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声音、听觉与记忆

字数:1611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说过,“向他人讲述”是形成经验记忆的最快的捷径,而“讲述”有益于记忆的理由不止于此,因为人在讲述时一定会发出声音。

大家知道吗,其实一般来说,使用耳朵学习要比使用眼睛学习效率更高,比如别人说过的一些伤害了我们的话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里。通过耳朵获得的记忆是非常牢固的。

秘密就在于脑的演化过程。在动物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视觉的高度发展是发生在相对近期的事情。实际上,虽然鼠、狗和猫等动物的视觉不及人类,但其听觉却很发达,可以分辨出从远方传来的微弱声音。也就是说,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哺乳类动物更依赖耳朵而不是眼睛来生存。

在前文中我们还提到,脑并非专为人类而生,现在的人脑是在动物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虽然现在人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依赖“视觉”进行记忆,但它仍然明显残留着原始动物的特征,人类能通过听觉记忆也恰巧证明了这一点。演化的历史有多长,听觉记忆就有多牢固。

大家现在也应该还会唱小时候学过的歌曲吧?像《两只老虎》和《丢手绢》这样的儿歌,我们甚至能跟着旋律想起歌词。

歌词明明应该属于知识记忆,我们却能轻松地回想起来。但是,如果不跟着旋律只回忆歌词,那可能就有点儿费劲了。这就是听觉记忆的魔法。

记歌词也是一样的原理。如果只依靠视觉,即只用眼睛看歌词来记忆,那么必然会花费很多时间。而如果能跟着旋律唱出声来,那么记歌词就相对轻松多了。

现在大家能理解调动听觉记忆的方法是多么有利了吧?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也请多多利用耳朵吧,不要只用眼睛去记忆。

当然,并不是说只使用眼睛和耳朵学习就足够了,人的身体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感觉器官,我们最好能尽量多地灵活使用它们。请大家记住,学习时一定要动笔写、出声读,通过反复输出知识来加强记忆。

比如在一个记忆汉字的实验中,如果我们在测试时把参与者的手固定起来,让手不能自由活动,那么参与者的测试分数就会下降。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人的记忆和身体是密切相关的。最大限度地调动手、眼、耳等感觉器官以充分刺激海马体,这不失为一条学习的捷径。

现在有些单词书会把关键词印刷成红色,然后随书附赠一块红色的透明塑料薄板,这样一来,当塑料板覆盖在书上时,红色的单词就会消失不见,人就可以利用这一原理背诵单词了。但是,这种方法很容易让学习变成只通过看,即只依赖于视觉的行为。像这样的参考书,大家最多在临近考试前用它回顾重点知识就行了。

脑心理学专栏17/小矮人

脑是一个使用频率越高性能就越好的神奇器官,因此,我们最好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地使用脑。

不过,锻炼脑不等于不顾一切地胡乱使用脑,我们需要使用更高效的锻炼方法。

请大家先看一看下页图中这个奇怪的“人”。这个人偶呈现的是控制人体各部分的神经元在人脑中所占的比例,我们称它为“小矮人”(homunculus)。小矮人的手指和舌头很壮硕,手腕、腿和躯干却骨瘦如柴,这意味着人脑对来自手指和舌头的信息非常敏感。实际上,有人甚至认为人类指尖的感受能力可以与猫敏感的胡须媲美。

反过来看,“使用手指”也是一种有效刺激人脑的方法。我们只要在平时稍加留意就可以完成指尖运动,也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学习时除了要用眼睛看,还要动笔写,其重要性已无须多言。此外,在上学途中空手做一做手指操,或者培养做针线活、演奏乐器以及打字之类的兴趣等,只要肯动脑筋,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刺激脑。

也许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因过度用脑而导致脑疲劳。实际上,脑是不会感到疲劳的。如果大家在学习的时候感到疲劳了,那么恐怕不是因为脑,而是因为眼睛或肩膀等身体部位感到疲劳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人脑的机制决定了它即使不分昼夜地一直工作也不会筋疲力尽。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人脑一旦休息了,就连我们的呼吸也会跟着停止。脑非常坚韧,即使一生不停地工作也不会感到疲惫,它原本就是被大自然这样设计出来的。因此,大家也不要有所顾虑了,让我们不断地刺激它吧。

我们的人生随我们花费多少努力而具有多少价值。

——莫里亚克(作家)

不过,尽管人脑不会感到疲劳,由眼睛产生的疲劳感却会扩展到头部、肩颈和腰部等部位,所以必须尽早采取措施。据美国指压疗法的研究者介绍,用两根大拇指按压眼部内侧的凹陷并向上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能消除眼疲劳的方法,或者用40摄氏度左右的物体热敷眼睛15秒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此外,在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状态下眼睛也容易感到疲劳,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


经验谈12/选择参考书的要点6-5理解记忆的种类和年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