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
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¹,乃能衔哀致诚²,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³,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⁴,及长,不省所怙⁵,惟兄嫂是依⁶。中年,兄殁南方⁷,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⁸。既又与汝就食江南⁹。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¹⁰,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¹¹。两世一身¹²,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¹³。其后四年,而归视汝¹⁴。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¹⁵。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¹⁶,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¹⁷。明年,丞相薨¹⁸。吾去汴州,汝不果来¹⁹。是年,吾佐戎徐州²⁰,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²¹。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²²;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²³。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²⁴!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²⁵,以求斗斛之禄²⁶。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²⁷,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²⁸。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²⁹,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³⁰!”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³¹?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³²?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³³,耿兰之报³⁴,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³⁵,动摇者或脱而落矣³⁶。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³⁷。死而有知,其几何离³⁸;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³⁹,吾之子始五岁⁴⁰。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⁴¹,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⁴²。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⁴³;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⁴⁴,窆不临其穴⁴⁵。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⁴⁶!
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⁴⁷,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⁴⁸!
¹季父:叔父。
²衔哀致诚:怀着悲哀的心情表达诚意。
³建中:人名,韩愈家仆人。时羞:时鲜食品。羞:同“馐”。
⁴少孤:韩愈三岁父亲去世。
⁵不省所怙:不记得父亲。
⁶惟兄嫂是依:只有依靠兄嫂。韩愈是长兄韩会和长嫂郑氏养育成人。
⁷兄殁南方:韩愈长兄韩会死在韶州任所,当时是中年。
⁸河阳:唐代属怀州,今河南省孟州市,韩愈陵墓韩园所在地。
⁹就食江南:德宗建中二年(781),因避战乱韩愈随大嫂全家到江南宣州居住。
¹⁰三兄:韩愈共有三兄长,长兄韩会,次兄韩介,还有一早夭未及命名之兄。韩会无子,韩老成是韩介之子。此时韩愈三兄皆亡。
¹¹“承先人”三句:意谓继承家族后嗣的,孙辈只有你,儿辈只有我。
¹²两世一身:两代人各自只有一个人。
¹³十九:韩愈十九岁离开宣州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¹⁴其后四年:韩愈在贞元八年进士及第,前曾回宣州一次。
¹⁵嫂丧:韩愈嫂郑氏死于贞元九年(792),韩愈回河阳途中恰遇韩老成奉郑氏灵柩回河阳安葬。
¹⁶董丞相:贞元十二年,韩愈入宣武军节度使董晋幕府为节度推官。
¹⁷孥(nú):妻子儿女统称。
¹⁸丞相薨:董晋去世。唐代称二品以上官员之死为薨。
¹⁹“吾去”两句;我离开汴州,你也没有来。
²⁰佐戎徐州:贞元十五年秋,韩愈入徐州张建封幕府为节度推官。佐戎:助理军事工作。
²¹“使取”四句:意为派去接你前来的人还没有回来,我又离开徐州,你前来的事情又没有成。
²²“吾念”三句:意为我考虑你随从我在东方,也是客居。不是长久之计。
²³“图久远”三句:意为考虑长久不如直接回到河阳老家再接你来。
²⁴遽去吾:如此快就离开我。
²⁵旅食:客居京师谋生。
²⁶斗斛之禄:微薄的俸禄。
²⁷万乘之公相:指高官大吏。
²⁸辍汝:离开你。辍:本义是停止,即停止和你团聚的意思。
²⁹诸父与诸兄:几位长辈和几位哥哥。
³⁰无涯之戚:无边无际的悲伤。
³¹“信也”两句:意谓如果是真的,我长兄如此盛德怎么会夭折他的后代呢?
³²蒙其泽:承受前人的恩泽。
³³东野之书:孟郊字东野,曾写信报告韩老成死的信息。
³⁴耿兰之报:耿兰前来报的丧信。耿兰,韩愈家人。
³⁵“苍苍者”句: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³⁶“动摇者”句:动摇的牙齿已经开始脱落了。
³⁷“几何”句:意为用不多长时间我可能也要死了。
³⁸“死而”两句:意为如果死后有知觉的话,我们分别也不会太久。
³⁹十岁:指韩老成长子韩湘。
⁴⁰五岁:韩愈长子韩昶当时五岁。
⁴¹软脚病:脚发软而走路困难。一说是脚气。
⁴²吊:慰问安抚。
⁴³“彼有食”三句:意为如果有生活费用可以到你终丧之时,则等到那时候。
⁴⁴敛:即入殓,将尸体装入棺材。
⁴⁵窆(biǎn):下棺材进坟穴。
⁴⁶彼苍者天,曷其有极:化用《诗经·唐风·鸨羽》中诗句:“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⁴⁷伊、颍之上:在伊水和颍水之滨。两水均在河南省境内。
⁴⁸尚飨:来享受吧。祭文中常用结束语。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
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也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还都很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子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应当没有记忆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哀凄凉!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京城参加考试。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看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任职,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想,你跟我在东边的汴州、徐州,也是客居,不可能久住;从长远考虑,还不如我回到西边去,等在那里安下家再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我而死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总以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假如真的知道会这样,即使让我做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反而还活着,强壮的早早死去,而衰弱的反而还活在人间呢?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这传来的消息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吗?你那么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把它当作真的啊!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竟然早早地失去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正是所谓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知道了!也就是所谓的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即使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全要变白了,松动的牙齿,也像要脱落了,身体越来越衰弱,精神也越来越差,过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如果死后有知,那么我们又能分离多久呢?如果死后无知,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疼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没有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以后,才算了却我的心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时候没有抚尸痛哭,入殓时没在棺前守灵,下棺入葬时又没有亲临你的墓穴。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一个在天涯,一个在地角。你活着的时候不能和我形影相依,死后魂灵也不在我的梦中显现,这都是我造成的灾难,又能抱怨谁呢?天哪,我的悲痛哪有尽头?
从今以后,我已没有心思奔忙在世上了。还是回到老家在伊水、颍水边去置办几顷地,度过我的余年。教养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希望他们成才;抚养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等到她们出嫁,如此而已。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悲哀啊!希望你享用祭品吧!
【评析】
文中十二郎为作者侄子韩老成。叔侄二人自幼相守,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共历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且二人为韩门两代人中唯一的男人,担负家族重担。“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故十二郎之死,使他伤情无限,因而祭文写得字字含情,声声泣恸,感情极为真挚,成为此类文章中的千古绝唱。“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古绝调。”(吴楚材、吴调侯语)古文中三篇祭文流传最广,一是此篇,二是欧阳修之《泷冈阡表》,三是袁枚之《祭妹文》,均以情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