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强化对中央党校的控制:1982–1983

字数:1160

中国的年轻人和很多知识分子在1978年以后感受到了西方吹来的令人振奋的自由之风。但是高层官员对于应该让民众享有多大自由却存在着内部分歧。他们中间很多人受过政治迫害,谁也不想回到1949年之前或文革期间的混乱状态。在高层官员中,胡耀邦最同情想得到更多自由的知识分子和希望有更多灵活性的地方干部,但他不断遭遇保守派的压力,后者害怕宽松氛围带来的后果。邓小平则是只要认为必要的时候就会加强纪律,但他继续支持胡耀邦,哪怕在胡受到保守派批评时。

一个重要战场是中央党校。1978年12月以后,作为中央党校实际校长的胡耀邦很少有时间过问那里的事,但是得到他支持的教员以及他所倡导的党校的自由探索精神,继续滋养着有前途的年轻干部的成长。党校理论部的学者因在撰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和批评“两个凡是”中发挥的作用而享有盛名。三个声誉正隆的学者——吴江、孙长江和阮铭,在副校长冯文彬的支持下继续推动言论自由,这让担心党的纪律和原则受到损害的党内老干部深感不安。去党校讲过课的邓力群向王震和陈云汇报了党校的情况,他们对在宽松气氛中不断增长的对中共的批评尤其不满。1981年8月中组部派了一批人去党校调查上述三位学者,陈云也给党校培训部主任写信说,黄埔军校培养出了纪律严明的青年军官,他希望党校也要培养纪律严明的党员干部,而不是鼓励批评中共的人。

1981年中央党校需要任命新校长时,胡耀邦支持任命项南,他是个思想开明、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共干部,后来担任了福建省委书记一职;陈云则支持任命王震,以对学校的宽松气氛加以限制。[19-15]让王震这样一个对外部世界所知不多、被看作粗人的人来领导国家最开明的一批学者,这让有求新思想的党员感到愤怒。[19-16]但是邓小平批准了对王震的任命,于是王震在1982年接管了党校。

王震一上任就将冯文彬、阮铭和孙长江撤职。阮铭获准移民美国,他在那里详细地写下了这段经历。[19-17]孙长江被安排到首都师范大学这所二流学校教书。(有一次,孙长江开玩笑说,他要感谢王震让他去了最小的大学,而没让他去最大的小学。)[19-18]吴江则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震清除了他认为思想过于宽容的教员后,并没有在党校发挥多少作用。陈云虽然政治上保守,但他也重视教育水平,让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蒋南翔担任了党校事实上的负责人。蒋南翔既提高了党校的知识水平,也对思想表达的自由作出了限制。人们普遍认为,对党校教员的整肃和思想路线的转向是对胡耀邦的间接批评,因为正是他首先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气氛。

王震和陈云也支持对中宣部加强控制。陈云说,搞不好经济工作和宣传工作这两件事,党的领导就难以为继。王震和陈云认为接替胡耀邦中宣部部长职务的王任重是个合格的保守派,可是王并没有证明自己是个能干的领导人,于是邓小平在1982年3月23日任命邓力群,取代了王任重。

毛泽东曾在1975年支持“四人帮”进行严厉的思想控制,同时让邓小平全面主持政府工作。与此类似,邓小平在1982年让邓力群抑制对党的批评,同时让胡耀邦继续主持党的工作。[19-19]尽管邓小平并不在意要一丝不苟地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统性,但他决心避免让宽松的环境招致人们发表文章和小说诋毁党的作用。


《苦恋》和文化限制陈云对胡耀邦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