太子疾不能朝,德宗为之涕泣,悲伤叹息,因感疾,恍惚日益甚,二十余日,中外不通两宫安否,朝臣咸忧惧莫知所为,虽翰林内臣亦无知者¹⁰。二十三日,上知内外忧疑,紫衣麻鞋,不俟正冠,出九仙门召见诸军使,京师稍安。二十四日宣遗诏,上缞服见百寮。二十六日即位¹¹。

¹“德”下,史有“弘道”二字。

²正月戊戌生于长安之东内。

³史云大历十四年六月进封宣王,十二月乙卯立为皇太子。

⁴“仓”,或作“苍”。

⁵贞元九年五月,以裴延龄为户部侍郎,判度支。

⁶“”,所江切。

⁷仓猝召翰林学士郑、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宦官或曰:“禁中议所立,尚未定。”众莫敢对。次公遽言曰:“太子虽有疾,地居冢嗣,中外属心。必不得已,犹应立广陵王。”等从而和之,议始定。〔补注〕何焯曰:凡册文诏书,但删去繁缛,便简直近古。修唐书者不知此法,本纪中至一字不存;宋景文列传,遇章疏辄窜易以就奇涩;皆与公背驰者也。

⁸辛未朔。

⁹“元”,或作“光”。

¹⁰“含元殿”至“日益甚”四十一字,史云:“德宗不豫,诸王亲戚皆侍医药,独上卧病不能侍。德宗弥留,思见太子,涕咽久之。”

¹¹丙申,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卫士尚疑之,企足引领而望之,曰:“真太子也!”乃喜而泣。

上学书于王伾,颇有宠¹;王叔文²以棋进:俱待诏翰林,数侍太子棋。叔文诡谲多计³,上在东宫,尝与诸侍读并叔文论政。至宫市事⁴,上曰:“寡人方欲极言之。”众皆称赞,独叔文无言。既退,上独留叔文,谓曰:“向者君奚独无言,岂有意邪?”叔文曰:“叔文蒙幸太子,有所见,敢不以闻。太子职当侍膳问安,不宜言外事。陛下在位久,如疑太子收人心,何以自解?”上大惊,因泣曰:“非先生,寡人无以知此。”遂大爱幸。与王伾两人相依附,俱出入东宫。闻德宗大渐,上疾不能言,伾即入,以诏召叔文入,坐翰林中使决事⁵。伾以叔文意入言于宦者李忠言,称诏行下,外初无知者。以检校司空平章事杜佑摄冢宰兼山陵使,中丞武元衡为副使,宗正卿李纾为按行山陵地使,刑部侍郎郑云逵为卤簿使⁶;又命中书侍郎平章事高郢撰哀册文,礼部侍郎权德舆撰谥册文,太常卿许孟容撰诔文。

¹王伾,杭人。“伾”下或有复出“伾”字。

²王叔文,山阴人。

³“谲”,音决。

⁴〔补注〕按:容斋随笔:宫市事,咸谓起于德宗;不知天宝中已有此名,且用宰相充使。时宰相杨国忠也。

⁵“诏”下,或无“召”字。“文”下,或无“入”字。“使”下,或无“决”字。

⁶或无“兼”字。“纾”,或作“杼”。“逵”,或作“达”。

庚子,百寮请听政,曰:“自汉以来¹,丧期之数,以日易月,而皆三日而听政。我国家列圣亦克修奉,罔或有违。况大行皇帝酌于故实,重下遗诏,今日至期,而陛下未亲政事,群臣不敢安。宜存大孝,以宁万国,天下之幸。”不许。是月,升泗州为上州。

¹“以”,或作“已”。

二月辛丑朔,中书侍郎平章事臣郢、门下侍郎平章事臣珣瑜、检校司空平章事臣佑奉疏曰:“大行皇帝知陛下仁孝,虑陛下悲哀,不即人心听政事,故发遗诏,令一行汉氏之制。今陛下安得守曾 闵匹夫之小行,忘皇王继亲之大孝,以亏臣子承顺之义?”犹不许。

壬寅,宰臣又上言曰:“陛下以圣德至孝,继受宝命;宜奉先帝约束,以时听断。不可以久。”从之。

癸卯,朝百寮于紫宸门。杜佑前跪进曰:“陛下居忧过礼,群臣惧焉。愿一睹圣颜。”因再拜而起。左右乃为皇帝举帽,百寮皆再拜。佑复奏曰:“陛下至性殊常,哀毁之甚,臣等不胜惶灼。伏望为宗庙社稷割哀强食。”

景午,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覆棋诸待诏三十二人¹。初,王叔文以棋待诏;既用事,恶其与己侪类相乱,罢之。

¹“三”,或作“四”。

己酉,易定节度使张茂昭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余如故¹。河北节度自至德已来不常朝觐;前年冬,茂昭来朝未还,故宠之。

¹或无“使”字。“可”,史作“兼”。

辛亥¹,诏吏部侍郎韦执谊守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紫²。初,执谊为翰林学士,知叔文幸于东宫,倾心附之。叔文亦欲自广朋党,密与交好。至是,遂特用为相。

¹史作“卯”。

²“侍郎”,史作“郎中”。“左丞”,史作“尚书右丞”。

乙卯,太常奏:“礼云:‘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社稷。’周礼:‘圜钟之均六变,天神皆降;林钟之均八变,地示咸出。’不废天地之祭,不敢以卑废尊也。乐者所以降神也,不以乐则祭不成。今遵遗诏,行易月之制,请制内遇祭辍乐,终制用乐。”从之。又奏:“礼‘三年祭宗庙’,今请俟祔庙毕复常。”从之。

辛酉,贬京兆尹李实为通州长史。诏曰¹:“实素以宗属,累更任使,骤升班列,遂极宠荣,而政乖惠和,务在苛厉。比年旱歉²,先圣忧人,特诏逋租悉皆蠲免;而实敢肆诬罔,复令征剥。颇紊朝廷之法,实惟聚敛之臣。自国哀已来,增毒弥甚;无辜毙踣,深所兴嗟。朕嗣守洪业,敷弘理道,宁容蠹政,以害齐人!宜加贬黜,用申邦宪。尚从优贷,俾佐远藩。”实谄事李齐运,骤迁至京兆尹,恃宠强愎,不顾文法³。是时,春夏旱,京畿乏食。实一不以介意,方务聚敛征求,以给进奉。每奏对,辄曰:“今年虽旱,而谷甚好。”由是租税皆不免,人穷至坏屋卖瓦木贷麦苗以应官⁴。优人成辅端为谣嘲之,实闻之,奏辅端诽谤朝政,杖杀之。实遇侍御史王播于道——故事:尹与御史相遇,尹下道避——实不肯避,导骑如故。播诘让导骑者,实怒。遂奏播为三原令,廷诟之⁵。陵轹公卿已下⁶,随喜怒诬奏迁黜,朝廷畏忌之。尝有诏免畿内逋租,实不行用诏书,征之如初。勇于杀害,人吏不聊生。至谴,市里欢呼,皆袖瓦砾遮道伺之。实由间道获免。

¹“诏”下,或有“词一道”字;“曰”下,或有“京尹嗣道王”字。

²“歉”,或作“叹”。

³“文”,或作“乃”。

⁴或无“贷”字。

⁵“原”,或作“泉”。非是。

⁶“陵”,或作“凌”。

壬戌¹,制殿中丞皇太子侍书翰林待诏王伾可守左常侍,依前翰林待诏²;苏州司功王叔文可起居舍人翰林学士;又以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郑为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又以给事中冯伉为兵部侍郎;以兵部员外郎史馆修撰归登为给事中,修撰如故。登 伉皆上在东宫时侍读,以师傅恩拜³。

¹洪庆善云:史作“寅”,误。

²“书”,或作“读”。“依前翰林待诏”,史作“充翰林学士”。今按:前云“上学书于王伾”,后云“以侍书得幸于上”,则此当从史作“侍书”为是。

³〔补注〕何焯曰:书以师傅恩,所以别于伾 文之党也。


顺宗实录顺宗实录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