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两种依赖的比例

字数:1107

半放松管制经济概念的建立是在官僚协调与市场协调可以以任何比例相结合这一前提假设之上的,比如说,以50:50的比率。经验表明,这一前提假设是错误的。当然,市场的有效运行可以与政府干预并行不悖,只要政府不频繁介人市场当事人之间的自由协议。但官僚干预却能够达到摧毁市场生命力的临界规模。无数针对国有部门的干预都必定会超越这一临界规模。

有必要回到在21.4开头所提出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在任何体制下都有双重依赖,它纵向依赖于政府机关,横向依赖于市场。但这种双重依赖对处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下的国有部门,又显示出了什么样的体制特征呢?横向市场依赖与经典社会主义体制相比有所加强,但它仍然是次要的。纵向依赖发生了变化,间接官僚控制取代了传统的直接官僚控制,但纵向依赖依然保持着主导地位。脱胎于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改革趋向带来了协调与控制实际方法的许多改变,但它们并没有引发彻底的变革。

对比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双重依赖所导致的管理者职位、动机和行为的

变化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管理者的装扮、词汇和举止越来越像他/她西方的同事们。管理者再也不把自己称为派驻在生产前线的党的战士。

事实上,这种变化只是流于表面。他们当然可以像西方管理者那样成为拿工资的雇员,但却不是自担风险的企业家。他们被授予c类产权,即部分控制权,他们不拥有其他产权。但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者的短期和长期利益与企业所有者在利润和资本净值上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他们认同利润目标,并且认为自身的命运将取决于他们在市场上所取得的成绩。①而社会主义企业管理者的命运却与等级制度中职位高于他们的那些人紧密相连。虽然他们一只眼睛盯着市场,另一只眼睛却要盯着他们的上级,事实上更重要的是向上的眼睛一定要看清楚:他们现有的奖惩和未来的提升都取决于上级领导。所有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官僚机构的总和。但这完全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经典社会主义的既定模式依然没有改变:公共所有权既属于所有人,又不属于任何人[→5.3]。所有权模糊不清是企业管理者利益模糊不清,充满矛盾的最终原因。

许多人期望市场社会主义改革能够创造出新的“管理者阶层”,这些人一般而言独立于党和政府,并组成社会团体来制衡官僚政府。同时,他们独立于雇佣劳动力,作为“雇主”的化身与“雇员”形成对比。然而这些期望几乎都没有实现。

①不少著作都研究了资本主义股份公司中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相互分离的关系。见A.D.Chandler(1977)、E.S.Herman(1981)、S.J.Grossman 和O.D.Hart (1986)以及E.F.Fama和M.C.Jensen(1983)。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依然是被任命的人员[→3.2,18.1]。事实上,市场社会主义中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反映出他们扮演了如下角色:他们是1.等级制度中的中层官僚,依靠上级领导,同时自己管理自己;①2.作为部分所有人,获得充足的剩余收入;②3.技术官僚,除了具体职务之外,主要关注生产和技术发展;4.选举产生的自主经营型领导,他们代表雇员的利益。

在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管理者对角色2、3、4的认同程度比经典社会主义体制要强。就管理者的行为而言,角色1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21.7 公有制企业的横向联系21.9 国有企业与民(私)营部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