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
- 2022
【小岛浪吹】李佳琦,赛雷(目前已解封)也被封了,聊聊为什么中国自媒体越来越难混,以及新东方直播间的未来
Jul 11, 2022
今年的64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
也就是說中國著名的青年五四獎章擁有者
前帶貨一哥李佳琦也離開了我們快一個月了
愛國up主頂流賽雷也離開了我們差不多快兩個月了
與此同時
轉型帶貨的新東方在經歷了幾個月的低谷期後
一位叫董宇輝的年輕主播,橫空出世
使得新東方的股價在6月的9個交易日裏漲了近7倍
三位本來完全不搭的主播
今天咱們卻想強行把他們放在一塊兒來討論討論
先說賽雷的事兒
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賽雷會被封
因為賽雷是真正的愛國up主裏的頂流
而且賽雷和大部分的只擁有
中老年粉絲的所謂愛國up主不同
他的觀眾多數是年輕人
年輕人比中老年人更加有朝氣一些
相對來說監管部門的監管也會寬容一些
這個不是我推測出來的結論
而是我真的和一些相關的人士聊過
賽雷被封之後
很多觀眾可能會覺得很可惜
說就算說他的視頻裏出現了幾幀的六四坦克人的畫面
可是他是愛國的呀
而且他放的那個畫面也是為了反諷外國媒體
監管部門怎麽能就這樣封禁一個愛國自媒體呢
其實賽雷自己也有心理準備
早在他噴回形針的時候
B站就已經開始給他的頻道限流了
到了他噴中南屋的時候
又開始受到另外一些方面的壓力
具體的我就不說太細了
不給他添麻煩了
總之那個時候他認為自己的賬號隨時要完
做一天是一天
結果雖然頻道又被進一步限流
卻沒有被封
直到這次因為坦克人的畫面終於才被封了
我想對他來說其實也是個解脫
刀真正砍下來的那一刻
終於不用再擔心刀什麽時候落下來這個問題了
這是我認為的幾乎所有的在中國
做觀點輸出的自媒體的終點
其實在中國的互聯網上
做觀點類輸出的視頻
非常容易也非常難
為什麽容易呢
因為講出自己的觀點不需要什麽知識積累
不像說你要給大家講相對論
需要學很多的知識
觀點這東西沒有對錯
只有支持的人多寡的問題
甚至有些可悲的是
越是不用花腦子的觀點
有時候支持的人反而更多
七普裏的數據
中國擁有大專及以上文憑的人占總人口的15.5%
六普時則只有10%左右
這個數字的變化不是說中國人整體的素質提升了
而是說年輕人的素質提升了
因為一個人不可能50歲時候是小學文憑
60歲時就變初中的
所以這個比例的變化主要是年輕人貢獻的
可是因為英雄母親以及計劃生育等政策
目前以及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裏
年輕人數量的增加是不足的
所以說在自媒體裏
尤其是鍵政自媒體裏
得中老年者,得天下
你是不是覺得司馬南很多觀點很無腦
或者說覺得輪媒的論證都是在扯淡
那就對了
因為你年齡不達標
你壓根就不是別人的目標觀眾
我這裏不是在抨擊所有的中老年觀眾
如果你年紀不小了
但是又有文化又有態度又有錢的
歡迎你給我打賞
在自媒體時代
觀點類視頻或者說鍵政類的視頻要高流量實在是太簡單了
找到那個最大的人群
說他們喜歡的話就行了
這個裏面成就最大的無非是兩種人
一種是本身非常聰明
知道大部分人喜歡聽什麽
就把觀眾搞得爽爽的
這種人其實幹別的事兒也能成功
因為他聰明嘛
這個沒啥好討論的
真正厲害的是我們眼裏的那種傻缺
他根本就不需要思考
只要大膽的把自己的心裏話說出來
他就能獲得流量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有些人明明
就是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但是居然有這麽大的流量
就是這麽一回事兒
大部分時候我們看自媒體
是我們缺什麽就需要看什麽
缺個美女打飛機
所以我們就去看顏色主播
缺錢買美食
所以我們就看吃播
但是觀點類自媒體不一樣
那就是我們本身自己怎麽想的
所以就會去找什麽樣的主播去看
觀點類自媒體容易就容易在你只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
而不需要什麽復雜的論證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YouTube的鍵政圈裏
是相當的百花齊放的
我前面還說了
做觀點類的視頻
既容易也難
那麽他難在哪裏呢
看觀點類視頻的觀眾
他多少是帶點立場的
一個頻道時間久了之後
類似立場的觀眾就會形成聚集
而想法越是偏的觀眾
通常表達欲也會越強
一旦主播的觀點跟這些觀眾產生沖突時
反噬就會出現
比如說我記得以前袁騰飛袁老師
就因為支持中國打擊娛樂圈娘炮
被觀眾噴到刪視頻的情況
作為一個意見領袖想法有些波動是很正常的
假設我是個從中國逃出來的大法修煉者
剛出來的時候又窮又沒有社會關系
反共就是我人生的目的
哥的口才又非常不錯
這可以讓我成為一個流量不小的YouTuber
但是YouTube他不是免費的呀
他給錢呀
我的收入直線上升之後
相應的眼界,看法就不可能
一直保持在之前那個窮屌絲狀態了
可是我的觀眾基本沒變呀
一旦有時候我說了一些更新後的觀點
可能就會被噴,還會掉粉
但是我已經脫離了我原來的階級
我沒有辦法再去體驗主體觀眾的生活了
要怎麽才能高效的輸出他們喜歡的觀點呢
當然就是順從頻道裏聲音最大的觀眾
也就是最極端的那批人
這個也是大多數鍵政自媒體的軌跡
開始想做自己
但是最後卻被觀眾綁架
慢慢走向極端
變成一個情緒的放大器
不知道各位思考過一個問題沒有
你覺得中國是反賊人多還是粉紅人多
從現在國內的網絡聲量上來看
粉紅比反賊的人要多
但是實際上我的看法是粉紅和反賊本質上是一種人
如果不是中國的各種審核的話
反賊會比粉紅多
原因其實很簡單
前面已經說了
只是沒有深入下
因為有85%的中國人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沒受過良好的教育
有優質生活的概率就更小
沒有優質的生活
但是又能看到別人有
就很容易有不滿
於此同時,越是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
就越難辯證的看待問題
越喜歡把問題推給第三者
這也是我說反賊和粉紅相通的地方
他們要麽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好是因為中國的體製有問題
要麽認為是因為受到了帝國主義的打壓
這裏要強調下
我認為的反賊和粉紅是屬於比較極端的那類
你要是只是對政府有點不滿
或者比較支持共產黨就別硬把自己往上湊了
而中國跟一般的發展中國家還有個什麽不一樣的地方
雖然老一輩人的教育沒趕上
但是偏偏這一代的中國基礎設施做的太好了
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的廉價智能機賣的又太便宜了
於是中國在近些年出現了一大批網癮中老年人
在這樣一個前提下
如果中國的互聯網平臺
對觀點性的內容不加限製
純粹靠算法推薦的話
很快內容就會走向極端化
這個極端化應該是大部分人會比較向往歐美的生活
並且認為生活過的不好是共產黨的責任
可能有些人會說中國目前的情況越來越好,越來越發達
大家自然而然的會愛國不會恨國
其實這個說法不一定對
2020年中國大陸人均GDP排名世界60多
臺灣則是30多
我想大家可以自己對比下
哪邊對政府批評的聲音更多
看多了臺灣的新聞
你會覺得用不著解放軍上島
臺灣隨時就會自己崩了
其實全世界人民都是差不多的德行
政府做的好覺得是理所當然
做的差就會被罵
所以我們看到的新聞基本上都是政府被罵
中國的主流媒體在64之後就不敢再罵政府了
一直到互聯網發達之後才出現了自媒體這個新群體
又敢罵政府了
開始時中國的做法其實和國外類似
就是限流,限收入還有封號這種手段
一直到2017年的6月1號
網信辦發布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規定裏的第二條和第五條加起來就是說
「有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社會公共事務的報道、評論」
不管是采編、轉載或傳播
都需要獲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
第六條又規定
如果想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
必須是新聞單位及主管或控股的單位
這個規定的實施開始沒那麽嚴格
主要就是剔除掉了一些比較反共的公知
還有些比較沒水準的草根自媒體
2019年年初時又變得更加嚴格了一些
像咪蒙這種純賺錢
通過一些社會事件搞些毒雞湯
間接的揭示你活得不好的自媒體也被封了
2021年是封的最猛的一年
3月的時候大量的軍事自媒體被封
7月的時候科普類自媒體回形針被封
9月,多個重量級財經大V被封
這些自媒體最大的特點是知識比重比較高
經常要談到數據,做些對比
甚至可能會做些預測
從2017年開始
我想大家應該明顯的會感覺到網絡言論管製越來越嚴格
正能量媒體越來越多
是不是說愛國自媒體就變多了呢
看起來是多了
但是只不過是因為其他方面不可以涉足了
所以全都擠到愛國這個領域了
從去年10月開始,到今年1月
一共有38萬多個低級紅賬號被封了
這個數量可比公知要多的多了
5月的時候,愛國自媒體裏的頂流賽雷也被封了
那些反對共產黨
或者說有可能給出不利於共產黨消息的媒體被封
我們是可以理解的
為什麽那些高喊明天就要收復臺灣的自媒體也會被封呢
我想很多人忽略了共產黨的本質
中國共產黨給自己的定位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
中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
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簡單的說就是我代表人民,我說了算
歷史上中國因為太大
信息的傳遞也比較麻煩
所以搞的是分而治之那一套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
以中國將近一個億共產黨員的數量
他還跟你搞毛的分而治之
我一個黨就全治了
你要是對中國不滿意
但凡是你讀個大學你就能混進體製
你來體製裏對黨進行改變
你要是對中國特別滿意
你也別在黨外唱贊歌了
進體製來拍領導的馬屁
我的想法跟很多人可能不一樣
共產黨現在對自媒體的態度
不是說你說的話他愛不愛聽
而是你有什麽權力來評價我
公開的能讓別人聽到的評價也是一種權力
哪怕你是支持共產黨的
這也是相當於從共產黨那裏分到了一點小小的權柄
你一個做自媒體的能在攝像頭前面鼓掌
你把人民大會堂裏鼓掌的代表當什麽了
做自媒體要有證其實就是在說一件事
以後自媒體
除了那些吃喝玩樂的
剩下的你都得是組織裏的一員才行
這個權力共產黨只給它自己人
油管上很多比較活躍的愛國up主
他們的大部分視頻在中國連上傳都上傳不了
不是說他們說的話不正確
或者說國內不允許說那樣的話
只是他們沒資格說而已
所以有的沒有證的所謂的愛國自媒體
其實就是野媒
要成為真正的愛國自媒體其實只有兩條路
一條是進體製
然後在體製下做自媒體
比如說胡錫進,溫鐵軍
這些都是自媒體裏的鐵帽子王
相對來說比較敢講
也敢對組織提出批評
另外一種則是進入一些紅色MCN
目前來說國內最大的兩個愛國MCN是
李世默的觀察網系和饒謹的四月網系
加入他們有好有壞
像馬前卒就是觀察網系的
他就敢經常批評下政府
雖然微博被封了
但是B站暫時還只是被限流
換成一般的up主
早被封到下個世紀了
還有像司馬南就是四月系的
他就可以公開的撕聯想
聯想也是有自己的紅色靠山的
一般up上也早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有組織罩肯定是有好處的
但是加入這些MCN也是有壞處的
一方面是MCN可以什麽都不做
就從你的收入裏分成
另外一方面雖然平臺不對你進行審核了
但是MCN它會審核你的內容
很多有流量,你感興趣的話題
MCN可能不允許你講而給特定的up主講
或者你要講也可以
給你限定了展開方向
這個反而會影響流量
所以一些up主
或者資本就想自己另起爐竈
我們可以看到
賽雷文化的第二大股東
是騰訊創業基地有限公司
騰訊是不是一個能讓共產黨放心的紅色資本呢
我打一個問號
所以其實賽雷被封從我的角度來說
就是一個必然
他並不一定是因為視頻中出現了64才被封
只是因為要封他
所以他才因為64被封的
這個邏輯大家捋的清楚嗎
賽雷的出現本來就是一個意外
他們的頻道原來就是講講車,講講知識的頻道
因為懟人懟成了愛國頻道
但是血統不純正
又非常的不可控
如果他們做的很小也就罷了
一旦做成了大V
被封就幾乎是一定的
目前來說,臺面上有流量的愛國大V
都是清一色的有背景有證的
作為誤打誤撞進入這個賽道
偏偏還是個奇怪背景的賽雷被封
基本上就是一定的嘛
我只是陳述這個事實
觀眾朋友不要覺得我認為中國
這樣一刀切的封禁自媒體是對的
通過發證來控製自媒體其實就跟計劃經濟差不多
當這個產業不發達
需求小的時候還好
當產業發達到一定程度
還要去人為控製的時候
就很難把握住細節
通過權力去控製市場一旦形成習慣
一不小心所謂的愛國自媒體可能就會
變成只會搞關系的歪瓜裂棗
最後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一部分有見識的觀眾可能會產生逆反心理
還有一部分把這些愛國自媒體的話
當聖旨的人又會對壞消息失去免疫力
這就好像如果他們堅信在中國
月薪2000人民幣好過美國3000美元
他們就很難接受美國的iphone,房子
車,油價都比中國便宜這樣的事實
人體的免疫力是一次一次的在與
病毒細菌做鬥爭的時候產生的
如果說中國把大部分的中國人
都控製在一個無菌的環境中
那麽一旦有一個像現在的新冠變種這麽強的病毒出現
中國人可能就會受不了了
本來到封賽雷這一步
我就已經覺得有點過了
監管部門有把這樣的標準擴大化到直播帶貨
並且有無限上綱的趨勢
這個我覺得就比較難接受了
李佳琦被封的原因是在6月3號賣坦克冰淇淋
我們知道64有個坦克人
如果我們非要發散自己的想象力
確實可以說李佳琦在暗諷64事件
但是從動機上來說
一個賣貨的生意人
實在是沒有理由冒著這種風險為64出頭
另外也不是我瞧不起李佳琦
李佳琦肯定比我還有在座的絕大多觀眾都牛B
但是作為一個只有高中文憑的化妝品推銷員來說
李佳琦可能連墻都沒翻過
更不要說知道64了
在中國沒有官方機構科普64
平臺也沒通告不能賣坦克冰淇淋的前提下
你讓一個完全不知道這事兒的人怎麽避坑呢
即便我們假設李佳琦知道64
他也是故意賣坦克冰淇淋的
但是我們要怎麽來做一個合理的論證
去證明賣坦克冰淇淋和坦克人以及64之間的聯系呢
前面說過那些被封的自媒體
起碼我們還可以說因為網信辦的規定
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外交
但是因為坦克冰淇淋去封李佳琦
太隨意了
這和一句清風不識字就殺頭的文字獄
有什麽本質區別嗎
可能很多共產黨的支持者可以
一通分析證明這是目前的最優解
確實,這個可以讓所有人以後
在說話前要先自我審查一下
這個可以極大的降低64的熱度
問題是如果這樣一套操作被默認
也就是說監管部門具備了法外的執法權
並且不需要對公眾做任何的解釋
被處罰的人也沒有任何申訴的途徑
這種方式可以為為執政團隊提供非常多的便利
但是正是因為他的便利
作為執政者就會傾向於使用這種工具
而不是現存的法律
那麽習近平說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法製體系最後會發展成什麽樣呢
難道說直播播一半就把你給封了
然後一個你懂的的眼神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製嗎
我想不應該是這樣的
我知道我說這個應該不能引起大部分觀眾的共情
因為多數人無法體會一個自媒體賬號成長的困難
其中所要澆灌的心血
雖然說以李佳琦的財富
他這輩子也都衣食無憂了
但是這種一步一步爬上頂樓
突然之間被一腳踹下去
而且再也不被允許爬起來的情況
是非常殘忍的
大家也知道我時間其實很有限
可以討論的話題非常多
就為什麽要浪費一期來討論賽雷和李佳琦被封
多少是因為我帶點同情
加上點兔死狐悲的心情吧
最後我們再來說下新東方的直播間
新東方最近突然之間爆火
重新定義了帶貨直播
很多知識青年也是找到了自己的組織
但是新東方的爆火
這個裏面有很多的前提條件
首先是薇婭已經被封了
辛巴在五月底再次宣布退網
李佳琦是6月3號掛的
羅永浩則早了一天
自己主動退出了他的交個朋友直播間
直播帶貨會被打壓我在差不多
兩年前的視頻裏就已經預測過了
稅交的少,還擠壓實體經濟
被幹是一定的
前段時間把這些帶貨網紅的稅收完了
下個階段應該就會促進百姓的消費了
之前我跟大家反復強調過中國PPI和CPI數據的倒掛
就是成本上升了
但是物價沒漲
說明中國人現在消費的欲望非常的低
作為平臺當然是希望配合政府加強中國消費這架馬車
所以新東方這種走高端農產品路線的直播
收到青睞是可以理解的
6月28號央視推出了雲頂對話這個節目
首期就是對話俞敏洪
一個節目的製作是需要時間的
不出意外的話
央視對俞敏洪的采訪
就是發生在新東方直播間剛剛爆火的那一段時間
另外我還知道一件事情
也算是比較內部的消息
就是6月新東方砸了一筆非常大的錢做推廣
既買了抖音的流量推廣
又買了微博,頭條的推廣
還買了公關公司的推廣
直接點說就是水軍
作為普通觀眾可能會覺得新東方的直播好詩情畫意
如今翻身好有逆襲的快感
但是其實新東方一直這麽播了好幾個月了
之前一直沒人看
這次流量和股價的暴漲其實都是在有計劃的進行的
包括6月中旬
騰訊,摩根士丹利,花旗等股東
在股價暴漲期間大幅拋售新東方的股票
我認為呢也在計劃之中
對於新東方直播間的未來
我直接點來說
就是不太看好
目前新東方的流量主要是花錢買的
你可能覺得你是主動搜索的新東方
但是在現在這個年代
任何流量都是錢
當你看到新東方直播間的新聞
看到那些漂亮的排比句
看到浪漫的詩和遠方的時候
新東方已經在付錢了
這些錢就是成本呀
就很可能整個6月
新東方不但不賺錢
還是虧錢的
真正關鍵的時間段是7月和8月
目前我搜新東方直播間這幾個關鍵字
最近的新聞是6月21日的
也就是說從6月下旬開始
新東方就停止買外圍的推廣了
外圍推廣是非常非常貴的
一個有效轉化幾十塊都有可能
後續就得看觀眾們能不能留下了
我為了做這期視頻
因此看了下新東方的直播間
說實話,沒有什麽驚艷的感覺
差不多就是10年前
校內網,QQ空間裏文藝青年的那種程度
而且說難聽點有點於丹的感覺
比如說這個當你背單詞的時候
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當你算數學時
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
當你晚自習時
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斕
這個就是純堆砌華麗的辭藻
並沒有什麽太深的內涵
屬於比較早期的雞湯話術
我在視頻開頭就說了
做自媒體能不能做的大
就得看你的潛在觀眾群有多大
這種文藝型直播間
只能鎖住很小的一部分有點閑錢的文藝型青年
那些追求性價比
和真正要看知識類視頻的人
都是不會花時間在這裏的
直播帶貨這個行業已經出來一段時間了
那些帶貨天王們不傻
如果這樣的路數更賺
他們早就做了
你要說李佳琦薇婭沒有這個口才
羅永浩總是可以的
但是人家實際上就是把貨一舉
告訴你價格,數量,東西怎麽樣
賣完或者時間一到
馬上換下一個,做新的產品
換做新東方
他們可能就要去講個典故
抒個情,感個傷
一個產品你可以這麽做
十個一百個產品呢
內容輸出這個東西不是那麽容易的
你看我的極限就是一個禮拜一個視頻
有時候兩個禮拜才一個
過高頻率的輸出
很快就江郎才盡了
在教室裏教書
和在直播間裏說故事不是一個概念
教室裏你教完這批學生
下次還可以用同樣的內容教下一批
但是在網絡上
用過一次的梗再用效果就會差很多了
所以我很懷疑新東方直播間內容輸出的持久度
在YouTube上混久了的朋友應該知道
鍵政圈最多的視頻就是對新聞的點評
不是說大家不想搞點典故說說
實在是天天更,沒東西說了
以新東方目前的知識點輸出速度
有可能後續就會開始做做評論水時間
這個踩雷的風險就很大了
就算是新東方謹小慎微
不對任何時事做評論
但是在他們輸出內容的同時
其實就是在輸出觀點
作為一個帶貨主播
真的最好不要輸出觀點
因為觀點雖然沒有對錯
但是觀眾有喜惡
直播過程中,只要有一點點的偏差
就會有人不喜歡你
關鍵還有友商在一開始就不喜歡你
後續跟著的就是大量的舉報
所以我認為新東方直播間將來呢要麽就是流量下滑
撐不起一個上市公司該有的市值
要麽就是被封號的下場
怎麽說呢,我希望我的預測是錯的
最後我還是強調一下我對中國目前整體網絡環境的看法
總體上我同意自媒體up主需要被監管
害群之馬應該被剔除
但是目前這個環境有些過於嚴了
監管部門被賦予了過量的權力
而對監管部門本身又缺乏應有的監督
這並不利於中國未來長遠的發展
我其實對中國的年輕人有信心
就像法輪功,64事件
大部分和我聊過的年輕人
都能夠相對理性的看待這些問題
很多時候,人民的理性是需要鍛煉出來的
愛國是需要思考出來的
如果人民基本不進行思考
只會服從性的愛國
而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要愛國
最後形成的向心力可能是有限的
唐山的黑社会问题为什么这么严重,中国为什么无法根除黑社会问题安倍晋三离世!聊聊真动漫大男主,日本最强血脉,安倍晋三的登顶记(你为安倍难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