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

字数:1092

【题解】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中,蒲松龄最痛恨的就是曹操了,不仅在本篇中写曹操在阴间受酷刑,“数千年不决”,迁延着,让曹操“求死不得”(《阎罗》),同时在另一篇的《甄后》中让曹操在阳世变狗,累劫不复。在《聊斋俚曲》里唯一写历史题材的《快曲》中,蒲松龄违背历史事实,让张飞在华容道截杀了曹操而“一矛快千古”。在《聊斋诗集》的《读史》中蒲松龄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曹操的憎恶:“汉后习篡窃,遂如出一手。九锡求速加,让表成已久。自加还自让,情态一何丑。僭号或三世,族诛累百口。当时不自哀,千载令人呕!”为什么如此痛恨曹操呢?蒲松龄明确地指出:曹操太奸诈了,“以谲为其咎”。

【正文】

莱芜秀才李中之¹,性直谅不阿²。每数日,辄死去,僵然如尸,三四日始醒。或问所见,则隐秘不泄。时邑有张生者,亦数日一死,语人曰:“李中之,阎罗也。余至阴司,亦其属曹³。”其门殿对联⁴,俱能述之。或问:“李昨赴阴司何事?”张曰:“不能具述。惟提勘曹操⁵,笞二十。”

【注释】

¹莱芜:县名。在山东省的东部,清属泰安府,即今山东莱芜。

²直谅不阿:正直诚信,不曲徇私情。《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商君书·慎法》:“夫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³属曹:下属,属下分职办事人员。旧时朝廷和各级官府分职办事,称“分曹”;其属官称“曹官”。

⁴门殿:大门和正殿。

⁵提勘:提审。曹操:字孟德,汉沛国谯人。年二十举孝廉。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后起兵讨董卓,逼献帝都许昌,击灭袁绍、袁术、刘表,逐渐统一我国北部地区。位至丞相、大将军,封魏王。曹丕代汉称帝,追尊为魏太祖武皇帝。在正统史学中,曹操是恶行累累的奸臣。蒲松龄也持这种看法。除了在《聊斋志异》中有多篇写曹操在阴间受酷刑,变狗,在俚曲《快曲》中还违背历史事实,让张飞在华容道杀死曹操,“一矛快千古”。

【译文】

莱芜县有个秀才叫李中之,他生性刚直,不徇私情。可是每过几天就要昏死一次,每次昏死都如僵尸一般,三四天后才能苏醒。有人问他在阴间都看到了什么,他总是守口如瓶,半点儿也不曾泄露。当时县里有位张生,也几天昏死一次,对人说:“李中之是阎罗殿上的阎罗。我到了阴曹,也就是他的部下。”至于阎罗殿门上的对联,这位张生都能背着叙述下来。又有人问他:“李中之昨天到阴曹处理了什么事情?”张生说:“我不能细说。但记得他提审了曹操,并打了二十大板。”

【正文】

异史氏曰:阿瞒一案⁶,想更数十阎罗矣⁷。畜道、剑山,种种具在⁸,宜得何罪,不劳挹取⁹,乃数千年不决,何也?岂以临刑之囚,快于速割¹⁰,故使之求死不得也?异已¹¹!

【注释】

⁶阿瞒:曹操小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曹瞒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⁷更:经历。

⁸“畜道、剑山”二句:意谓冥罚恶人转生为畜牲或到剑山等处受酷刑,种种章程都很明确。畜道、剑山,都是民间传说中阴间的酷刑。

⁹不劳挹取:这里指依据法律斟酌量刑并不费事。挹取,汲取。

¹⁰快:高兴,喜欢。

¹¹异已:太奇怪了。已,同“矣”。

【译文】

异史氏说:曹阿瞒的案子,想来已经历过几十位阎罗审理了。变牛变马,剑山刀峰,种种惩罚也都用过了,应该判他什么罪,不须斟酌便可定刑,可是几千年都定不了案,至今还在提审,是什么缘故呢?难道是因为临刑的囚犯多求快刀速死,所以专门让曹操求死不得,多遭一些罪吗?真是怪事!


汤公连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