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浪吹】目前吹点最密集的一期,为什么王思聪被封,北京疫情的数据有什么特殊,上海新冠死亡率是多少,科兴疫苗到底怎么样,股票为啥老亏,赵立坚为什么开始吹中美人民

字数:7538

本来这周应该继续聊这个陈良宇同志以及上海帮的一些事情,不过鉴于上海目前的疫情还没有彻底被控制住,那北京也稍微有点不稳。想了想还是在聊一期有关疫情的。我发现中国的一些名词以及数据会让人觉得疑惑,是吧?什么无症状感染、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等等,民进党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发明出来的词汇,共产党转眼之间就发明完了。那所以我决定就干脆给大家普及,顺便把一些疫情以及经济相关的数据和推论和大家分享,这样大家也可以对目前a股的起伏以及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顺便咱们再聊一下,为什么王校长会被封。我记得上海本来的计划是20号要达到社会面清零的,那结果现在离20号已经过去一个多礼拜了,确诊数量虽然开始下降了,但是还是有大几千,这个好像和我们理解的清零还是有很大的距离的。但是社会面清零其实不是清零,虽然听起来差不多,那清零的意思肯定不用解释,社会面清零则是绕了一些弯子,简单的说就是能自由出门的这些人里没有确诊就是社会面清零了,因此这个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了。比如说上海2600万人,那如果把2000万人封在家里,600万人可以自由活动,那哪怕2000万人里每天都有10万的确诊,只要这些能够自由活动的600万人里没有确诊,那么就是社会面清零了。比如说长春在4月13号实现了社会面清零,但是当天长春还有285例确诊,621例无症状感染。那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春还是有大量的小区大雪都没有解封,那大量的商店也没有营业,那这个就是咱们今天要科普的第一个词,那第二个词则是无症状感染。

那中国的统计把确诊和无症状感染给分开了,这个和国外的算法不太一样,那大多数国家不会做这么细致的分类,因为你今天可能是无症状,但是明天你就变成有症状了,或者你昨天是有症状,只是在确诊的时候你无症状。因此在国外基本上只要你的核酸或者抗原检测是阳性,就算你阳性了。

那为什么中国会这么统计?中国卫健委在2020年1月第一次发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新冠确诊有一个定义,那需要实时荧光RTPCR检测的阳性,以及发烧、咳嗽、新冠肺炎、肺部影像学特征等等都满足时,才算真正的确诊。就是既要检测阳性,又要有明显症状才算确诊。那这个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人们的经验还不足,PCR也就是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全世界都搞不清楚,所以确诊要慎重。那所有的病人都是先定义为疑似,那所有特征都符合后才会被判定为确诊。

卫健委的这个诊疗方案一直在更新,那到了2022年的3月,卫健委已经诊到了第九版了。在第九版中,确诊标准的变化其实不大,依然说是要有核酸阳性报告以及发热和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所以依然是以一个非常高的标准来判定新冠确诊。那以前的新冠基本上只要是阳性就必然会有症状,但是欧米矿它不是这么一回事,我跟大家分享过我得新冠的情况,那我就发了两天低烧基本就好了。

那有些人时间可能更短,或者完全没有任何症状,这样一来再用卫健委的标准统计出来的数据就很不准确了。中国如果坚持用卫健委的标准只统计有症状的阳性,那么就有点自欺欺人了,那于是就有了有症状确诊和无症状确诊这两个数据。那么是不是中国的有症状确诊加上无症状确诊就和国外的确诊一样了,他们又不完全一样。那因为国外和中国的检测方式不同。拿我们家举例子,我们家人都已经得了一遍了,但是一个人都没被算进确诊里。那我是在美国得的。

那回到新加坡,我想给卫生部更新一下,因为我疫苗已经快过期了,要么呢,我就得更新一下阳性报告,要么呢我就得去打加强针那否则我就不能去公共场所了。结果我发现要上传确诊文件,必须要有一个短信密码,那这个短信密码是在本地的医院或者诊所做完检测确诊后,卫生部发给你的。那如果没有这个短信密码,那还要发邮件、打电话什么的,特别的麻烦。那我看这么麻烦,干脆就在楼下又干了一针。那我女儿也得了新冠,那有点流鼻涕,在家侧的阳性,那第二天跑去医院已经阴了,因为奥密克戎阳性的时间很短。那住我们家还有个朋友同一时间也是自测的阳性,在家躺了一个礼拜。那因为是自测的,也没更新那我老婆也是这个时候咳嗽了好几天。那比较不可思议的是他自测的抗原结果是阴性,但是鉴于他跟阳性有近距离接触,那公司也让他在家待了一个礼拜。那所以也就懒得折腾。那反正几天就好了。但是我们所有人都认为他已经阳了,那所以这就很搞笑,我们全家都已经得过一遍了,但是在数据统计里一个都没有。

那通常来说只有感觉比较难受,跑去医院做检测的人才会被真正意义上的确诊。那有没有人会什么症状都没有也能被确诊?有,比如说挺早以前和新冠确诊病例有近距离接触的人,那他们必须去诊所做测试。那或者特殊的工种,比如说学校的老师、餐厅的服务员需要每周自测的。但是这和上海的这种全员普筛,而且普筛到鼻腔、喉咙都起老茧来比,还是差的太远了。所以你不得不说川普几年前说的话还不全错,那只要放慢检测的速度,确诊就会下降。

英国是率先完成与新冠共存的国家,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英国的数据,英国卫生部统计,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比例在25%到54%之间,那我们取个中间数就算40%。那我们再来看上海的数据,我们拿4月20号到4月26号的数据做个汇总,那一共有14444例确诊以及116108的无症状,那算一下,我们可以得出无症状的比例是88.9%,那我们假设双方的数据都没有掺水,这就说明英国因为检测量不够大,实际确诊漏掉了一半以上。

英国一共有6700万人口,确诊人数2210万,那通过上海的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英国的实际确诊人数是2210万乘以百分之八十八点九,除以4%十大概是5000万。在中国还不知道新冠疫苗防不住新冠,之前专家们定的接种率要求是77.6%,那也就是说根据他们的测算,只要77.6%的人免疫了,新冠的传播就能被有效控制了,那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开放了。6700万乘以77.6%等于5200万,那和我们前面算的5000万确诊是不是就对上了?这样一算,我们是不是就能够理解为什么英国敢解封,敢全民不戴口罩了?那这个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我们在带着上海88.9%的无症状感染,或者英国的40%的无症状感染这个数字来看一看北京目前的新冠数据,北京26号31例确诊,3例无症状,27号42例确诊,4例无症状,28号53例确诊,3例无症状感染。不到10%。

数学这个东西就是简单直接,北京和上海一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那无非就是这么几种可能吗?北京的新冠是另外一种变种,那无症状率特别低,北京的统计标准和上海不一样,那北京的检测率没有上海高,那或者数据可能做了一些修正,鉴于目前我能拿到的数据不足,那我只能给出这几个猜测,那因此北京的观众要不要囤菜?要囤多少要靠你们自己判断了。

那我的建议是囤不同的检测率可以得到不同的新冠确诊数量,同样的也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新冠死亡率,那截至4月26日,上海的新冠死亡率是0.045%。拿同期新加坡的数据来比,新加坡自3月29号开始放松防疫措施后,新冠死亡率是0.03%。那从数字上看,上海的新冠死亡率是新加坡的1.5倍。但是就像我前面说的,新加坡的官方确诊人数比实际阳性要少得多,那因此实际死亡率更低。那新加坡560万人口,现在已经基本完全开放,用前面说的77.6%的人拥有免疫即可开放来算,新加坡要开放需要430万人形成免疫,而官方的数据只有118万,因此我怀疑得了新冠又真的被记录在案的人可能只有30%左右,那大部分人是没有上报,直接在家康复了。因此新加坡的实际新冠死亡率是0.01%左右。

当然,我并不是在说新加坡的新冠死亡率极低,可能流感死亡率也是这么统计的,那所以就一起偏了,负得正。但是因为上海和新加坡的检测率不同,那可能确实会造成死亡率上的偏差。假设新加坡只检测到了30%,上海接近百分之百,那么上海新冠的死亡率就是新加坡的4.5倍左右。这只是一个纯数学上的推算,有可能是我得到的信息不够,算错了。但是如果我算的是对的,那么我想中国目前还想清零就是有一定道理的了,可是为什么新加坡和上海的数据会差这么多?那两地的医疗水平应该不会差太多,上海的每日确诊最多2万多,新加坡高的时候也就两三万一天。

4月14号,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和新加坡卫生部放出了一组数据,在跟踪调查了270万疫苗接种者的情况后,得出了科兴疫苗接种者的重症风险是辉瑞疫苗接种者的4.59倍,这和我前面在有限的信息下粗略算出来的4.5倍死亡率是吻合的。那因为新加坡大部分人打的是威瑞莫德纳,那只有大概10万左右的人打的是科兴。

在做前一期有关上海新冠的视频的时候,我还没有这么多数据。所以我说中国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才可以放松管控,但不可以和国外一样说奥密克戎毒性低。那么今天我就可以推断出一个将来中国放松管控的理由了,那这个理由应该是中国新的奥密克戎疫苗上市。那至于什么时候上市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想象目前中国官方对这款新疫苗上市的渴望是多么的迫切。因为全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与新冠的共存,这个使得中国目前为了清零而采取的封锁措施,都是在对自己的国际经济地位产生损害,而且有些损害可能是长期甚至是永久性的。

比如说苹果第一季度财报刚刚出来,其实还不错,但是因为对二季度的预期比较差,因此股价还是跌了不少,搞得我也跟着亏了几个万。为什么苹果一季度财报不错,但是对二季度的预期比较差?一季度的财报好是因为前段时间各国解封,消费开始上升,与此同时,中国疫情控制的不错,其他制造业大国像印度、越南也基本从疫情的银台中走出来了。那所以产量没有问题,供需都涨,那一季度的财报自然就会很好,这也是我为什么敢赌涨的原因。那可惜二季度的预期比较差。库克这个老小子就是多嘴。库克说的是公司面临的挑战,包括疫情和芯片短缺造成的供应链紊乱以及乌克兰局势。

苹果的预计是二季度营收就会减少40到80亿美元,那苹果的主要生产被放在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疫情可以左右美股涨跌,这个结论咱们是可以下的。那么苹果这种2万多亿美元市值的超级公司,会把自己的未来盈利建立在中国不确定的防疫表现上吗?当然是不会了,在疫情之前,苹果的所有的MPI都是在中国进行的,目前苹果内部已经决定也要在其他国家进行MPI,以分散风险。那通常来说,大型科技公司做一个产品是有这样一个流程,最上面的是研发部门,那研发部门把东西设计出来之后就会交给MPI,那MPI会考虑如何将这个产品大规模的生产,这一步其实很不容易,你要考虑供应链,考虑生产的难度、成本、人工等等一系列问题。那牛掰的MPI有时候还可以找回研发部门,让他们改设计,那可以想象他们的话语权再下一级才是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就是照着NPI给他们设计的生产流程,一丝不苟的搞生产就行了。那今年1月的时候,越南已经开始为苹果生产无线耳机了,那4月印度和巴西则开始量产iPhone13了。越南生产苹果耳机还不算震撼我,毕竟耳机涉及到的供应链还相对简单。印度和巴西能够量产iPhone13,这就比较厉害了,这说明他们已经把供应链整合的差不多了,这就是一个从0到1的突破。相比较来讲,从1到10,甚至10到100都比0到1要简单的多。

那iPhone的组装已经可以算是终端制造业了,那也就是说这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侵蚀中国的终端制造业市场了,而苹果的分散MPI则说明这个侵蚀可能是永久性的,并不会因为未来中国疫情的好转而再次返回中国。日本野村证券的估计是,目前中国有45座城市3.7亿人或多或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风控,长三角地区的苹果手机、电动汽车和半导体产业都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当然这种数据听听就好,不一定准确,你受多少影响是影响,那每天做核酸算不算风控是吧?所以这个说法只能作为参考。但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新海的话就很有意思了,他说今年中国外资流入可观,外资一时离开中国也没关系,过段时间还会再回来。我感觉我这么多年的语文都白学了,前一句说外资流入很多,也就是说外资在进入中国,那后一句又说外资一段时间还会回来,也就是说不少外资离开了。

讲真的,这种就属于水平非常差的话术,高水平的话术应该是没有一句谎话,但是什么也没说,这个货就是明显说了一半谎,偏偏又什么都说了。其实很多时候专家都是身不由己,他们的话听听就好。我们自己可以用一些间接的数据做些简单的推测。比如说越南3月的进出口额环比增长了38.1%,印度与越南在去年的双边贸易额增长了36.5%。越南的进出口增长大概有两个可能,那一是多数国家已经走出了疫情那所以需求增长那,另外则是一些国家的出口被越南给吃了,那从直接数据上来看,中国一季度进出口额增长了10.7%,其中进口增长了7.5%,出口增长了13.4%。数据看起来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我们把中国大概8%左右的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考虑进去,也就是成本增加了8%算进去,那实际出口额增长也就是在5.4%左右,进口则是负增长。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那在计算GDP时,成本的增加是不算的,也就是说出口我们就算增长了13.4%,中国一季度的增长是4.8%,那也就是说相对于出口,可能投资和消费拖了后腿。而从中国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9%,也就是说只可能是消费拖累了GDP。那然而从统计局统计的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扣掉价格因素后,全国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了5.1%。那如果所有的数据都是对的,那中国的投资增长、出口增长,百姓收入也增长,那唯一可能就是疫情造成了百姓消费意愿的降低。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再去看前几年中国国家统计局说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期的,这个说法那就是不成立的了,所以统计局说的推断性的话听听就好了。那我们还可以再看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的CPI只有1.1%,也就是说物价基本没涨,咱们不用去管很多产业成本上升了8%这件事情,就光说中国定的CPI增长目标是3%以内,为什么不干脆定个0或者负数。经济学里有一个菲利普斯曲线,那说的是失业率和通膨之间的关系,当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就低。通,从第一时失业率就高。那现在美国的数据来看,通投达到了8%点多,40年来新高,那相应的美国的失业率也达到了53年来的新低。但是中国的数据就很有意思了,虽然说中国几乎没有通货膨胀,那算上成本的增加,甚至可以说是通缩了,但是中国一季度城镇失业率同比只高了0.1%,统计局自然不会说谎,但是我们要注意,中国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人口,广大的农民工是不计算在就业率里的。那所以我有一个不太好的推,无论中国的低收入人群,今年的收入可能更低了,而且从去年的CPI以及PPI数据来看,情况就已经很不好了。但是从去年开始,中国又在打击房地产,我当时就已经做过视频,就一方面我很钦佩习近平的勇气,另外一方面我相当的忧虑那钱不会凭空的变出来。

后来我们看到的是一众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支持国家搞共同富裕,而且说不搞996了,那众多网红明星等等都开始补交税款,可是这些钱不可能天天有,那收一波后面就很难再有了。

而且这些公司也不傻,从去年年底到今年的前几个月,大量的互联网公司,甚至头部的腾讯、阿里、美团、京东等也开始大裁员,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中国的政府现在可能不像很多人说的那么有钱,那为了保证流动性,中国只能保持低利率,可是美国不会等中国,因此现在出现了美元与人民币利率的倒挂。那当然这本来也就是美国收割全世界的办法。资金流动的数据中国当然不可能随便向大家公布,但是从前几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几点可以看出,确实资金正在从中国流出。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a股一直跌了又跌,钱少了,那预期变差了自然会跌。如果我的这些推论基本成立,那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最近中国好像越来越左,对舆论的监控越来越严格了。这个就是人在遇到危险时的一个应激反应,那中国需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聚集起来,以对抗正在发生以及将要到来的危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思聪哥被封号了。目前看来应该是被永久封禁,而不是简单的禁言。那王思聪被封号不是因为他撕莲花清瘟,而是他在朋友圈里说核酸检测的是奴性和血性。这话一般人听着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但是联系一下上海的情况,你可能就能理解了。奥密克戎这个东西,它传染性很强,来得快,但是去的也快。那一般来说,感染之后一周也就阴了。

上海的这个隔离已经往两个月去了,为什么还没有清零?大家设想一下,假设每家每户准备两个礼拜的吃的,那把门焊死,两周完全不出门,理论上来说,上海是不是应该就已经清零了?上海的实际情况是平时给你封着,但是三天两头就要下楼做核酸,那因为中央的要求是应检尽检,从精准防疫的角度来说,这个当然是对的,那必须要高强度的把小人儿给筛出来,不给他们传染的机会。

但是在上海已经半静态封城的情况下,还有这么高强度的碱,对减少感染其实没有帮助,反而很多人可能是在做核酸的过程中被感染的,那政府确实可以掌握到更准确的信息,但是为了掌握这个数据,又让更多的人感染了,那其实完全可以让觉得不舒服的病患自己在家主动检测,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减到感染。而且让无症状和轻症把医院和方舱给填满了。但是这样一来就和中央的指示相违背了,而且看起来和国外的躺平非常像。

国外不就是你自己不上报,我就不管你,我不会来主动检测你是吧?那你说专业人士相关的官员了解不了解这个情况,那我想应该是了解的,但是在中国坚持动态清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大背景下,如果你说唉,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让老百姓待在家里,那会不会显得不够积极?那这个时候那些呼吁别做核酸就待在家里的声音就会显得非常的刺耳。

那我思松哥这个朋友圈就是纯纯的老鼠舔猫鼻子找死是吧?如果说他好言好语的分析一下聚众检测的风险,那呼吁大家不要频繁检测,那了不起是被禁言下,但是你说到奴性血性之类的话就有点打政府的脸了,政府当然得告诉所有人血性的代价,否则在政府本来就已经各方面承压的情况下,还要承担不少人的血性,那不就是雪上加霜了吗?因此可以理解监管部门的快刀斩乱马,杀鸡狗猴看,让所有人暂时先闭嘴。

目前实际的情况是,不少上海人确实不下楼测核酸了。那就在门上贴个条说已经检测过了,那也没出过门,那很多志愿者什么的也就当没看到,并不会发生以前有些地方不配合检测就会被拉去拘留的情况那。不过这些人的健康码也会变成黄色,但是反正也封着嘛,那黄就黄。

那我想思松哥的这个事我应该解释清楚了,那他到底冤不冤枉,各位就自己判断了后续的情况会怎么发展。首先动态清零这个方针短期内应该是不会变了,这个是我之前判断失误的地方。中国疫情的恢复大概率必须等到新疫苗的出现,那如果还有坚守a股的朋友,可以在疫苗相关的股票方面做一些研究,你万一压中了的话,应该可以赚不少。私人以及中国本国企业未来外汇的汇出难度应该会增加,尤其是像类似我斯聪克家族的钱这些纯靠中国市场赚到钱的中国企业,你想把钱洗出去,然后到国外吃香喝辣的难度应该会非常的大,中国的制造业也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那国内的订单应该已经减少,国外的订单将要减少,像去年年底因为爆单导致的确定可能会成为一个美好的回忆,那未来为了弥补国内消费的减少以及出口的减少,中国可能又会重操房地产的就业。那如果大家手上有闲钱,那么我建议你可以继续在一二线城市买房了,那我收回去年让大家不要买房的建议。而共同富裕这件事情可能也需要暂时缓一缓,那也就是说官方对资本的打压力度会降低,那共产党这两年的动作表现的好像资本是不被体制所洗的,但实际上资本与体制是共生的,在遇到较强的外部压力时,双方应该合作,而不是继续刮骨疗伤。所以中国官方有可能会放松对各大型垄断性科技企业的管控,中国对待美国的态度也有可能会开始软化,那这个软化不是说赵立坚说话会刻意点,而是在实际面对美国的要求时,可能会变得配合一些。比如说在对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的监管权上,中国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

我并不是说中国就要崩溃了,其实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尤其有福,没有哪个国家可以一直保持高斜率向上冲的。在邓小平执政后,中国拥有了整整30多年的国运期,这就已经被全世界称为经济奇迹了。那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那是一辈子都不可能遇到的事情,中国现在肯定是有困难的。那这种时候真的没有必要要求中国的GDP增长一定要达到多少,想办法让疫情风控区的人民吃饱吃好,收入不要有太大的下降,我觉得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

我认为人一定要面对现实,既然自己做出了选择,就要明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那我在以前的视频里就已经说过了,中国目前很多政策对中产不友好,但是如果官员们觉得这对中国好,那就去做那。不过你不能奢望中产们还感恩戴德,那不骂你就已经是素质可以的了。可是在中产受到影响的同时,一定要让低收入人群迅速的拿到好处,甚至快速的创造出一批新的中产,否则就是坨子打跟头,两头不落实。

既然选择了清零不动摇,那就坚定的去做,但是也不能奢望经济在清零的过程中还能不受影响,甚至还要创新高,理性的可以达到的目标,才能让人有努力的欲望。朗朗上口的口号可以在短期内增强人们的动力,但是这是不持久的,一切最终都会回归到均值。那还是那句话,人民不傻,支持共产党,只是因为共产党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14 上海帮之最强小弟,党和国家领导人,民意支持度最高的上海市委书记是如何获得权力,然后被送进秦城监狱的(上)蛤派崛起之沪上王入京登顶,最猛海派小将落难,人生自古两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