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饕

字数:3949

【题解】

这是写一个强盗洗心革面,金盆洗手,成为“善士”的故事。邢德之所以改弦更张,不是由于道德的感悟,教诲的结果,而是由于技不如人受到了羞辱,感到自己“挽强弩,发连矢”的伎俩遇到更强的对手,不能以一己之微长而俯视一切。

小说中的老饕虽然也正面写了他简直是以儿戏一样应对邢德的连珠箭,写了他武艺的高强,但更多的是通过“黄发蓬蓬然”的僮仆的高超技艺来衬托——其僮仆尚且如此,老饕简直就更莫测高深了。邢德的连珠箭发了两次,第一次针对老饕,第二次针对僮仆,在描写上极富变化。僮仆的还击,可谓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铁箭镮加上邢德的箭。因此,所谓连珠箭者,实际写了三次,各个不同,表现了惊人的描写的笔力。

小说在结尾明言“此与刘东山事盖彷佛焉”。刘东山事初见于宋幼清《九籥集》,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把它改编为白话小说,篇名为“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八兄奇踪村酒肆”。与蒲松龄同时的张潮也加以改编,以《秦淮健儿传》收录于《虞初新志》卷五。《聊斋志异》评论家吕湛恩认为蒲松龄所指刘东山事“见宋幼清《九籥集》”。假如参考王渔洋《池北偶谈·谈异三》“宋孝廉数学”条中“宋有《九籥集》,如稗官家《刘东山》、《杜十娘》等事”的话来看,大概《老饕》篇参考《九籥集》的可能性确是比较大的。

【正文】

邢德,泽州人¹,绿林之杰也²。能挽强弩³,发连矢⁴,称一时绝技。而生平落拓,不利营谋⁵,出门辄亏其赀。两京大贾⁶,往往喜与邢俱,途中恃以无恐。会冬初,有二三估客,薄假以资⁷,邀同贩鬻⁸。邢复自罄其囊⁹,将并居货¹⁰。有友善卜,因诣之。友占曰:“此爻为‘悔’¹¹,所操之业,即不母而子亦有损焉¹²。”邢不乐,欲中止,而诸客强速之行¹³。至都,果符所占。腊将半¹⁴,匹马出都门¹⁵。自念新岁无赀,倍益怏闷。

【注释】

¹泽州:州名。隋置,唐代迭有废置。宋至清初相沿,雍正时升为府,辖今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西部一带,故治在今山西晋城。

²绿(lù)林之杰:犹言绿林好汉。绿林,地名。位于湖北当阳东北。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于此聚众起事,反抗王莽,称“绿林军”。后代遂以“绿林”泛指啸聚山林,反抗官府的集团,民间则把它作为“强盗”的代称。

³强弩:指一种需要很强膂力,用机栝发射,可数矢连发的弓,力强及远,超过普通的弓。

⁴连矢:即下文“连珠箭”,连发之矢,为连弩所发。

⁵不利营谋:不善于经商谋利。

⁶两京:南京和北京。

⁷薄假以资:借给邢德少量资本。假,借。

⁸贩鬻(yù):贩卖,即倒买倒卖。

⁹自罄(qìng)其囊:拿出自己所有的钱。罄,尽。囊,钱袋。

¹⁰将并居货:准备把资本放在一起购进货物,以待贩运。居,囤积。货,卖。

¹¹此爻为“悔”:所占卦的爻辞有“悔”。爻,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悔,《周易》中占卜吉凶的爻辞专门术语,义为凶、咎,乃不吉之占。

¹²“所操之业”二句:意谓邢某此行贩鬻,不仅赚不了钱,本钱也要亏损。经商以本生息,本曰“母”,息曰“子”。

¹³强速:勉强加以邀请。速,请。

¹⁴腊:旧历十二月。

¹⁵匹马:独自骑马。

【译文】

邢德,泽州人,是一位绿林好汉。他力气很大,可以挽强弓,会发连珠箭,他的功夫被称为一时绝技。但生平落拓潦倒,不善于经营谋利,出门做买卖常常要亏掉老本。当时南京和北京的大商人都愿意和邢德一道结伴出行,为的是旅途可以有恃无恐。有一次,正值初冬时节,有二三个商人,愿意借给邢德一些本钱,邀请他一块儿去做生意。邢德自己也拿出所有的积蓄,和借来的钱合在一起准备大量购置货物。邢德有个朋友擅长算卦,临行前,邢德找到他请他预测一下吉凶。朋友占卜后说:“这一卦是‘悔’,表明你要遭遇困厄,你这宗生意,不仅赚不了钱,本钱也要亏损。”邢德一听,闷闷不乐,他打算放弃这次生意,可是他的那几个商人朋友连邀请带强迫逼着邢德上了路。到了京城,果然应验了朋友的预卜,邢德赔了本钱。腊月中旬的一天,邢德骑了匹马出了城门,想到明年没有了做生意的本钱,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正文】

时晨雾蒙蒙,暂趋临路店,解装觅饮¹⁶。见一颁白叟¹⁷,共两少年,酌北牖下。一僮侍,黄发蓬蓬然¹⁸。邢于南座,对叟休止¹⁹。僮行觞,误翻柈具²⁰,污叟衣。少年怒,立摘其耳²¹,捧巾持帨²²,代叟揩拭。既见僮手拇俱有铁箭镮²³,厚半寸,每一镮约重二两馀。食已,叟命少年于革囊中探出镪物²⁴,堆累几上,称秤握算²⁵,可饮数杯时,始缄裹完好。少年于枥中牵一黑跛骡来²⁶,扶叟乘之,僮亦跨羸马相从²⁷,出门去。两少年各腰弓矢,捉马俱出。邢窥多金,穷睛旁睨²⁸,馋焰若炙²⁹。辍饮,急尾之。视叟与僮犹款段于前³⁰,乃下道斜驰出叟前³¹,紧衔关弓³²,怒相向。叟俯脱左足靴,微笑云:“而不识得老饕也³³?”邢满引一矢去。叟仰卧鞍上,伸其足,开两指如箝³⁴,夹矢住,笑曰:“技但止此,何须而翁手敌³⁵?”邢怒,出其绝技,一矢刚发,后矢继至。叟手掇一,似未防其连珠³⁶,后矢直贯其口³⁷,踣然而堕³⁸,衔矢僵眠。僮亦下。邢喜,谓其已毙,近临之。叟吐矢跃起,鼓掌曰:“初会面,何便作此恶剧³⁹?”邢大惊,马亦骇逸⁴⁰。以此知叟异,不敢复返。

【注释】

¹⁶解装:放下行装。

¹⁷颁白叟:须发斑白的老人。《孟子·梁惠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赵岐注:“颁者,班也。头半白斑斑者也。”

¹⁸蓬蓬:散乱的样子。

¹⁹对叟休止:面向老者坐下。

²⁰柈(pán)具:餐具。柈,盘。

²¹摘:揪,提。

²²帨(shuì):佩巾,手绢。

²³箭镮(huán):扳指。一般用骨、象牙制作,戴在拇指上,是射箭时拉弓的用具。

²⁴探出镪(qiǎng)物:掏出财物。镪,本指钱贯(穿钱绳),此处借指银钱。

²⁵握算:握筹而算或扳着手计算。

²⁶枥:牲口槽。

²⁷羸(léi)马:瘦马。

²⁸穷睛旁睨(nì):用火辣辣的眼神从旁偷觑。穷睛,形容目光火辣直逼。

²⁹馋焰若炙:馋羡的目光像要冒出火来。炙,燃火。

³⁰款段:马行迟缓从容的样子。

³¹下道斜驰:离开大路,抄取捷径。

³²紧衔关(wān)弓:勒住马,拉开弓。紧,拉紧马勒,使马停步。关弓,弯弓。

³³而:你。老饕(tāo):大约是此叟的江湖绰号,意为老财迷或老馋鬼。宋苏轼有《老饕赋》:“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后因称贪馋者为“老饕”。

³⁴箝:通“钳”。

³⁵而翁:你老子。老饕自称。而,你的。手敌:亲手对付。

³⁶连珠:即“连矢”,连珠箭,连弩所射出的箭。

³⁷贯:穿入,射进。

³⁸踣(bó)然:跌倒的样子。堕:从跛骡上跌落下来。

³⁹恶剧:恶作剧,开不应该开的玩笑。

⁴⁰骇逸:马受惊狂奔。

【译文】

当时晨雾濛濛,他决定暂且到路边的小店休息一下找点酒喝。店里还有一位须发斑白的老人和两个少年,他们正在北窗下饮酒。一个黄发蓬乱的僮仆站在旁边侍候。邢德坐在南边的座位,正和老人相对。僮仆给老人和少年倒酒时,不小心打翻了杯盘,弄脏了老人的衣服。一个少年见状大怒,立即揪住僮仆的耳朵,让他拿着佩巾为老人揩拭脏物。邢德又看见那闯祸的僮仆手指上都带着铁箭镮,每个镮有半寸厚,约有二两多重。吃过饭后,老人命令少年从革囊中取出银子,堆放在桌子上,一边称秤一边扳着手指计算,大约用了饮几杯酒的时间,才把所有的银子包裹好封上。然后,少年从马厩里牵出一匹跛脚的黑骡子来,扶着老人骑上,那僮仆也骑着一匹瘦马跟着老人出了店门。那两个少年把箭矢系在腰上,牵过马来一道策马而去。邢德窥见他们有那么多银子,斜着眼都看直了,一股贪婪的欲火烧炙着他。于是他放下酒杯,急忙尾随他们而去。邢德看见老人和僮仆在前面慢慢地行进,就离开正路抄小路斜插着冲到老人面前,拉满弓弦,怒视着老人。老人弯腰脱下左脚的靴子,微笑着说:“你不认识老饕吗?”邢德没有理睬老饕,而是用力拉满弓向他射去。老饕仰卧在马鞍上,伸出左脚,两个脚趾张开,就像钳子一样夹住了邢德射来的箭矢,笑着说:“你就这么一点儿本事,还用得着你老子亲自上手吗?”邢德一听,心中大怒,施展出他的拿手绝技——连珠箭——前箭刚发,后箭应声而至。老饕出手接住一支箭,好像根本没有料到他的连珠箭法似的,第二箭直接射入他的口中,只见猛然一跌,堕于马下,口中衔着箭头僵卧在地上。那僮仆也下了马。邢德心中暗喜,以为老饕中矢而死,便慢慢地走近老饕。突然间,僵卧着的老饕一跃而起,吐出箭矢,拍着手说:“初次见面,为什么就开这么大的玩笑呀?”邢德大吃一惊,坐骑也吓得撒腿狂奔。邢德这才知道老饕绝非等闲之辈,再也不敢返回劫掠了。

【正文】

走三四十里,值方面纲纪囊物赴都⁴¹。要取之⁴²,略可千金,意气始得扬⁴³。方疾骛间⁴⁴,闻后有蹄声。回首,则僮易跛骡来⁴⁵,驶若飞,叱曰:“男子勿行!猎取之货⁴⁶,宜少瓜分⁴⁷。”邢曰:“汝识‘连珠箭邢某’否?”僮云:“适已承教矣。”邢以僮貌不扬,又无弓矢,易之⁴⁸。一发三矢,连遱不断⁴⁹,如群隼飞翔⁵⁰。僮殊不忙迫,手接二,口衔一,笑曰:“如此技艺,辱寞煞人⁵¹!乃翁偬遽⁵²,未暇寻得弓来,此物亦无用处,请即掷还!”遂于指上脱铁镮,穿矢其中,以手力掷,呜呜风鸣。邢急拨以弓,弦适触铁镮,铿然断绝,弓亦绽裂。邢惊绝,未及觑避,矢过贯耳,不觉翻坠。僮下骑,便将搜括。邢以弓卧挞之。僮夺弓去,拗折为两,又折为四,抛置之。已,乃一手握邢两臂,一足踏邢两股,臂若缚,股若压,极力不能少动。腰中束带双叠,可骈三指许⁵³,僮以一手捏之,随手断如灰烬。取金已,乃超乘⁵⁴,作一举手,致声“孟浪”⁵⁵,霍然径去⁵⁶。

【注释】

⁴¹方面纲纪:地方大员的仆人。方面,主持一方军政事务的官员;明清时期一般称总督、巡抚为方面官、方面大员。纲纪,即纪纲之仆,指奴仆总管,亦可用作奴仆美称。

⁴²要取:拦路劫取。

⁴³扬:舒心,振作。

⁴⁴疾骛(wù):乘马疾驰。

⁴⁵易:这里是换乘的意思。

⁴⁶猎取:夺取。

⁴⁷瓜分:剖分,分一杯羹。

⁴⁸易:轻视。

⁴⁹连遱(lóu):接连不断的样子。

⁵⁰隼(sǔn):即鹗,又名“雀鹰”,一种鹞属猛禽。

⁵¹辱寞煞人:犹言羞死人。辱寞,又写作“辱没”。

⁵²偬遽(cōng jù):匆忙,仓猝。

⁵³骈(pián)三指许:大约三指并拢那么宽。骈,并。

⁵⁴超乘:本称跃身上车(车乘),这里指黄发僮跳上骡背(乘骑)。

⁵⁵孟浪:犹言卤莽、莽撞,是故作道歉的嘲讽语。

⁵⁶霍然:疾速的样子。

【译文】

邢德骑着马又走了三四十里,正赶上地方官吏的管家,带着大批财物赴京。邢德拦路夺取过来,估计能有一千两银子,心里才开始舒展起来。正在急忙赶路之时,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阵阵蹄声。回头一看,却是刚才跟着老饕的那个僮仆,骑着老饕的那个瘸骡子飞奔而来,叱责他说:“汉子站住!猎取的货物,应该多少分我们一些。”邢德说:“你认识我‘连珠箭邢某人’吗?”僮仆说:“刚才已经领教了。”邢德看这僮仆貌不惊人,又没有弓箭,以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打发掉。于是他举箭连发三矢,这三箭连续不断,就像飞翔着的群鹰一样。那僮仆从容不迫,双手各接住一支,口中还衔住一支,笑着说:“就这么点儿技艺,真是丢死人了!你老子今天走得匆忙,没来得及找只弓来,你这几支箭矢也没什么用处,还是还给你吧!”于是他从手指上摘下铁箭镮,把箭矢穿在中间,用力一掷,邢德只听耳边“呜呜”作响。急忙用弓拨挡,弓弦碰上铁箭镮,“当”的一声,弓弦断了,弓也绽裂开来。邢德被这僮仆的绝技惊呆了,还没来得及躲避,箭矢已射穿耳朵,邢德不觉翻身坠马。僮仆也下了马,正要搜索他的钱物。邢德躺在地上,用弓奋力击打僮仆。僮仆一把夺过弓,一折为二,又一折为四截,然后扔在地上。接着,僮仆一手握住邢德的两臂,一脚踩住他的双腿,邢德只觉得双臂像被绳索捆住,双腿像被重物压住了一样,一动也动不了。邢德腰中扎了一条双层皮带,足有三指宽,僮仆用一只手轻轻一捏,手过之处皮带就像灰烬一样断开。僮仆取出邢德身上的财物,然后跳上马背,举手致意,说一声“冒犯了”,就飘然而去。

【正文】

邢归,卒为善士⁵⁷,每向人述往事不讳。此与刘东山事盖彷佛焉⁵⁸。

【注释】

⁵⁷善士:谓循礼守法,安分做人。

⁵⁸刘东山事:大概这是明清之际广为流传的故事。据宋幼清《九籥集》卷二《刘东山》载,刘东山,明嘉靖时三辅捉盗人,自号连珠箭,认为无人可敌。一日途中遇一黄衫毡笠少年,携弓重二十。东山惶惧。少年劫东山车资以去。东山自此隐居卖酒。三年后,黄衫少年复至酒店,酬其千金。其事又见《初刻拍案惊奇·刘东山夸技顺城门》篇。

【译文】

邢德回到老家以后,终于成为一个品行端正、守法循礼的人,他常常毫不隐讳地向人们讲述这段往事。他的经历与刘东山的故事差不多。


西僧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