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浪吹】中国离统一最近的时刻,聊聊第三次台海危机的前因后果,以及美国对台湾定位的变化

字数:6672

Sep 4, 2022

最近臺海的局勢有些緊張

很多人認為戰爭即將來臨

包括我也認為臺海發生戰爭的概率增加了

而僅僅在半年前

看過我共產黨為什麽沒有

收復臺灣那期視頻的朋友應該知道

我當時還認為臺海發生沖突的概率幾乎為零

不過即便現在臺海的局勢很緊張

有了發生沖突的可能

暫時來說和前三次臺海危機還是不能比的

前面咱們已經比較詳細的講了第一次和第二次臺海危機

今天咱們則要來說一說第三次臺海危機

為什麽要把第三次臺海危機單獨拿出來講呢

因為同樣是臺海危機

第三次臺海危機與前兩次危機的背景截然不同

解放軍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也完全不同

直接點說,在第三次臺海危機中

中國受到了來自美國的前所未有的壓力

而中國的目的則是一鼓作氣

武力收復臺灣

然而在前兩次的臺海危機中

美國其實都是做做樣子

而中國也沒有真的打算收復臺灣

或者說中國根本就沒有能力收復臺灣

但是在第三次臺海危機中

中國已經具備了收復臺灣的能力

中國也打算收復臺灣

然而當時的美國也不像

前兩次危機中根本就不把中國當回事

而是真的想要對中國進行一定的壓製

加上臺灣的間諜在其中起到的一些作用

最後臺海的演習變成了真的演習

臺灣人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從中國分離的傾向

首先咱們還是要交代下背景

為了防止有觀眾朋友沒看前面那期的

咱門把前兩次臺海危機的背景也稍微捋一遍

在第一次臺海危機之前

中美的關系還是相對友好的

中國在當時也沒有徹底倒向蘇聯

因此美國並沒有打算幫助蔣介石保衛臺灣

可惜解放軍在金門失利

使得臺灣島上的國民黨擁有了喘息之機

這之後中蘇同盟

美國在國共之間由中立轉變為有限度的支持國民黨

然後則是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朝鮮戰爭

中美的陸軍在朝鮮幹了一架

這個使得美國開始重視臺灣

打算對臺灣進行援助

為了摸清美國的底限

解放軍推動了第一次臺海危機

通過進攻浙江沿海的一些小島

判斷出美國不願意協防臺灣的外島

於是解放軍一鼓作氣

收復了浙江的所有島嶼

美國明白中國的陸軍非常強大

在大陸的沿海與解放軍作戰風險比較大

他們希望蔣介石放棄臺灣以外的所有島嶼

包括金門馬祖

然後將臺灣獨立出中國

作為一個永久的軍事基地對中國進行鉗製

這個是毛澤東和蔣介石都不希望看到的

於是解放軍又發動了金門炮戰

把島上的國民黨打的半死不活

但是就是不收復金門島

讓中華民國還能保有個福建省

這就是第二次臺海危機

說是危機,其實是國共的一次合作打友誼炮

毛澤東願意打,蔣介石願意挨

對於美國來說,蔣介石願意獨立當然是最好

可是如果老蔣不肯獨立

那麽只要兩岸能保持相對的和平

國民黨既能騷擾大陸的沿岸

又不會把美國拖進和中國的戰爭

那無疑還是非常成功的

雖然說對於中國人來說臺灣問題是核心問題

但是其實美國人他不太重視

因為美國的核心利益當時還是在歐洲

那個時候的亞洲其實就是窮鄉僻壤

像越南戰爭為什麽打不下去

不是說美國打不動北越

實在是北越太窮了

炸彈比目標貴的多

這特麽是商人

打的仗嗎

所以說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

美國對於中國的政策都是圍堵而孤立

怎麽理解這個政策呢

有點類似於現在美國對伊朗做的

就是我也不跟你起正面沖突

但是我不讓你做外面的生意

我寧可國內通貨膨脹

也不允許你伊朗賣石油

而且我還不允許我所有的朋友和你伊朗做生意

當然了,美國當時對中國的壓製強度

比現在對伊朗的壓製強度要大的多

當時美國跟現在一樣

都只承認一個中國

只是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中華民國

中共說難聽點就是叛軍

美國對中國的這個政策一直到

林登.約翰遜上臺之後才有所改變

我在中越戰爭的那期視頻裏其實有聊過這個人

約翰遜是美國歷史上僅有的

幾個副總統上位的美國總統

他的前任肯尼迪被人給biubiu了

這位老哥在1963年的時候接了肯尼迪的棒

毛澤東也在此時開始發表他著名的九評蘇共

中蘇之間的關系開始趨冷

約翰遜做完了肯尼迪剩下的那一年任期後

才正式迎來了他的大選

約翰遜正式選上總統是在1964年的11月

「碰巧」在10月

毛澤東下令完成了中國的首次核子試爆

中間差兩個禮拜

當時的信息傳播速度比現在要慢的多

兩個禮拜差不多也夠臺灣的間諜

把真實的信息調查清楚之後再送到美國了

於是在約翰遜的任上

美國對臺海的政策就由原來的「一個中國」

「圍堵而孤立中共」轉變為了

「事實的兩個中國」以及「圍堵而不孤立中共」

並且美國政府也不再願意公開確認

中華民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了

碰巧呢,美國也在這一年停止了對臺灣的美援

改為臺灣要花自己的錢進行軍購

放在今天中國人肯定不能接受什麽兩個中國

也不能接受美國賣臺灣武器

但是在當時這個其實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外交上的勝利

這之後的美國總統就是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尼克松了

尼克松在成為美國話事人後

在1969年提出了尼克松主義

也叫關島主義

大體的意思就是作為商人國家的美國

在總結了越南戰爭的得失後

認為美國不應該承擔世界上

所有自由國家的防衛任務

但是會協助盟友的國防安全與經濟建設

這麽說可能不夠直白

換成我川皇的大白話就是我美國不打算出錢了

你們自己搞

可是蘇聯作為美國最大的敵人還是在持續給美國壓力

怎麽花最少的錢辦最大的事兒呢

當然就是找免費的馬仔啦

而此時的中蘇關系恰恰急劇惡化

1968年,蘇聯在新疆附近大量增兵

同年又接管了蒙古南方的邊防

直逼中國的內蒙古

也是在這一年

克格勃派人到臺灣秘密訪問十天

提出蘇聯想和臺灣聯合

南北夾擊中國

尼克松成為美國新話事人後

認為只有中共與蘇聯分裂

才是最有利於他的尼克松主義的

於是我松哥就開始主動舔中國了

首先就是允許甚至推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

現在有不少坊間傳聞

說當時的美國給了蔣介石一個選項

可以以臺灣國的身份留在聯合國

但是蔣介石予以了拒絕

我不太清楚這個消息的來源

可能是演變自當時美國駐聯合國首席代表老布什

向聯合國遞交的備忘錄

裏面提出了「雙重代表權」的提案

1971年4月,美國密使羅伯特·墨菲

前往臺灣和蔣介石商討雙重代表權

蔣介石表示了同意

於是在8月

老布什正式提出了這樣一個提案

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外交部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聯合國的一切合法全力必須完全恢復

必須把蔣介石集團從聯合國及其一切機構驅逐出去」

9月,中華民國代表團的周書楷(外交部部長)

劉鍇(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和沈劍虹(駐美國大使)

在與美國國務卿羅吉斯的會談中

表示接受美國提出的"雙重代表權案"

但是要求"美國政府一定遵守自肯尼迪和

約翰遜政府以來的保證中華民國席位的承諾"

但是,這個但是很重要

美國拒絕承諾

隨後,美國總統尼克松公開宣布

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並且取得安理會席位

後面的各種程序性的事情我就懶得談了

總之就是明確一點

臺灣的朋友們千萬別聽著媒體忽悠

搞得好像蔣介石要是沒大中國思想

臺灣那個時候就能以臺灣的身份呆在聯合國了

就直接獨立建國了

這個是純扯淡

千言萬語就歸為一條

為了讓中國對抗蘇聯

美國把臺灣給賣了

賣完臺灣之後

中美關系確實進入了蜜月期

中美聯手也把蘇聯坑的非常慘

而被賣的臺灣開始當然很憤怒

但是尼克松所謂的尼克松主義

就是基於實力構建的夥伴關系

你牛逼,花我的錢又少

咱們就是朋友

臺灣原本的作用主要是用來遏製中國

現在中國跟美國一夥了

臺灣的價值就變得很低了

對於美國來說

這時臺灣的主要作用就是

送錢去美國換點快銷毀的軍火

另外則是作為一個保險

萬一將來和中國翻臉了

還可以再繼續利用臺灣

中國人有句俗語叫狡兔死,走狗烹

兩蔣不可能不知道

之前的視頻裏我就已經說過了

第二次臺海危機時老蔣就已經

通過密使和毛澤東眉來眼去了

只是那時候美國人多少還在援助臺灣

老蔣並不是真心想和大陸談判

只是想多留條後路而已

但是在中美建交後的蜜月期

情況對臺灣就相當不利了

中美是在1979年正式建交的

老蔣已經掛了4年

作為當時臺灣王的小蔣壓力是相當大的

正所謂人不自救,孰能救之

既然美國不打算管臺灣了

這個時候繼續跟大陸頭鐵就很不明智了

所以蔣經國馬上就通過當時在香港經商

曾經在國民黨青年軍中當過他小弟的沈誠

和大陸搭上了關系

大陸這邊當然也很想兵不血刃地拿下臺灣

1981年,葉劍英提出了「葉九條」

主張兩岸進行談判

並且通過沈城帶話

兄弟之間沒有不可以談的

過去的恩怨一筆勾銷

這中間當然進行了很多拉扯

共產黨這邊肯定是想要直接大魚吃小魚

國民黨那邊則希望保留更多的權力

當然也存在蔣經國想要拖延時間的可能

一直到1987年

雙方終於基本達成了談判前的共識

以共產黨對國民黨這種黨對黨的模式進行談判

並且是先談合作,後談統一

1987年的11月

兩岸也終於得已開放探親

大家如果常看某藍營媒體大佬的頻道

就會發現他除了吹自己做某署長的功績

就是說推動兩岸開放探親的功勞

其實我們要知道

國家的大方向政策

不是一兩個小弟能夠推動的

通常都是方向定下來了

再找個有點腦子的小弟出來放風

這個裏面的順序大家要搞清楚

同樣的,我們在64那期視頻裏

講到鄧小平在中國推動民主化

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要給國民黨騰點位置

不要把共產黨想象的那麽獨裁

中國其實是有一些其他的政黨的

雖然現在只是啦啦隊

但是在鄧小平那會兒

還是有點牽製力的

當然,是共產黨故意給的

就像現在乒乓球送冠軍一樣

兩岸開放探親的時候沈誠正在臺灣

蔣經國告訴沈誠

很快就要舉辦國民黨中常會了

到時候會決定正式去北京的人選

但是這各時候蔣經國的身體已經非常不好了

還沒等到國民黨做出特使的人選決定

兩個月後的1988年1月13日

蔣經國病逝

蔣經國一死,國民黨也就群龍無首了

我們要知道

在政治博弈中

一個領導人能做出妥協和讓步的前提是

他能真正的掌握權力

妥協和讓步即使長期利好

但是短期會影響自己的聲望

國民黨當時內部山頭林立

除了蔣經國之外

沒有人能壓得住下面這一幫山大王

蔣經國去世之後李登輝上臺

李登輝在當時其實是相對弱勢的

同樣我們還是回到政治博弈裏

越是弱勢的領導人

想要在短期內獲得支持

就要表現的越是強勢,越是激進

這種事情其實一直在全世界不停的發生

基本上可以套到任何政治博弈中

李登輝只不過是國民黨中的本土派

其實當時是相對弱勢的

所以當他一繼任

就收押了沈誠

罪名是「來臺為匪統戰,意圖顛覆政府」

這個其實就是要收攏基本盤

然而當時美蘇爭霸正在關鍵時刻

戈爾巴喬夫正在親手肢解蘇聯

中美關系依然處於蜜月期

所以李登輝又把沈誠給無罪釋放了

並且多次表示我是中國人,要追求統一

包括蔡英文也是那個時候說自己是中國人嘛

之後則發生了64事件

我在64的視頻裏也講過

臺灣也是出了一把力的

64被鎮壓之後,很多的臺灣老兵都是痛哭流涕

這個我想臺灣的朋友應該知道

其實上個世紀80年代

是中國統一臺灣的最佳時機

還不是後面的第三次臺海危機

因為這個時候臺灣的外省人還占據著高位

但是年齡都大了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

都到了快掛的時候了

錢和權力什麽的已經不重要了

所以很多掌權的人就想要跟大陸合並

而美國又沒有從中作梗

對臺灣屬於放養狀態

再說萬一像東西德那樣合並

反而對美國有利

第一個轉折發生在前面說的蔣經國去世

國民黨變成了一盤散沙

好不容易李登輝搞得差不多了,準備賣臺了

又發生了件更大的事

就是蘇聯解體

美國最大的敵人說垮就垮了

我們前面說因為美蘇爭霸需要中國

臺灣被走狗烹了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中國

蘇聯垮了,中國在當時即便不是美國的敵人

但是也算是比較有潛力成為美國對手的存在了

我們知道無敵是寂寞的

美國必須給自己找個對手

不然人民都不知道美國有多強是吧

所以在蘇聯解體後

美國對臺灣的態度就又產生了180度的大轉彎

這個棋子呢他終於又有作用了

我們看臺灣和美國

從1972年開始

差不多整整20年就簽了一個

關於農業合作的計劃綱領修正案

但是從1991年開始雙邊的協定就一下子多起來了

尤其是這個1994年的有關臺美貿易的協定

就算是比較重磅的協定了

比較熟悉半導體的朋友應該知道

臺積電什麽時候上市的呢,就是在1994年

李登輝本人的能力也比較強

在蘇聯解體後

李登輝馬上廢止了動員戡亂時期的臨時條款

開始推進民主

其實就是要把國民黨裏占著位置的老人給剔除

很多人把民主看的特別的好或者特別的差

其實都不重要

關鍵是看你怎麽用這個工具

大家不要因為不喜歡李登輝這個人就否定他的能力

華人的政治家裏把民主玩出花樣的

其實就是毛澤東,李光耀,李登輝

我雖然很佩服鄧小平

但是鄧小平其實玩民主玩砸了

這個是事實

2年後李登輝就差不多在國民黨裏取得了徹底的優勢

把自己這派稱為主流派

又把外省人稱為非主流派

新黨也就是在1993年才成立的

其實這個就是老國民黨老人全都被踢出了權力中心

美國是一個商人國家

他不希望臺灣跟大陸合並

但是也不代表他會隨便投資

在觀察了一段時間

發現小李子是個人才

才終於在1994年9月出臺了「對臺政策評估報告」

旨在提升美臺關系

為美臺高層交往進行鋪墊

也是在1994年呢

中美談了很多年的「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受到了美國的阻礙

反而就像我前面說的

美臺的協定一個接一個

也是差不多在這一兩年裏

美國開始特別的重視中國的人權情況

總之怎麽惡心怎麽來

李登輝這邊也是特別的給力

在1994年世界首創(未申請專利)無邦交國家的度假外交

總之就是各種蹭

開始中國是盡量忍耐忍耐再忍耐

一直到美國徹底欺負上中國

1995年5月

美國眾議院以396票對0票

參議院以97票對1票的結果

通過了允許李登輝訪美的決議

克林頓在當時是比較反對這個決議的

但是政客的話,聽聽就好了

總之就是一個扮黑臉,一個拌白臉

跟這次佩洛西訪臺差不多

李登輝最終還是去了美國訪問

李登輝在美國的演講在當時也比較勁爆

以前臺灣講大陸都是說中共

但是李登輝這次卻在講大陸

放在今天大家可能習慣了

但是在當時還是比較震撼的

還記得我前面說的國共的協議嗎

兩岸是以黨對黨進行談判

而不是以政府對政府

另外李登輝在演講裏講了18次中華民國

這個讓已經初掌大權的老江非常的生氣

當時中國是個什麽情況呢

首先經濟正在飛速發展

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後

算是徹底為改革開放定下了調子

但是中國對美國的依賴又遠遠還沒有今天這麽重

而鄧小平因為身體原因

從1994年開始基本上就不管國事了

陳雲也在1995年四月過世

同樣也是在4月

北京市市委書記

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的陳希同被江澤民給搞下了馬

和後來胡溫搞倒陳良宇

習近平搞垮周永康是一樣的

都是標誌著權力的穩固

很多人還忽視了一個問題

就是在蘇聯解體前

中國最精銳的部隊一部分放在中蘇邊境

一部分則陷在越南

蘇聯一垮臺之後

這兩部分的軍隊就相當於解放出來了

所以這個時候

江澤民是有一定的底氣的

於是在李登輝拋出變相的兩國論後

中國在1995年的七,八,十一月間

鎖定臺灣發動了三波大規模的針對性演習

美國的軍艦也沒有出現在臺海

江澤民扮豬吃老虎的能力是很強的

美國開始認為中國只是想要發一個政治信號

而不是準備真的對臺灣采取軍事行動

而實際上1995年的這三次演習就是解放軍的提前演練

也是作為狼來了的策略來麻痹美國

江澤民已經做好了武力收復臺灣的準備

我們站在當時中共的角度來考慮下

首先島內的獨立思潮已經開始蔓延

其次國民黨已經是一盤散沙

李登輝又倒向了美國人

和平統一其實已經無望

而中國此時正是兵強馬壯

江澤民的權力也已經相當的穩固

美國人又認為平時看起來像軟腳蝦的

江澤民應該沒有這個膽子

1996年1月

作為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在軍委擴大會議上

提到了解放軍在新時期的戰略方針

並且秘密編列了40億人民幣的特別預算

現在中國的GDP差不多是那個時候的20倍

40億就相當於現在的800億

什麽軍演要800億

這個其實就是要開始進攻臺灣了唄

本來已經萬事俱備

但是當時臺灣安插在解放軍中的

一個高級間諜搞到了相關的情報

這個間諜的名字叫劉連昆

代號「少康二號」

3月5號,「少康二號」以手抄本的的形式

上報了多項機密

其中包括中國大陸已經將主力調到了

東南沿海和南中國海

而三月的演習中

一旦李登輝當選

解放軍將從實彈演習變成奪島戰

臺灣在得到這個消息後,心急如麻

馬上就派出當時的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兩次到美國求援

而美國在中國也有自己的間諜

但是這些間諜似乎到現在還沒被找到

美國通過自己的信息源

確認了情報屬實

馬上就派出了獨立號,尼米茲號航母前往了臺海

對解放軍進行施壓

臺灣的戰略縱深幾乎沒有

解放軍如果能打出閃電戰來

確實有可能收復臺灣的

而當時美國將航母艦隊開進臺灣海峽時

中國其實就已經失去了先機

即便到今天

只要美國的航母在臺海

中國就不可能為了收復臺灣而與美國直接開戰

於是解放軍只得降低演習規模

並且演習中也不允許導彈飛越臺灣

戰機和軍艦不過臺灣海峽

不攻占任何臺灣的島嶼

後來李登輝大嘴

在安撫民心時暴露了這個「少康二號」劉連昆

劉連昆也在1999年被捕,然後槍斃

劉連昆的妻子無法原諒丈夫

拒絕認領遺骸

而臺灣這邊則在戴笠紀念館裏安放了劉連昆的牌位

劉連昆也在死後獲得了中華民國少將的榮譽

算是兩岸雙少將第一人

這件事情被中國視為奇恥大辱

尤其是中國的海軍非常的憋屈

但是我們說有錯就要認

挨打要立正

既然實力不如人

那就想辦法增強自己的實力

江澤民在此時的低頭還是為中國換來了好處的

看到中國的軍隊這麽尊重美國

連狠話都沒放

中國後來終於如願進了WTO

而中國的運氣也非常不錯

此時的中國離現在的世界老二的位置還有很大的差距

美國在發現中國比較低調後就轉頭把目光放到了歐洲

1996年美國推動了科索沃戰爭

1999年又開始轟炸南聯盟

這個使得中國擁有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

然而隱忍也有副作用

就是臺灣離大陸越來越遠

想要和平收復臺灣的可能性目前幾乎為零

今天咱們講了第二次臺海危機後

美國對臺海政策的一系列變化

我想大家應該也能明白

美國的態度是中國收復臺灣的決定性因素

美國它其實沒有一個穩定而統一的對臺政策

換句話說美國的所有對臺政策都是基於現實的

目前來說和統最大的可能是中國的國力能夠超過美國

使得美國承認中國是亞太地區的老大

否則中國只能選擇類似江澤民當年的手段

通過狼來了的演習

在某一天突然武力收臺

參考俄羅斯

這將在經濟上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

不到萬不得已

中國應該不會選擇這麽做


私货最多的一期,从半自媒体人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司马南会出事,为什么中国的爱国自媒体战斗力弱,持久力差幼蛤成长记!聊聊江泽民是如何进入共产党,如何发迹,如何对毛泽东阳奉阴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