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

字数:6409

【题解】

这是一篇写有劣迹的青年在落难时遇到仙女得到救助并结婚生子的故事。

仙女所居住的地方并非天上宫阙,而是人间洞府,“门横溪水,石梁驾之”。绿色食品,环保服装,都是仙女翩翩所自制;闺中密友,可以说悄悄话;有男女欢爱,性感魅力,又有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尤其小说写了翩翩对待失足的罗子浮充满善良和仁爱,在家庭问题上豁达,洒脱,宽厚,独立,让人感到可亲,可近,温馨,脱俗。翩翩扣钗而歌:“我有佳儿,不羡贵官。我有佳妇,不羡绮纨。今夕聚首,皆当喜欢。为君行酒,劝君加餐。”集中表达了仙女的人生价值取向。小说无论在环境上还是人物上都与人间无异,却又高于人世而具有童话色彩。

仙女“取大叶类芭蕉,翦缀作衣”,“取山叶呼作饼,食之,果饼,又翦作鸡、鱼,烹之皆如真者”,“持襆掇拾洞口白云,为絮复衣,着之,温暖如襦,且轻松常如新绵”。衣服还可以自我修复,自我毁弃,充分展示了蒲松龄超人的想象力。仙女之间的对话,活泼生动,使人如闻如见,展现了蒲松龄在文言口语化方面的深厚功力。本篇故事不长,但在剪裁上颇为精巧。比如写罗子浮的劣迹是嫖娼轻浮,这就为花城到来后罗子浮的想入非非,“大不端好”,预留伏笔。再比如花城在小说中出现两次,均是单身前来,这使得小说线索集中,节省许多笔墨。

【正文】

罗子浮,邠人¹。父母俱早世²,八九岁,依叔大业。业为国子左厢³,富有金缯而无子⁴,爱子浮若己出。十四岁,为匪人诱去作狭邪游⁵。会有金陵娼,侨寓郡中,生悦而惑之。娼返金陵,生窃从遁去。居娼家半年,床头金尽⁶,大为姊妹行齿冷⁷,然犹未遽绝之。无何,广创溃臭⁸,沾染床席,逐而出。丐于市,市人见辄遥避。自恐死异域,乞食西行。日三四十里,渐至邠界。又念败絮脓秽,无颜入里门,尚趑趄近邑间⁹。

【注释】

¹邠(bīn):唐置邠州,历代因之,治所在今陕西彬县。

²早世:早年去世。

³国子左厢:明清时国子监祭酒的别称。明初设国子监于南京,由于朱元璋“车驾时幸”,所以“监官不得中厅而坐,中门而立”,而以国子监的东厢房(即左厢)为祭酒治事、休息之所。故相沿以“左厢”代称祭酒。参见《明史》“国子监”、《天府广记》“国学”。

⁴金缯(zēng):金帛。指代财富。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

⁵匪人:品行不端的人。狭邪游:嫖妓一类不正当行为。

⁶床头金尽:钱花光了。唐张籍《行路难》诗:“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⁷姊妹行(háng):姊妹们。妓女间的互称。齿冷:嘲笑。因笑必开口,笑久则齿冷。

⁸广创:即梅毒。因大都由粤广通商口岸传入,因称“广创”。

⁹趑趄(zī jū)近邑间:在邻近的县境内,徘徊不前。趑趄,徘徊不进貌。

【译文】

罗子浮是陕西邠州人。父母死得很早,从八九岁时,就由叔叔罗大业抚养。罗大业是国子监的官员,家产很富有却没有子嗣,他特别珍爱罗子浮,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一样。罗子浮在十四岁时,受了坏人的引诱而沉迷于寻花问柳。当时有个从金陵来的妓女,侨居邠州,罗子浮非常喜欢她并深深为之迷惑。妓女返回金陵时,罗子浮也偷偷跟随她离开了家门。他在妓女家住了半年,带的银子全都花光了,开始遭到妓女们的嘲笑和摒弃,只不过没有马上被赶出妓院的大门而已。不久,罗子浮得了性病,下身溃烂,肮脏的脓液弄得床席到处都是,妓女们终于把他扫地出门了。罗子浮一身是病,身无分文,沦落成乞丐,在街市上向人们乞讨,人们远远地看见他都唯恐避之不及。罗子浮担心自己会客死他乡,所以一路西行,一边讨饭,一边往家乡走。他每天大约能走三四十里的路,日复一日,他渐渐走到了邠州的界内。看到自己这身破烂的衣服,一身溃烂的脓疮,觉得实在无颜见亲人,最后在邠州附近的邻县徘徊不前。

【正文】

日既暮,欲趋山寺宿。遇一女子,容貌若仙。近问:“何适?”生以实告。女曰:“我出家人,居有山洞,可以下榻¹⁰,颇不畏虎狼。”生喜,从去。入深山中,见一洞府¹¹,入则门横溪水,石梁驾之¹²。又数武¹³,有石室二,光明彻照,无须灯烛。命生解悬鹑¹⁴,浴于溪流,曰:“濯之,创当愈¹⁵。”又开幛拂褥促寝¹⁶,曰:“请即眠,当为郎作袴¹⁷。”乃取大叶类芭蕉,翦缀作衣¹⁸,生卧视之。制无几时,折叠床头,曰:“晓取着之。”乃与对榻寝。生浴后,觉创疡无苦¹⁹。既醒,摸之,则痂厚结矣²⁰。诘旦,将兴²¹,心疑蕉叶不可着,取而审视,则绿锦滑绝。少间,具餐,女取山叶呼作饼,食之,果饼,又翦作鸡、鱼,烹之皆如真者。室隅一罂²²,贮佳酝,辄复取饮,少减,则以溪水灌益之。数日,创痂尽脱,就女求宿。女曰:“轻薄儿!甫能安身,便生妄想!”生云:“聊以报德。”遂同卧处,大相欢爱。

【注释】

¹⁰下榻:谓留客住宿。《后汉书·徐稺传》:“(陈)蕃在郡不接宾客,惟徐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后因称留客住宿为“下榻”。

¹¹洞府:传说中仙人常以山洞为家,故习称仙人或修道者所居为“洞府”。

¹²石梁:石桥。

¹³数武:数步。武,半步。泛指脚步。

¹⁴悬鹑:喻破衣。《荀子·大略篇》:“子夏贫,衣若县鹑。”县,同“悬”。鹌鹑毛斑尾秃,似披敝衣,因以“悬鹑”比喻衣服破烂。

¹⁵创(chuāng):疮。

¹⁶开幛拂褥:打开帐幕,铺好床被。幛,幛幔。

¹⁷袴:同“裤”。

¹⁸翦缀:裁剪,缝纫。缀,连接。

¹⁹创疡:脓疮。

²⁰痂:伤口或疮口结的疤。

²¹兴:起。

²²隅:角落。罂(yīng):陶制的大幅小口的容器。

【译文】

一天傍晚,罗子浮打算投到山中的庙里过夜。在山前他遇到一位女子,美貌非凡,像天上的仙女一样。当罗子浮走近时,她问道:“你要到哪里去?”罗子浮把自己的情况如实告诉了她。女子说:“我是出家人,我住的地方有山洞,你可以住下,一点儿也不必害怕虎狼。”罗子浮非常高兴,就跟着她走了。走到深山之中,果然看见有一个大山洞,进洞之后发现洞门前还横着一条小溪,溪水上面还架着一座小石桥。再往洞里走上几步,就看见有两间石室,室内一片光明,不用点灯举烛。女子让罗子浮脱下一身破烂衣裳,到小溪里去洗澡,还说:“洗一洗,身上的烂疮自然就会痊愈。”罗子浮浴后,女子又撩开帷帐,铺好被褥,催促他早点儿睡下,说:“你赶快睡吧,我要给你做套衣裤。”说着,就取来一片像芭蕉叶似的大叶子,用它又剪又缝地做衣服,罗子浮躺在床上看着她做。不一会儿,衣服做好了,女子把衣服叠好放在他的床头,说:“明天一早起来就穿上吧。”然后,女子就在他对面的床上睡下了。罗子浮在溪水中洗浴后,身上的溃疮就不再疼了。半夜他从梦中醒来,一摸身上的溃疮,都结了厚厚的一层疮痂。第二天早晨,罗子浮要起床,想起床边芭蕉叶做的衣服,不免有些心疑,他拿起衣服一看,却是光滑无比的绿色锦缎。过了一会儿,该吃早饭了。女子取了一些山上的树叶来,说是饼,罗子浮一吃,果真是饼。女子又用树叶剪成鸡、鱼的形状,放在锅里烹制,罗子浮夹起来一吃,全跟真的没有两样。石室的角落里有一个大坛子,里面装满了美酒,女子常常倒出来饮用,坛中的美酒只要稍稍喝掉一些,女子就往里灌进一些溪水作为补充。罗子浮在山中住了几天,身上的疮痂全都脱落了,他就要求和女子同宿。女子说:“你这个轻薄的家伙!刚刚保全了性命安下身来,就开始胡思乱想了!”罗子浮说:“我只不过是想报答你的恩德。”从此,两个人同床而眠,相亲相爱,十分快乐。

【正文】

一日,有少妇笑入,曰:“翩翩小鬼头快活死!薛姑子好梦²³,几时做得?”女迎笑曰:“花城娘子,贵趾久弗涉²⁴,今日西南风紧,吹送来也²⁵!小哥子抱得未?”曰:“又一小婢子。”女笑曰:“花娘子瓦窑哉²⁶!那弗将来²⁷?”曰:“方呜之²⁸,睡却矣。”于是坐以款饮。又顾生曰:“小郎君焚好香也²⁹。”生视之,年廿有三四,绰有馀妍³⁰,心好之。剥果误落案下,俯假拾果,阴捻翘凤³¹,花城他顾而笑,若不知者。生方怳然神夺³²,顿觉袍袴无温,自顾所服,悉成秋叶³³。几骇绝,危坐移时³⁴,渐变如故,窃幸二女之弗见也。少顷,酬酢间³⁵,又以指搔纤掌,城坦然笑谑,殊不觉知。突突怔忡间³⁶,衣已化叶,移时始复变。由是惭颜息虑,不敢妄想。城笑曰:“而家小郎子,大不端好!若弗是醋葫芦娘子³⁷,恐跳迹入云霄去³⁸。”女亦哂曰³⁹:“薄幸儿⁴⁰,便直得寒冻杀!”相与鼓掌。花城离席曰:“小婢醒,恐啼肠断矣。”女亦起曰:“贪引他家男儿,不忆得小江城啼绝矣。”花城既去,惧贻诮责⁴¹,女卒晤对如平时。

【注释】

²³薛姑子好梦:有两种解释。其一,丁耀亢《续金瓶梅》第三回写观音庵的薛姑子多次“偷人养汉”,是一个不守佛门清规戒律的淫荡尼姑,其主要劣行之一便是与男扮女装的旧相好在准提庵偷情。“薛姑子好梦,几时做得”,即是花城娘子调侃翩翩作为仙人不守清规偷情的话。《续金瓶梅》书成于顺治十七年(1660),蒲松龄有可能看到此书。其二,唐蒋防《霍小玉传》有“苏姑子作好梦也未”的问话,与此情事也略同。因疑“×姑子作好梦”可能是其时的歇后语。姑子,女冠(女道士)的俗称。

²⁴贵趾久弗涉:很久不来了。趾,脚趾。弗,不。涉,涉足。

²⁵今日西南风紧,吹送来也:意谓今日好风作美,送你到意中人身边。三国魏曹植《七哀诗》写思妇云:“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后常以“西南风”喻促成男女欢会的机缘或助力,如李商隐诗:“安知夜夜意,不起西南风。”(《李肱所遗画松诗》)“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无题》之一)此为翩翩应对花城戏谑之词。

²⁶瓦窑:烧制砖瓦的窑,用以戏称专生女孩的妇女。《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瓦,古代纺砖。后习称生女为“弄瓦”,进而戏称多生或只生女孩的妇女为瓦窑。清褚人获《坚瓠三集·弄瓦诗》:“无锡邹光大连年生女,俱召翟永龄饮。翟作诗云:‘去岁相招云弄瓦,今年弄瓦又相招。作诗上覆邹光大,令正原来是瓦窑。’”

²⁷那弗将(jiāng)来:何不带来。将,携领。

²⁸呜:哄拍幼儿睡眠的声音。此处用作“哄”。

²⁹焚好香:犹言烧了高香,意谓交了好运。

³⁰绰有馀妍(yán):形容女子或字画等丰姿秀逸,很有魅力。妍,美丽。《本事诗·情感》:“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娇姿媚态,绰有馀妍。”

³¹阴捻翘凤:暗暗地摸(花城娘子)翘着的小脚。翘凤,女子的小脚。

³²怳(huǎng)然神夺:恍恍忽忽,神不守舍。谓生邪念。怳,同“恍”,恍忽。

³³秋叶:枯叶。

³⁴危坐:端正地坐着。

³⁵酬酢:周旋应酬。

³⁶突突怔仲(zhēng chōng):心悸不安,形容惊惧。突突,形容心跳剧烈。

³⁷醋葫芦娘子:戏谑语。俗称在爱情关系上有嫉妒之心为“捻酸吃醋”。醋葫芦,如同今俗语“醋罐子”。

³⁸跳迹入云霄:犹言腾云驾雾,意思是荡检逾闲,想入非非。

³⁹哂(shěn):微笑,讥笑。

⁴⁰薄幸:薄情,负心。

⁴¹贻:遗留,遭到。诮责:责备。

【译文】

有一天,一位少妇笑着走进洞来,一进门就说:“翩翩,你这个小鬼头快活死了!你们俩的好事是什么时候做成的呀?”翩翩迎了出去,笑着说:“是花城娘子来了,你这贵客可是好久没有光临了,今天一定是西南风吹得紧,把你给吹来了!小相公抱上了没有?”花城娘子说:“又是一个小丫头。”翩翩笑着说:“花城娘子是瓦窑啊!那你怎么没有把她抱来呀?”花城娘子说:“刚才哄了她一会儿,现在正睡着呢。”说着,花城娘子款款坐下,端起酒杯,慢慢啜饮着。花城娘子又看着罗子浮说:“小郎君你烧高香了。”罗子浮仔细端详花城娘子,她的年龄也就是二十三四岁,容貌姣好,举止动人,罗子浮心里又爱上她了。罗子浮神不守舍地剥着果皮,不慎把一颗果子掉在了桌子下面,他弯下腰假装拾果子,却偷偷地捏了一把花城娘子的脚,花城娘子眼睛瞧着别处说笑着,好像什么都不知道。罗子浮正迷迷糊糊地乱想着,忽然觉得身上的衣裤变凉了,再看看身上的衣服,也全都变成秋天的枯叶了。罗子浮差点儿给吓死过去,赶紧收心坐正,他端端正正地坐了一会儿,身上的衣服才渐渐变回原来的样子,罗子浮暗中庆幸二位女子没有看见他的窘态。又过了一会儿,罗子浮借着劝酒的机会,用手指轻轻挠了挠花城娘子的手心,花城娘子谈笑自如,好像完全没有察觉。罗子浮心怦怦乱跳,神情有些恍惚,他猛然发现身上的衣服又变成树叶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又变了回来。罗子浮满面羞惭,这才打消了调戏花城娘子的念头,不敢再有妄想了。花城娘子笑着说:“你家这个小郎君可不太老实!如果不是醋葫芦娘子管教,恐怕他要跳到天上去。”翩翩也微笑着说:“薄情的东西,真该把你冻死!”两个女子都拍着手笑了起来。花城娘子起身离席,告辞说:“小丫头快醒了,恐怕她会哭断肠子的。”翩翩也站起来说:“光顾着勾引人家男人,早想不起小江城哭死了。”花城走后,罗子浮心里七上八下的,生怕翩翩责骂他,可翩翩对他还是和往常一样。

【正文】

居无何,秋老风寒⁴²,霜零木脱⁴³,女乃收落叶,蓄旨御冬⁴⁴。顾生肃缩⁴⁵,乃持襆掇拾洞口白云⁴⁶,为絮复衣⁴⁷,着之,温暖如襦⁴⁸,且轻松常如新绵。逾年,生一子,极惠美⁴⁹,日在洞中弄儿为乐。然每念故里,乞与同归。女曰:“妾不能从,不然,君自去。”因循二三年⁵⁰,儿渐长,遂与花城订为姻好。生每以叔老为念,女曰:“阿叔腊故大高⁵¹,幸复强健,无劳悬耿⁵²。待保儿婚后⁵³,去住由君。”女在洞中,辄取叶写书教儿读,儿过目即了⁵⁴。女曰:“此儿福相,放教入尘寰⁵⁵,无忧至台阁⁵⁶。”未几,儿年十四。花城亲诣送女,女华妆至,容光照人。夫妻大悦,举家宴集。翩翩扣钗而歌曰⁵⁷:“我有佳儿,不羡贵官。我有佳妇,不羡绮纨⁵⁸。今夕聚首,皆当喜欢。为君行酒,劝君加餐⁵⁹。”既而花城去,与儿夫妇对室居。新妇孝,依依膝下,宛如所生。生又言归,女曰:“子有俗骨,终非仙品,儿亦富贵中人,可携去,我不误儿生平⁶⁰。”新妇思别其母,花城已至。儿女恋恋,涕各满眶。两母慰之曰:“暂去,可复来。”翩翩乃翦叶为驴,令三人跨之以归。大业已老归林下⁶¹,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入门,各视所衣,悉蕉叶,破之,絮蒸蒸腾去。乃并易之。后生思翩翩,偕儿往探之,则黄叶满径,洞口云迷,零涕而返。

【注释】

⁴²秋老:秋深。

⁴³霜零木脱:霜降叶落。雨露霜雪降落叫“零”。木,树木。宋苏轼《后赤壁赋》:“霜露即降,木叶尽脱。”

⁴⁴蓄旨御冬:蓄存食物,准备过冬。《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传:“旨,美。御,籞也。”

⁴⁵肃缩:义同“蹜(sù)缩”,因寒冷而缩身战抖。

⁴⁶襆:包袱。掇拾:捡取,收拾。

⁴⁷复衣:夹袄。

⁴⁸襦:短袄,棉袄。

⁴⁹惠:通“慧”,聪明。

⁵⁰因循:迁延。指仍留洞中。

⁵¹腊:岁末腊祭逢阴历十二月举行,因以纪年。这里指年岁。

⁵²悬耿:耿耿悬念。

⁵³保儿:罗子浮与翩翩所生子名。

⁵⁴了:明了,清楚。

⁵⁵尘寰:人世间,世俗社会。

⁵⁶台阁:指宰相、尚书之类的大官。明清称内阁大学士为“阁臣”,称六部尚书、都御史为“台官”。

⁵⁷扣钗:用头钗相敲击,作为节拍。

⁵⁸绮纨(wán):绮与纨,均丝织品,为富贵之家所常用,故以“绮纨”喻富贵。

⁵⁹加餐:多多进食,保养身体。《古诗十九首》之一:“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⁶⁰生平:终身。指一生前途。

⁶¹老归林下:告老归隐。林下,树林之下,本指幽静之地,引申指归隐之所。

【译文】

又过了一些日子,到了深秋时节,寒风凛冽,霜打叶落,翩翩开始收集一些落叶,积蓄食物,准备过冬。她看到罗子浮冻得缩着脖子发抖,就拿着一个包袱皮捡拾起洞口片片白云包上一包,当作棉花为他做了件夹袄,罗子浮穿在身上,感到暖乎乎的,轻软蓬松,就跟穿上新棉袄一样。第二年,翩翩生了个儿子,非常聪明漂亮,罗子浮每天在洞中以逗弄儿子为乐。可是他还常常思念故乡,请翩翩跟他一同回去。翩翩说:“我不能跟你一道回去,要不你自个回去吧。”就这样因循又过了二三年,儿子渐渐长大了,就与花城娘子的女儿订了婚。罗子浮常常惦念他年迈的叔叔,翩翩宽慰他说:“叔叔虽然年事已高,可是身体还很健壮,不用你挂念。等我们抚育儿子长大成人,办完婚事以后,去留就随你的便了。”翩翩在山洞中,经常在树叶上写字教儿子读书,儿子天赋很高,过目不忘。翩翩说:“这个孩子有福相,将来放到尘世间,做个宰相那么大的官恐怕也不是难事。”几年以后,他们的儿子十四岁了。花城娘子亲自把女儿江城送来完婚,江城身穿华丽的礼服,美目流盼,光彩照人。罗子浮和翩翩喜欢得不得了,全家人聚在一起大摆喜宴。在宴席上,翩翩敲着金钗唱着:“我有好儿郎,不羡做宰相。我有好儿媳,不羡穿锦衣。今晚聚一起,大家要欢喜。为君敬杯酒,劝君多进餐。”后来花城娘子走了,翩翩夫妇和儿子儿媳对门住着。新媳妇特别孝顺,常依偎在婆婆的膝下,就像他们的亲生女儿。罗子浮又提起返回故乡的事,翩翩说:“你身有俗骨,终究不是可以成仙的人,儿子也是富贵中人,可以一起带走,我不想耽误儿子的前程。”新娘子正想和母亲告别,花城娘子已经来了。一对小儿女跟他们的母亲恋恋不舍,依依惜别,他们的眼泪都装满了眼眶。两位母亲安慰他们说:“你们暂且先去,以后可以再回来。”于是翩翩用树叶剪成驴子,让他们三位骑驴上路。这时,罗子浮的叔叔罗大业已经告老还乡,在家闲居,他以为侄子罗子浮早就死了,这一天,忽然看见侄儿带着英俊的孙子和美貌的孙媳回来了,他高兴得如获至宝。三个人一进门,各自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是芭蕉叶。用手一扯,芭蕉叶破了,衣中絮的白云也慢慢地升到了天空。于是三人都换了衣服。后来罗子浮思念翩翩,带着儿子去深山之中寻找,只见他们熟悉的小路已经落满了黄叶,去往洞口的道路也被弥漫着的厚厚的白云遮住了,无从辨认,罗子浮父子只好流着眼泪回去了。

【正文】

异史氏曰:翩翩、花城,殆仙者耶?餐叶衣云,何其怪也!然帏幄诽谑⁶²,狎寝生雏,亦复何殊于人世?山中十五载,虽无“人民城郭”之异⁶³,而云迷洞口,无迹可寻,睹其景况,真刘、阮返棹时矣⁶⁴。

【注释】

⁶²帏幄诽谑:指闺房中的言笑游戏。帏幄,房内帐幕。诽谑,戏谑玩笑。诽,当作“俳(pái)”。

⁶³虽无“人民城郭”之异:指虽然没有年代久远的人事变迁那么大。人民城郭,指丁令威学仙的故事。《搜神后记》卷一载:“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

⁶⁴真刘、阮返棹时:指汉代刘晨、阮肇天台山遇仙女一事。返棹,驾船返回。据《搜神记》和《幽冥录》记载:汉明帝永平五年(62),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取谷皮,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食乏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而绝岩邃涧,永无登路。攀援藤葛,乃得至上。各啖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漱。见芜菁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掺,相谓曰:“此知去人径不远。”便共没水,逆流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南壁及东壁下各有一大床,皆施绛罗帐,帐角悬铃,金银交错,床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琼实,犹尚虚弊,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甘美。食毕行酒,有一群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而言:“贺汝婿来。”酒酣作乐,刘、阮欣怖交并。至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往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至十日后欲求还去,女云:“君已来是,宿福所牵,何复欲还邪?”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牵君,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383),忽复去,不知何所。

【译文】

异史氏说:翩翩、花城娘子大概都是仙人吧?吃树叶、穿白云,是多么奇怪的事啊!然而,闺房之中的嬉笑怒骂、男欢女爱、生儿育女,又和人世间有什么不同呢?罗子浮在山中生活十五年,虽然没有经历“城廓如故、人民已非”的时事变迁,然而,当他重返山洞寻找翩翩时,那里却是白云缥缈,旧迹无处可寻,这种景况,真和东汉时刘晨、阮肇重访仙女的情形差不多。


毛狐黑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