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两宴大观园——刘姥姥进大观园(二)
两宴大观园是最有趣味的场面,
个性张扬、人性炫耀、欢乐祥和,
是国公府豪华生活的画面,
也是散发着人情味的场景。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是《红楼梦》最热闹、最有人情味的场面,也是大观园欢乐的顶峰。
奢华欢乐生活素描
贾府在大观园搞的大型活动,是贾元春归省和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这是个有趣对比。贾元春归省来的客人,处于那个时代社会地位最高层——皇妃,元妃归省却是个悲惨凄切的场面,动不动就哭的场面,人性被扭曲、被淹没的场面。史太君两宴大观园的客人,是那个时代社会最底层的农妇。刘姥姥进大观园却成了欢乐祥和的场面,动不动就笑的场面,人性张扬、个性炫耀的场面。《红楼梦》大场面写得好,在刘姥姥进大观园前已经有两个大场面:秦可卿之死,贾元春归省。秦可卿之死和贾元春归省,不管是送丧还是省亲,都是公开的礼仪活动,从贾母到众姐妹都唱不了主角,而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跟众姐妹唱起了主角,所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最有人情味的大场面。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对荣国府的奢华生活进行了全面描写。
荣国府生活奢华讲究到什么程度?两宴大观园写得细致生动。一言以蔽之:美景、美器、美食。
两宴大观园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两次宴会间有渡船游玩。一宴大观园是楠木桌子边的坐席。二宴大观园,贾母接受贾宝玉建议,每人面前放个高几,把大观园仓库的茶几拿出来,李纨指挥仆人们往下抬,叫刘姥姥也上去看看。刘姥姥看着堆山填海般的家具,只能念佛。这些雕漆茶几有各种新奇的样式,海棠式、梅花式、荷叶式、葵花式,方的,圆的,摆到铺着华丽毛毯的榻前,华丽而讲究。
大观园宴会用什么筷子?用刘姥姥的话说,去了金的就是银的。王熙凤开始给刘姥姥一双四棱镶金象牙筷子,后换成银筷子。王熙凤说银筷子可以鉴别饭菜里边有没有毒。刘姥姥说,这样的饭菜再有毒,我们早就给毒死了。
大观园的宴席上到底都上了什么菜,曹雪芹没写,饭后点心却写了四样:一样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样是松穰鹅油卷,一样是只有一寸来大的小饺儿,一样是奶油炸的小面果。几道细点,何等讲究!
贾母这位“老封君”一门心思在如何享乐上,要玩得豪华,玩得气派,玩得尽兴,还要玩得雅致,玩得有文化。她在探春房间听到演奏乐器的声音,马上想到叫小戏班子到藕香榭的亭子上演奏,大家在缀锦阁借着水音听,这是多好的意境?于是大观园的宴会在“箫管悠扬,笙笛并发”下进行,真是“钟鸣鼎食”。
潇湘馆的窗纱亦非闲笔,乃写荣国府往昔的奢华和讲究。连薛姨妈和王熙凤都不知道名字的高级纱罗,贾母拿来给潇湘馆糊窗子。“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她吩咐,找出银红色的“软烟罗”——又叫“霞影纱”——来,给黛玉糊窗。绿色的竹子配上银红的窗纱,很相配。贾母很疼爱林黛玉,也很懂色彩学,懂得对比。其实是曹雪芹更懂得事物在对比中更能鲜明。所以有了刘姥姥的话:这样的纱,我们想做衣服不行,拿来糊窗子?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蜻蜓点水一样写大观园的方方面面,写出了贾府的奢华。
人笑人殊的经典场面
宴会开始前鸳鸯和凤姐商量,想拿刘姥姥当蔑片。所谓蔑片,就是吃着主人提供的饭,逗主人开心的门客或闲人。刘姥姥是临时到贾府来的,鸳鸯却想把她变成贾政身边那些长年帮闲的蔑片,通过拿她取乐讨贾母的欢心。凤姐一拍即合。这两个贾府最能讨贾母开心的人,想看看还有什么新花招可以讨太太欢心?凤姐是当家奶奶,当然不能安排刘姥姥做逗笑表演。鸳鸯是丫鬟却可以。鸳鸯怎么安排?曹雪芹没写,大概也不能写,如果写鸳鸯如何教刘姥姥逗笑,刘姥姥逗笑就不出效果了。刘姥姥逗笑惹起群体大笑,是中国古代小说写“笑”最好的场面,经典场面。不管是四大名著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还是短篇小说艺术高峰《聊斋志异》都没写出这样的场面。
刘姥姥逗笑先有个小序曲,她拿起王熙凤特地给她安排的镶金象牙筷子说:“这叉把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哪里犟得过它。”把筷子叫成是“叉把子”,多生动风趣?不说“哪里拿得动它”而说“犟得过它”,多形象好玩儿?刘姥姥一句话,众人已笑起来。待贾母一说“请”,刘姥姥就站起身高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了鼓着腮帮子不笑。刘姥姥的表演究竟是鸳鸯教的呢?还是鸳鸯大略提个要求,叫刘姥姥自己发挥?估计是后者。因为,鸳鸯不可能想象出刘姥姥说什么话,刘姥姥说的话完全是乡村老太太才能想出来的。至于“鼓着腮帮子不笑”就像现代相声演员了,叫大家笑,自己就是不笑。
刘姥姥异军突起,大观园所有的人都怔住了。众人为什么怔住?曹雪芹写过林黛玉进府跟贾母吃的第一顿饭,有贾母在,一个个敛声屏气,鸦雀无声。伺候的人很多,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这次,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胆敢在贾母的宴席上如此胡作非为?所以怔住。然后上上下下大笑,是恍然大悟地大笑,知道有意搞笑的大笑。这“上上下下”包括贾母,也包括丫鬟婆子。曹雪芹仅用两百字,像摄像师摇镜头,一人一个姿态,每人姿态都跟身世性格合拍,这些人当然是同时笑的,曹雪芹却有个描写次序:
第一个,笑得“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的,是史湘云,性格豪放、对个人行为不加掩饰的史湘云。
第二个,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的是林黛玉,林黛玉身体虚弱,猛然一笑居然笑岔了气。林黛玉也不擅长掩饰感情,想哭就哭,同样的,想笑就笑,该大笑就大笑。
第三个,笑得滚到贾母怀里是贾宝玉,贾母则搂着宝玉叫“心肝”,贾母叫“心肝”是笑着叫的,贾母算第四个笑的。这第三和第四,是最得宠的孙子和最宠孙子的祖母的双面像。
第五个,笑得说不出话来的是王夫人,王夫人知道刘姥姥逗乐的事肯定是王熙凤干的,笑着用手指凤姐,只是说不出话来,那是因为笑得太厉害了。
第六个,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第七个,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探春心胸开阔,想笑就笑,笑的时候还带比较夸张的动作。
第八个,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乳母叫揉一揉肠子,惜春还小,所以她行动时还有乳母跟随。
这是曹雪芹摄取的八个特写镜头。各有各的表现,各人的表现都跟其身分、个性融合在一起。还有写众人群笑的三句:“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住笑上来替他们姊妹换衣裳的。”这当然是丫鬟仆妇了。
有没有不笑的?有。“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实际上,并不是“独有”凤姐和鸳鸯两人没笑,还有三个人明明在宴席上,却就是没笑,而且可以推测出她们为什么没笑:
薛宝钗,任凭你多么可笑,我得维护大家闺秀的规范。
迎春,二木头,凡事慢半拍,她领悟过来笑时,已经晚了。
李纨,青春守寡,本来就心如槁木,当然不能当众大笑。而且李纨从一开始就反对鸳鸯和凤姐捉弄刘姥姥,说:又不是孩子,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李纨为人忠厚,她不知道,鸳鸯和凤姐的淘气正是为了讨好贾母。
什么样的人该笑?什么样的人不该笑?什么样的人笑成什么样儿?对天才小说家来说,都不是随手写的,曹雪芹似乎随意摄取的八人大笑的特写场面,其实是经过认真思索。不写薛宝钗、迎春、李纨笑,也经过严密思考。刘姥姥一语惹群笑,天外飞来,眼前拾得。曹雪芹这位在织造府长大的人,怎么能想出这样的话来,实在不可思议。
刘姥姥其实是诚心帮衬着鸳鸯、凤姐讨好贾母。事后鸳鸯向刘姥姥赔不是,刘姥姥通情达理地说:“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恼的!”“不过大家取个乐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刘姥姥说“大家取个乐儿”,包括自己在内,她也要从中取乐。刘姥姥心态好,凡事往对自己有利的方面想,有幽默感。刚进大观园,李纨送了刚摘的菊花给贾母戴。贾母挑了朵大红的。白发配红花,人老趣味不老,人老爱美之心不老,活一天就要活得自在,活一天就要活得有趣,这是贾母的生活态度。贾母叫刘姥姥也来戴花,王熙凤就横三竖四给刘姥姥插了一头,这不纯粹是恶作剧?众人说:她把你打扮成老妖精了。刘姥姥却解释让她成了老风流。刘姥姥“阿弥陀佛”不离嘴,她做事,实际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其实,一个人,不管地位如何身份如何,只要自己不跟自己过不去,别人很难跟你过不去。
绝妙的“吃而乐”文化
两宴大观园,吃什么,如何吃,是重要内容。这也是《红楼梦》写得好的原因之一,它的饮食描写无愧“世界之最”。因为曹雪芹不是写饮食而是通过写饮食写社会,写人际关系,写人物性格和命运。两宴大观园的中心是“吃而乐”。
贾母是贾府最会吃的,贾母的厨房把天下所有菜肴写成水牌,轮流做着吃。用句俗话说,贾母“飞禽没吃风筝,走兽没吃死孩子”,鸡鸭鱼肉、山珍海味,没有没吃过的。贾母在大观园设宴,会吃什么?妙就妙在李纨端给贾母的菜是什么?牛乳蒸羊羔?风干果子狸?曹雪芹根本不写是什么菜。王熙凤给刘姥姥摆上菜却有名:是鸽蛋。王熙凤如果是现在人,可以做春节联欢会小品节目导演。她特别善于采用对比创造喜剧效果。叫刘姥姥用笨重的四棱镶金象牙筷子夹小巧的鸽子蛋,实在调皮捣蛋!而一个人能恰到好处的调皮捣蛋,是聪明才智的表现。王熙凤说鸽子蛋一两银子一个,是不是故意夸富?冯其庸先生专门查过清代笔记,发现,清代富贵人家进补品的方法之一就是先用大补之药喂鸡,令其生蛋,然后再吃这蛋。一两银子一个的蛋可能还真有。如果说刘姥姥“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是第一个“吃而乐”场面,那么刘姥姥吃鸽蛋可以算是第二个“吃而乐”场面。刘姥姥肯定知道王熙凤送给她的蛋不是鸡蛋,她却故意说:这里的鸡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我且 攘一个!”刘姥姥说了句土得掉渣的粗话,程甲本改成“我且得一个儿”,文字比曹雪芹文雅,却失了刘姥姥身份。刘姥姥满碗闹一阵子,好不容易夹起来却掉地上了,感叹“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就没了”。这是从穷人角度夸贾府之富。
跟刘姥姥吃鸽蛋相映成趣的是茄鲞。现在流行的淮扬菜系的“红楼宴”已摆到东南亚,最难做的就是这道菜,据说有的宾馆已经做出来了。1992年扬州国际红学会时,西园宾馆请各国红学家吃红楼宴,就没有茄鳌。东道主介绍说,厨师根据王熙凤说的做了很多次,结果什么也没有做出来。其实,茄鳌应该看成是“文学化”菜肴,是曹雪芹为了写贾府的大富大贵,吃饭讲究创造出来。是“吃文化”。就像“冷香丸”是文学化的药丸。
人言人殊的绝佳酒令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一宴刘姥姥搞笑导致群笑,从刘姥姥的视角观察贾府的富贵;二宴大观园行起酒令,通过酒令写个性。
二宴大观园的酒令贾母提议的。薛姨妈马上凑趣:“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如何会呢?安心要我们醉了,我们多吃两杯就有了。”这马屁拍得多精彩?薛姨妈才是贾母身边真正的蔑片,这位高级蔑片不吃贾府的饭,不拿贾府的分例,总是陪伴贾母取乐,随时说令贾母高兴的话。贾宝玉要喝莲蓬汤,薛姨妈就说贾府吃碗汤也这么讲究,这银模子是她从来没见过的;贾母要行酒令,还不知道是什么酒令,薛姨妈先说老太太的酒令难,她说不来。王夫人赶紧和妹妹一唱一和:说不来无非是多喝几杯睡觉去。姐妹俩一唱一和讨好贾母。王熙凤比薛姨妈、王夫人更能把握贾母的心思,叫鸳鸯来行令,因为她知道,贾母的令都得鸳鸯来提醒。王夫人马上令人把鸳鸯的座位排到李纨和王熙凤之上。这似乎出格,鸳鸯是丫鬟,怎能坐当家奶奶上座?王夫人解释得很合理:“既在令内,没有站着的理。”这几个人,薛姨妈、王夫人、王熙凤比赛一样地讨好贾母。这是“金陵王”包围“金陵史”的活动。
鸳鸯所行的令看来是贾母经常用的酒令,成语、俗话、诗词都可以用,大白话也可以用,贾母说得很顺溜,刘姥姥说得很乡土。各人的酒令都跟身份、情事相符合。薛宝钗说的“处处风波处处愁”就预言了她自己将来的处境。最典型的,是林黛玉和刘姥姥的酒令。
林黛玉说“良辰美景奈何天”,是《牡丹亭》里的话,马上引起在宴席上一直没任何表现的薛宝钗高度注意,就回过头来看着她,意思是提醒黛玉:不可以说这样的话。林黛玉一心怕被罚,继续说“纱窗也没有红娘报”。这是《西厢记》里的话。林黛玉行酒令,冲口而出这样的戏词,表明林黛玉受到《牡丹亭》和《西厢记》的影响越来越深。这就成了后回薛宝钗教育林黛玉的伏笔。
刘姥姥的酒令显示庄户人本色。“大火烧了毛毛虫”、“一个萝卜一头蒜”、“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全是农家语言,倒惹得大观园里的人又一次大笑起来。
贾母刘姥姥点评园中人
贾母肯定多次游大观园,但曹雪芹没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是写贾母游园的最佳手段,不是为写贾母而游园,而是透过贾母和刘姥姥两个天差地别老妇人的眼睛观察大观园的众生相,借贾母和刘姥姥天衣无缝的配合评价大观园中人。
刘姥姥跟着贾母走了大半个大观园,她一次次大实话,满足了贾母的虚荣心。刘姥姥说大观园“竟比那画儿上还强十倍。”贾母说,明儿叫惜春画一张。刘姥姥忙拉着惜春说:你这么大年纪,又这么个好模样儿,还这么能干,别是个神仙托生的吧。话说得亲热,动作也亲热。活画出乡村老太太对晚辈的喜爱。
贾母领刘姥姥进潇湘馆,林黛玉亲自捧了小茶盘给外祖母上茶,王夫人特地嘱咐一句“我们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上茶,说明潇湘馆是她的住处。精明的刘姥姥看得清清楚楚。她却说:这必定是哪位哥儿的书房。贾母说,这是我外孙女儿的房子,刘姥姥再也不像对惜春那样,跑过去拉住林黛玉,赞扬她是神仙托生的,实际上林黛玉比惜春更像神仙。刘姥姥打量着林黛玉说“这哪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刘姥姥似乎对林黛玉有敬畏之心。其实,这是曹雪芹借刘姥姥的嘴写对大观园人物的全景展示。刘姥姥一个乡村老太,她见过什么上等书房?那空儿又没有电影电视新闻联播?刘姥姥把林黛玉的房间当成哪位哥儿的上等书房,把贾宝玉的房间当成哪位小姐的绣房。既说明林黛玉的博览群书,也显示了贾宝玉的脂粉气。
贾母到了薛宝钗住的地方,发表的意见更耐人寻味。贾母见宝钗房中“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表示不以为然:“摇头道:‘使不得。虽然他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你们听那些书上戏上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的还了得呢。他们姊妹们虽不敢比那些小姐们,也不要很离了格儿。’”贾母这番带宿命论色彩的议论,说明:贾母注意到薛宝钗为人的特点,而且一点儿也不欣赏,贾母考虑的是,要保住贵族的气派,保住贵胄的身份,这就比一味淡泊、素净而且有点儿矫揉造作的宝钗想得远。贾母吩咐拿“石头盆景儿”、“纱桌屏”、“墨烟冻石鼎”,给宝钗摆在案上,拿水墨字画白绫帐换下宝钗的青纱帐幔。老祖宗稍一布置,果然既素净又大方。这个细节说明贾母把自己的珍藏多年的体己送给宝钗,是不是说明贾母喜欢宝钗而且选中做“宝二奶奶”人选吗?我看仍然不是。这是写贾母的见识高出于薛宝钗却并不赞同薛宝钗。贾母喜欢享乐的人生观跟薛宝钗自我收敛的人生观是对立的。贾母不会让宝贝孙子娶上这样的妻子,过上这样的日子。薛宝钗后来成了贾府第三代夫人,根据曹雪芹原来的构思,应该是林黛玉和贾母都已辞世后的事。贾府后两代夫人(邢夫人和王夫人,王熙凤和薛宝钗)与贾母相比,都失去了一些东西。与后代子孙相比,贾母多一些昔日繁华的痕迹,多一些创业求进的锐气,多一些生活阅历,多一些人情常识。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似乎无意中做的这种对比,使我们觉得,贾府这个翰墨诗书之族的鼎盛已成为过去,如同贾母教导凤姐的“软烟罗”成了一团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影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