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小岛大浪吹-非正经政经频道 >
- 2022
【小岛浪吹】美国议员继续访台,谁才是本轮台海危机最大赢家,顺带附送让你今年财富自由/破产的秘籍
Aug 17, 2022
大家好 我是反向預言家
股海冥燈小島
最近的預測基本都錯了
說佩洛西不會去台灣
結果她去了
說台海會有危機結果解放軍
搞了波演習好像也就沒聲音了
臉都給丟盡了
不過也有好處
好處就是我又能再做一期分析
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我沒猜准
順便給大家更新下我現在做韭菜的思路
先說下我的韭菜思路
我認為美股即將在數周到三個月內迎來大跌
我也不是就這麼口嗨
我是準備了不少錢要砸下去的
股票群里的朋友們可以替我作證
小島我目前已經入坑了點能源做空
佩洛西訪台下飛機前20分鐘
我雖然整了點三倍做多半導體
但是我還是隨時準備做空
現在咱們先讓華爾街的大亨們再軋軋空
順勢跟着小賺一把
等大佬們軋不動了
就是咱們滿倉做空半導體 刪app
等待財富自由的時候了
這和佩洛西訪台以及台海危機有什麼關係嗎
關係很大
我原本掌握的信息是美國的經濟正在走弱
但是中國的經濟已經走弱
在當下這個時間點
美國應該會更加的從容
因此不必殺雞取卵
反而是如果中美國力不能繼續拉近
中國收復台灣的幾率就會持續減小
基於這樣的前提
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會更加激進
而美國會趨於保守
但是佩洛西的行動告訴我們
美國最近更急
而習近平反而沒那麼急
也就是說要麼我掌握的信息不夠
要麼是我的推導出了問題
又或者是一些公開的信息有問題
我先來說為什麼我認為佩洛西不會去台灣
我們人類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有一個趨利的本性
這個利其實包含了預期的回報
以及預期的風險
中國一直宣稱台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台灣問題就是個底線問題
理論上來說當我們越是重視一樣東西時
我們的出價就能更高
但是核心利益有一點不一樣
他是皇后的貞操 不容質疑
尤其是不能被公開質疑
我們舉個低俗點的例子
日本的小視頻里經常會出現
一個猥瑣大叔拿着妹子的幾張照片
偷偷找到妹子說了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
然後兩個人就是做二人運動了
試問 如果這個大叔是跑去學校的
廣播裡去威脅這個妹子
最後他還能如願嘿咻嗎
當美國把台灣問題擺到桌面
跟全世界說他們的議長要去訪問台灣時
美國就很難在中國身上拿到什麼好處了
注意 我說的是直接從中國身上拿到好處
在其他方面還是有好處的
首先民主黨一直有個對華軟弱的形象
佩洛西這一波的訪台直接就扭轉了民主黨的這個形象
這可以為民主黨轉化大量共和黨的選票
所以說這波川普和中國政府站在了一起
共同反對佩洛西訪台
川普把佩洛西那是一頓痛罵
川普這麼生氣
從政黨政治的角度來說
反而恰恰說明佩洛西這通亂拳
對川皇的復辟產生了不小的阻力
再一個現在整個歐洲已經因為俄羅斯團結了起來
而中國又是俄羅斯的盟友
所以現在中美關係的惡化
是歐洲樂於見到的
這無疑可以替民主黨爭取到歐洲人在輿論上的支持
大家不要繼續有那個歐洲跟中國關係還很好的錯覺
以前川普打壓歐洲的時候 確實是
拜登上台後已經有所改變
俄烏戰爭則徹底改變了中歐關係
像波羅的海三小國這種比較小的歐洲國家
中國還沒做什麼呢
他們就直接退出了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
連德國這個相對中立的大國最近也放話
如果中國對台灣動手
將對台灣提供支持
所以說從短期政治上來講呢
支持台灣搞中國
也可以讓民主黨得到歐洲的支持
這是政治方面
經濟方面短期也會有一些好處
最直接的好處當然是台灣和台灣周邊的資金會流出
其實這個觀點在俄烏衝突的視頻里我就已經說過了
正常情況下
只要是有不發生在美國的地緣衝突
美股開始會假裝跌一跌
然後就是上漲
因為大資金都是求穩的
總是會從高風險的地區流向安全的地區
美國的國力和地理位置保證了他
目前依然是全世界最安全的資金聚集地
所以美國資本家特別喜歡看到美國以外的國家打仗
再一個中期的好處則是台灣的高科技產業會被迫外移
主要的目標地應該就是美國了
我知道很多台灣的觀眾朋友給我留言
說台灣政府有各種法律
給這些大公司跑路設置了非常多的障礙
這話當然沒錯
問題是台灣的總統都是美國人選的
你又憑什麼對台灣政府的執法能力有信心呢
上期我說的台灣劉自然事件
就是美國的一個上士在沒有證人
沒有證據的前提下
污衊一個台灣上校偷看他老婆洗澡
然後就把人打死了
關鍵是這個美國人還在法庭上被無罪釋放
台灣政府遇上美國
那膝蓋骨就是全身最軟的一塊了
有關美國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外移
我們等會還要再結合一些其他的背景再來講一講
前面我簡單的說了一下佩洛西訪問台灣的好處
但是還沒有說風險
這才是我原本認為佩洛西不會來台灣的原因
在公司里做項目的朋友肯定知道
無論是一個前景多好的項目
說的再有龍有鳳的
我們必需要再加上風險這一欄
不同的公司 不同的人
對風險的承受能力也不同
我們舉個例子
一個生意90%的概率可以賺1000萬
10%的概率會導致公司破產
你如果是老闆你做不做呢
這其實是個非常理性的問題
當你的公司不值錢時
當然可以冒着破產的風險賺這個錢
可是當你有錢了
就不一定會為這個大概率能賺到的1000萬鋌而走險了
這個數字其實是可以量化的
按我前面給的條件
1000x90% - 10%x公司價值 = 0
算出來公司價值等於9000萬
也就是公司價值超過這個數
就沒必要做這個生意了
低過這個數就可以搏一搏
一個真正專業的智庫不是說要
告訴領導人可能會發生什麼
這個你島哥就能做到了
真正的本事是要告訴領導人每一個可能
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概率
咱們先說佩洛西訪台後都會發生哪些可能的風險
我認為最差的是中美因為台灣問題
直接發生了衝突 別說不可能
珍寶島事件發生的時候
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在勃列日涅夫的
授意下打電話給北京
想要緩和緊張的氣氛
結果接電話的話務員被各種宣傳搞得熱血上頭
直接把柯西金痛罵一頓然後掛了電話
但凡是這個話務員沒上報
或者蘇聯那邊沒再次確認
有沒有可能中蘇就爆發戰爭了呢
所以佩洛西訪台
中國有沒有可能一時衝動 擦槍走火呢
雖然幾率不大 但是有可能
而且即便說中國什麼都沒做
佩洛西80多歲的老太太了
萬一在天上犯病蹬了腿
或者飛行員手一滑栽海里了
你說美國會怪誰
中美直接衝突是我認為的最壞可能
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但是你要是等佩洛西安全到台灣了
然後跟我說完全沒可能
那就是裝B了
第二差的可能是什麼呢
中國一不做二不休 直接攻台了
這也沒啥好說的
看過我以前聊為什麼中國沒能
收復台灣視頻的朋友應該記得
中國還沒建國時粟裕大將就已經做了攻台計劃
江澤民甚至已經準備發動台海戰爭了
你要是告訴我習近平手裡沒有三五個對台作戰計劃
那我就要瞧不起共產黨了
我們要明白一個前提條件
共產黨這個黨他不是一個資本主義政黨
不要被中國這幾十年的經濟發展給迷惑了
什麼都是經濟民生第一
小島我的分析多數情況下確實是從這個角度出發
但是我的眼界
我能看到的利益和上面的人不一定相同
這是我的局限
就像我以前說的
從我的價值觀出發
中國就不應該打抗美援朝
不應該搞文化大革命
不應該打中美貿易戰
但是實際上都發生了
中國也沒崩潰
所以說我現在也在嘗試跳出我自己固有的價值觀
如果不從經濟民生的角度出發
中國確實有可能直接硬打台灣
連胡錦濤手上都有在西藏鎮壓暴亂的功績
你要說習近平就是個為了發展經濟
願意做出政治上犧牲的人 我不信
所以說這是我認為的第二壞的可能
再其次的一個可能是什麼呢
老毛 鄧小平其實都做了
就是往金門打打炮 弄點小摩擦
但是告訴全世界 大陸和台灣還在內戰哦
當然這麼做就有點傷害金門人的感情了
現在金門要是搞個回中國的公投
妥妥的立馬成為福建金門市
這三個選項都會涉及到熱戰
任何一項 都不是美國想看到的
因為這樣一來美國就控制不住局面了
不是說以美國的國力打不過中國
而是一旦開始熱戰
最後到底會打到什麼程度
以一個什麼樣的結局收尾
這都不是智庫有能力算出來的了
就像我前面說的那個投資的判斷
這是一個得利可以大概算清楚
但是損失很難搞明白的投資
當年德國 日本發動二戰的時候
就是沒把這個數算清楚
都是想着能贏什麼了
除了這三個可能外
最好的可能是沒有熱戰
中國只做一些經濟上的反制
或者做一些軍演
即便如此
這些反制和軍演應該也和平時的不太一樣
力道應該會更大
而且如果美國不做補救
中國可能會把一些經濟反制
或者不流血的軍事行動變為常態化動作
很多事情 時間一拖長
變數又會非常大
所以最後事情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還是很難說的
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 家大業大
在我的理解里
實在是犯不着冒這個風險
而且我以前的視頻里也已經多次提及
目前中國的狀況也不太好
房地產 銀行輪番暴雷
一帶一路只進不出
疫情管控又是重重一擊
中國想要追趕上美國的時間
顯然被延長了
所以我是在這樣的前提下
得出佩洛西大概率不會訪台
而反而是中國在台灣問題上更着急
更有可能主動的推動國家統一
但是從目前的狀態來看
我的結論直接就反了
美國在佩洛西訪台後
又繼續推動了立陶宛官員訪台
緊接着美國的議員團又訪台
過段時間美國的親爹兒子英國也要組團訪台
這看起來就不是佩洛西一個人的激情訪台了
這是有計劃的在逼迫中國出手
而反觀中國這邊
除了在佩洛西訪台前喊得比較響外
反而顯得非常克制
雖然很多人認為解放軍越過台海中線是一大勝利
但是相比於美國頻頻突破中國的底線
越過中線的演習
真的算是很給面子了
我前面分析的那些對不對呢
我反覆想了想
還是覺得沒什麼問題
但是結論又跟事實不符
這只能說明
還有一些條件我沒有考慮到
佩洛西訪問台灣後美國的一些動作
以及放出來的一些新數據
給了我一點方向
結合過去的一些數據
我有了點猜測
在佩洛西訪台前的8月5號
美國剛巧出了7月的非農數據
大家可以理解為就業率
這個數據非常的好
好到什麼程度呢
各種經濟模型算出來的市場預期是
增加25萬非農就業崗位
實際上增加了多少呢 52.8萬
實在是離了大譜
實際值和預測值差了100%多
為什麼預測值會這麼低呢
因為8月2號公布出來的
美國7月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和
3號公布的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都非常不好
首先是製造業的訂單連許兩個月萎縮
而且萎縮幅度還在增加
製造商支付價格指標跌到了2年裡的最低水平
Markit服務業PMI終值是47.3
也是2020年(7)月以來的最低點
這都在表明 美國的經濟在下滑
第三季度美國的GDP可能還會繼續萎縮
理論上來說 GDP連續兩個季度萎縮就代表着進入了衰退
今年前兩個季度美國的GDP都是萎縮的
但是美國的專家做了個決定
說美國經濟他沒衰退
因為美國經濟衰退不衰退
是由一個8人委員會投票決定的
人家專家的事咱們也不懂
作為外人唱衰美國也不太好
我們就假設美國的非農數據特別的好
但是這就跟我以前的一個推論有點相悖了
我說中國有可能要收復台灣
因為我覺得中國的經濟不太好
那麼如果美國的經濟沒衰退
他為什麼要在地緣政治上撩撥中國呢
好 這個問題我們先放一邊
我們再繼續就這個非農數據衍生下去
經濟學上有一個菲利普斯曲線
說的是失業率和通貨膨脹負相關
我曾經拿這個曲線質疑過中國的失業率
因為如果中國的失業率真的像統計局說的那麼低
中國的通貨膨脹就應該高
統計局的數據是失真的
因為沒有把沒工作的農民工統計進去
這裡面的邏輯也不複雜
很多人沒工作
收入就低 收入低消費就少
物價自然也就降了
那麼我們前面說了
美國的非農數據大大好於經濟學家的預期
說明各種經濟學家全都「算錯「了
那麼在這個「算錯」的基礎上
經濟學家當然也就把CPI給「算錯「了
經濟學家把失業率給算高了
理論上來說 相應的CPI也就算低了
也就是說CPI的預期應該比實際CPI要低
但是基於最近美國一系列反常的舉動
你島哥我做出了預期
在股票群里我也說了
我賭美國的數據有政治覺悟
所以我甚至還加了賭漲的倉
結果果然如我猜測的那樣
美國的通貨膨脹又遠遠低於預期
前後的數據是相當矛盾的
很多財經up主
經濟學家們都在說不可思議
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
只是怕做那個說國王沒穿衣服的小孩
咱皮糙肉厚 反正被罵慣了
我就直接點 這數據特麼的有問題
要麼CPI是假的
要麼非農是假的
更過分點兩個都是假的
我比較傾向於非農數據是失真的
因為比較容易在統計樣本上做手腳
比如說我去工業區
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找背着公文包的人做調查
數據會不會就好一點
收集數據時做點小手腳這是非常正常的
只是說像美國這次做到這麼明顯
這麼誇張的就很不正常了
再結合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
川普被抄家 美國議員繼續訪問台灣
美國斷供中國半導體EDA軟件
五家中國國企從紐交所退市
我認為民主黨敢這麼做的原因是
實際上數據已經差到讓他們完全無法選贏川普
而中國的衰退情況可能遠遠好於美國
美國如果不採用更激烈的手段
將無法壓制中國
為什麼我這麼說呢
還是要回到美國的各種經濟數據上來
從選票的角度
人民當然本能的喜歡低通脹 高就業率
民主黨做這個數據出來當然可以理解
但是這麼做
對美國的數據誠信打擊是很大的
單純為了選個舉就數據造假
我認為是不合理的
除非有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
我在前幾期里講過美國是如何通過
他的加息和降息的金融手段來達到收割全世界的目的的
理論上來說美國加息 就會導致美元走強
被收割國家的貨幣走弱
我其實原本是不太看好中國的
一大堆的經濟爛賬在那邊
美國稍微壓迫下
可能就會出大麻煩
但是結果卻讓我有些意外
中國的經濟韌性在共產黨創造的
這種特殊的半封閉環境下
居然出其的強
就是那種你明明知道他有問題
總覺得他下一秒就要倒
但是偏偏就是不倒的情況
通常來說
美國通過他的金融霸權進行周期性的收割是無往而不利的
在這一波的收割中
歐洲 日本 韓國 東南亞
都已經開始給美國交保護費了
但是偏偏中國就還沒有交
不但沒有交
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的市場占有率還一直在穩步提升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前段時間剛剛發布的數據
到2024年底 中國將建成31座晶圓廠
自給率達到25.6%
一方面 中國不讓美國割肉
挑戰美國的金融霸權
另一方面中國居然還膽敢反抗
發展美國最看重的關鍵性科技產業
而偏偏美國又正在衰退
如果這三點都達成了
美國世界老大的位置可能就真的不保了
前面我們舉的那個公司做項目的例子
作為一個大公司
不會做那些風險很大的項目
但是如果說不做這個風險大的項目
公司破產的概率更大呢
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考慮
就會發現美國最近一系列的動作是合理的了
首先美國出台了一個2800億美元的芯片補貼法案
這跟美國堅持了這麼多年的反對補貼的價值觀是完全背道而馳
說穿了就是我要是全班第一
我肯定呼籲大家都別補課
現在是真的意識到危險了
佩洛西飛台灣
可能就是希望中國可以做出一些比較出格的動作
一方面使得美國有理由在經濟上對中國進行制裁
給目前已經被美國加息搞得傷痕累累的中國致命一擊
另外一方面可以壓迫台灣的高科技產業轉移到美國
在中國保持了相當大的克制後
美國只得繼續派出議員訪台
繼續逼迫中國做出回應
否則實在是太難理解了
佩洛西作為大英雄勇闖台灣島
已經為民主黨獲得了極大的加分
而且也已經摸了台積電的頭了
這個時候再派低一個級別的議員去台灣
加分效果就沒那麼大了
還白白激怒中國
擼選票也不是這麼擼的
而在8月6號
也就是中國在台海搞軍演的時期
美聯儲的偏中間派的理事鮑(曼)表示
9月可能要繼續加息75個基點
也就是說在7月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預期了
一個相對較鴿的後續加息幅度上又加碼了
而能夠支撐美國繼續激進加息的
也只能是超出預期的非農數據
因為美聯儲一直在說加息是要解決通脹
現在已經加了很多息了
如果加了這麼多息 通脹還是下不來
一方面執政黨沒法選
另外美聯儲的臉徹底就沒了
所以通脹下來了
而非農數據又非常的好
是下一個階段繼續加息的最好的理由
8月13號 美國又宣布要斷供芯片之母EDA了
下手可謂非常之黑
把美國的這一連串動作結合起來
美國其實就是要通過各種壓迫在金融上擊破中國的保護殼
在高科技產業上打壓中國
中國的回應大概是有些出乎美國的意料
中國沒有在軍事上有任何過激的舉動
反而是宣布將五家國有企業從紐交所退市
並且表示不是中美徹底脫勾
這個聲明就很有意思
你要退市你把退市的理由講明白就行了嘛
特別說下不是中美徹底脫勾到底是想表達什麼呢
有沒有那種生怕你不明白
所以特意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
中國人在金融上還處於弱勢
跟美國一起玩就得花錢學經驗
說穿了就是給美國賺的
如果真的脫勾了
中國大不了就是專注自己的製造業
損失不了多少
但是美國華爾街的大鱷們就少賺了
而美國再想從金融上割中國
就更難了
我想這個是中國要表達的
其實仔細想想 兩方的表現其實都蠻精彩的
中國這幾十年的發展都很順遂
美國在蘇聯解體後則是沒碰到過對手
如今雙方終於碰上了真正的對手
目前來說美國還是占據着主動權
一直都是美國主動進攻
中國被動回應
這個就有點像解放戰爭前期國共雙方的態勢
如果中國能扛過去
那就會從戰略防禦進入戰略僵持階段
這個階段大概是在什麼時候呢
就是我預計的美股暴跌的那會兒
美國的政體使得美國不能集中全力打持久戰
除非中國把航母開去北美了
那麼現在的這些做假數據 猛加息
撩騷下台灣已經是極限
後續不可能一直用假數據
美國現在本來就在衰退
持續的加息而又沒有能夠割到中國的話會進一步加劇美國的衰退
理論上來說美國現在的股市就應該爆
但是碰上政治市就很難說
所以我說幾周到三個月
為什麼說三個月呢
因為三個月後美國會舉行中期選舉
雷最多最多撐到那個時候也就要爆了
反正我是打算賭一下
說了這麼多還是要給台灣留一分鐘
說說後續台灣會面臨的各種情況
首先恭喜民進黨
下次大選哪怕放條狗參選都會贏
國民黨算是徹底的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我也不知道這方面台灣人民是賺了還是虧了
應該也不虧吧
國民黨這種垃圾他也好不到哪兒去
但是後續台灣必然是會面臨解放軍一波一波的軍演封鎖
或者邦交國清零之類的
在中國的國力沒有超過美國之前
解放軍應該不會上島
因為中國沒有收復台灣
從來不是因為什麼台海中線
台灣領空或者台灣領海
而是美國的態度
當中美之間從將來的戰略僵持進入戰略反攻的時候
差不多台灣自己也會喊要回歸了
但是這不表示中國會把外界在台灣問題上的挑釁當看不到
後續應該都會比照這次的鎖島式的軍演
這次也算是打個樣了
軍演做到這個程度
全世界都沒什麼意見
下回只要不超過
外界最多也就是口頭反對或者關切下
有事兒沒事兒的軍演自然會導致台灣島上的資金的外流
高科技產業大概率會流向美國
比如說半導體裡的先進制程
但是其實我並不看好這些公司去美國後的前途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這麼好的原因是因為台灣的人才密集
以及中國人天生耐糙
台積電這些公司去到美國必然會遇到招工難
員工工作效率下降
成本增加的問題
但是這也是intel之類的公司希望看到的
從公司管理 與政客打交道這些方面出發
美國的大公司肯定不比台積電弱
甚至更強
只要把台積電的成本 人才拉到和美國公司一個起跑線
美國公司就贏了
那麼在先進制程這一塊
中國還是無法挑戰美國的
所以干垮了台灣
再干垮韓國
美國就是老大
他不一定真的需要徹底的吞了台積電
把台灣的這些公司拉來美國投資
促進下就業率 交點稅
然後讓美國公司做成行業第一也是一樣的
這個是很多台灣的朋友可能沒有想到的問題
美國人不一定非得要台灣的半導體
他只要保證美國的半導體比台灣的半導體強
然後搞台灣點錢就行了
中國這邊就有點不一樣了
中國的舉國體制可以使得半導體廠商不差錢
但是人才他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培養出來
大陸和台灣的語言是一樣的
離家也近
當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往美國移時
很多人其實就是要失業了
因為這些公司去到美國
他們得雇美國人
所以很可能大批的台灣半導體人才會去往大陸
這部分人才應該主要是成熟製程的人才
先進制程的人才一部分會去到美國
還有一部分可能會來到新加坡 韓國
甚至馬來西亞
別看不起馬來西亞
現在不少半導體大廠都在馬來西亞投資
不過就是工資低了一點
總的來說呢就是資金和技術會去美國
人才主要會去中國大陸
剩下的韓國 新加坡 馬來西亞分一分
台灣跌倒 世界吃飽
所以說當美國發現中國沒有在台灣問題上做出激進反應時
兩國可能轉而在瓜分台灣的問題上形成了默契
當然這種默契不是紙面甚至也不是口頭的默契
就是暫時符合共同的利益
所以大家呢就心照不宣
後續很可能的一個走向就是中美共同窮台
但是美國不會放棄台灣
如果中國一直沒辦法追上美國
那台灣還能繼續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
但是如果中國的國力與美國相近
或者超越美國時
美國可能就要逼迫台灣獨立
嘗試最後一次壓制中國
如果還壓制不下來
那中國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老大
美國應該也不會死纏爛打
就像當年的英國人承認美國是老大一樣
其實縱觀大陸台灣美國三方的博弈
其實都是各有得失
都要承擔不少的風險
唯一贏麻了的呢好像就只有民進黨
不得不說我蔡皇才是真正的天選之子
雖然一直都在被玩兒
但是好處源源不斷
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躺贏
佩洛西顺利抵台,安全离台,如果是毛泽东会怎么做?为大家回顾前三次台海危机,以及预演第四次危机私货最多的一期,从半自媒体人的角度谈谈,为什么司马南会出事,为什么中国的爱国自媒体战斗力弱,持久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