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国在华势力
韦罗璧的《外人在华特权和利益》(第2版,1927年,2卷),尽管其过分地墨守条文,但对整个问题作了有益的论述。王绍坊有很好的同名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20世纪早期,外国人在中国的许多方面,每个主要订约国已公布和未公布的外交通信及领事的报告中,对此都有详细的反映。英国、日本和美国多年的外交档案微缩胶卷,在主要的科学研究图书馆中都可以找到。中国方面的外交史,可以在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收藏的一部分外交档案中加以研究。
在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和发行报纸和期刊,共有80—90种,其中有些是传教士的通讯,用中文或其他外国文字。大约到1920年止,在主要的通商口岸和北京,但不包括满洲,主要的非宗教性报刊见表39。这些外国报刊对外交档案提供了重要的补充材料。
表39 外国在华主要非宗教性报刊
在华基督教会数量极多的文献,主要是传教士自己出版的,反映其观点。克莱顿·H.朱(音)的《在华美国传教士:从传教研究图书馆论题目录中精选的著作、文章和小册子》,列举了7000个条目,按详尽的论题分类。尽管其书名是美国传教士,但并不限于美国教会。赖烈特的《基督教在华传教史》,虽然是最早出版于1929年,但仍然是一个好的起点。在华出版的新教徒的主要刊物,是《教务杂志》(上海,1867—1941年)、《中国传教年鉴》(上海,1867—1941年),后改名《中国基督教年鉴》(1926—1940年),提供了对教会工作各方面的每年评价。对20世纪传教活动最新研究成果,有保罗·A.瓦格的《传教士、中国人与外交官:美国新教徒在中国的传教活动,1890—1952年》;费正清编的《在华的传教事业与美国》;杰西·G.卢兹的《中国与基督教院校,1850—1950年》;雪莉·加勒特的《中国城市里的社会改革者:中国基督教青年会,1895—1926年》;小詹姆斯·C.汤姆森的《中国面向西方之时:美国改革者在国民政府的中国,1928—1937年》;菲利普·韦斯特的《燕京大学与中西关系,1916—1952年》。关于中国基督教自主的本国教会运动的发展,可参阅山本澄子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
关于外国在海关中的作用,可参看斯坦利·F.赖特的《中国争取关税自主的斗争,1843—1938年》和《赫德与中国海关》两书,费正清、凯瑟琳·布鲁纳等编的《北京总税务司赫德书信集:1868—1907年的中国海关》,揭示了赫德控制中国海关达40年之久。S.A.M.阿谢德的《中国盐业的现代化,1900—1920年》,分析了理查德·戴恩在中国盐税中的作用。北京科学出版社于1957年至1962年出版的10卷本《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丛书,重印了译自海关档案的重要文件,但除了第10卷民国时期处理庚子赔款支付问题的资料外,不包括20世纪的资料。
外国在20世纪对中国经济的作用,非意识形态的论述很少。基本资料可参阅卡尔·F.雷默(又译作雷麦。——译者注)的《中国的对外贸易》和《中国的外国投资》两书,郑友揆(音)的《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工业发展》,侯继明的《1840—1937年中国的外国投资与经济发展》。罗伯特·F.德恩伯格的《外国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840—1949年》(载德怀特·H.帕金斯编:《历史的剖析中国现代经济》,第19—49页)断定,属于外国的部门,“无疑对中国国内经济作出了积极而直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