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掌握记忆关键的LTP
本章中,我们将以海马体神经元的性质为切入点,一起来认识人脑记忆的性质。
从人脑中一个个神经元所具有的细微性质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因为人脑的机能就是由神经元来实现的。所以,要想了解人的记忆,我们当然要从海马体神经元的性质开始说起。
我读博期间的研究课题正好是“海马体和记忆”,我最终也拿到了博士学位,可以说是一名“海马体博士”了。因此,在本章中我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从专业角度来讲解海马体的性质。实际上,海马体神经元具有很多有趣的性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LTP。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LTP是什么吧。
近年来,脑科学研究发展迅速,那些人们曾经无法想象的高难度实验已经逐渐成为可能。例如在现阶段,我们甚至已经能够在刺激人或动物的神经元的同时,来记录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了。我就使用过这种技术,将细小的电极轻轻插入海马体,尝试对海马体进行反复刺激。大家知道结果如何吗?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竟然增强了。不仅如此,在刺激结束后,连接也仍然保持着增强的状态。也就是说,神经元被长期地激活了。
这种现象名为长时程增强作用(long-termpotentiation)1。最近,大家都使用大写的英语缩略词LTP来指代这个现象,所以本书在随后进行说明时也将使用LTP一词。
1Bliss,T.V.&Lomo,T.Long-lastingpotentiationofsynaptictransmissioninthedentateareaoftheanaesthetizedrabbitfollowingstimulationoftheperforantpath.JPhysiol232,331-356(1973).
LTP是大脑的“记忆之源”,这一点通过简单的实验就可以验证。例如,我们先通过给予药物或改变基因等方式让实验动物的脑中的LTP消失,然后观察它们的记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结果显示,被剥夺了LTP的动物将无法产生任何记忆,这真是太可怜了。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记忆的形成与LTP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LTP的效应得到很好发挥的动物,记忆力也有所提高。也就是说,如果海马体处于容易产生LTP的状态,那么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因此,如果能够通过动物实验找到容易产生LTP的方法,那么我们就能从中获得改善学习方法的启发。
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LTP是神经元反复受到刺激后才产生的现象。如果只刺激海马体一次,是绝对不会产生LTP的,必须要反复刺激才行。
总而言之,反复刺激海马体的神经元,即“复习”是十分必要的。海马体神经元的这种性质,使得复习成了我们无法逃脱的命运。那种“不复习就想掌握知识”的心态,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也是要不得的。
不过,现在就心灰意冷还为时尚早。问题并不在于必须反复刺激(复习)这个既定事实,而是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复刺激的次数,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实际上,减少反复刺激次数的方法是存在的。这种方法能更加简洁地引发LTP现象,通往高效学习方法的捷径也隐藏于其中。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种方法中的两个秘诀吧。
脑心理学专栏4/莫扎特效应
有一个词叫作“莫扎特效应”,指的是听了莫扎特的音乐后,能让人变聪明的现象。虽然听起来很像无稽之谈,但实际上这个效应是存在一定科学依据的,人们发表了许多相关的学术论文2。说起来,我也曾听说过这样的传闻,据说东京大学的学生在小时候学过乐器的人数比例要比其他大学高。虽然不知道是否和莫扎特效应有关,但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趣的观察角度。
2Rauscher,F.H.,Shaw,G.L.&Ky,K.N.Musicandspatialtaskperformance.Nature365,611(1993).
莫扎特效应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弗朗西斯·劳舍尔教授发现的。研究表明,虽然莫扎特的音乐只能让人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暂时性地变聪明,但效果却极其显著,能让实验参与者的IQ测试成绩提高8~9分。
这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所听的音乐只限于莫扎特的曲子。巴赫的音乐可能多少也会有一点效果,但是其他的作曲家,比如肖邦或贝多芬的音乐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而这也正是该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的原因。劳舍尔博士对此做出了解释,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够通过令人愉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协调人的左脑和右脑,这正是产生该效应的关键所在。
大家在学习累了、需要休息时,不妨也去听一听莫扎特的音乐吧。我自己就经常会听内田光子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奏鸣曲。3
3对音乐与脑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的读者,推荐阅读《音乐、语言与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