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天下才子必读书 - 金圣叹选批 >
- 卷二 左传
张趯智在君子后
昭公三年
妙处全在冷峭,峭故愈冷,冷故愈峭。今后欲作冷笔。其务作峭笔哉!
郑游吉如晋¹,送少姜之葬²。梁丙与张趯见之³。梁丙曰:“甚矣哉⁴,子之为此来也!”(不是不满游吉语,正是不满少姜语。细细思之。)子太叔曰:“将得已乎⁵!(四字用紧笔先接住,下引文、襄,宽宽反起。)昔文、襄之霸也⁶,其务不烦诸侯,(须记“伯(即霸)也”字,“不烦”字。“不烦诸侯”四字,先总,下细开。)令诸侯三岁而聘,(不烦。)五岁而朝,(不烦。)有事而会,(不烦。)不协而盟⁷。(不烦。)君薨⁸,大夫吊,卿共葬事;(不烦。)夫人,士吊,大夫送葬。(不烦。)足以昭礼、命事、谋阙而已⁹,无加命矣¹⁰。(“足以”,妙!“而巳”,妙!再添“无加命矣”四字,妙!此既明明说晋将失诸侯,只是反说,故不觉。)今嬖宠之丧¹¹,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¹³,(言不敢计择其为妾媵,而礼数比于夫人。此句,乃正对“甚矣”、“此来”语。)唯惧获戾¹⁴,岂敢惮烦?(妙,妙!记第二“烦”字。)少姜有宠而死,齐必继室¹⁵。今兹吾又将来贺,不唯此行也。”(偏要再加一倍说,笔情最恣,笔气最峭,真妙不可言也。)张耀曰:“善哉,吾得闻此数也¹⁶!然自今,(疾转笔,妙,妙!“昔今”,妙!“今兹”,妙!“然自今”,妙!)子其无事矣。譬如火焉¹⁷,火中¹⁸,寒暑乃退。(火,心星也。季夏,昏中,而暑退;季冬,旦中者,寒退。)此其极也¹⁹。能无退乎²⁰?晋将失诸侯,诸侯求烦不获²¹。”(忽将“烦”字作一余波,冷峭不可言。)二大夫退。子大叔告人曰:“张趯有知,其犹在君子之后乎²²!”(十二字一句,言张越直无智耳。虽闻我言而跃然,似为有智,然我既已明言之矣;彼为晋臣,胡为又复言乎?在君子之后,犹言不得与于君子之列也。)
【注释】
¹游吉:即子太权,郑国正卿。
²少姜:即齐国少姜,是齐庄公嫡夫人之女,晋平公的宠妾,又称少齐。
³梁丙:晋国大夫。张趣(tì惕);晋国大夫。
⁴甚:指郑国派正卿游吉来吊送妾(少姜)丧,礼数太过分。
⁵将得已乎:恐怕不得不如此。将:殆。
⁶文:指晋文公。襄:指晋襄公。
⁷协:和睦。
⁸薨(hōng轰):古时诸侯死叫薨。
⁹昭礼:昭明礼节。命事:发布命令。谋阙:商量补救缺失。
¹⁰无加命:不再有额外的命令。1嬖宠:指少姜。
¹²不敢择位:指来吊丧的不敢按礼制和旧例选择适当职位的人。1数:礼数。守适(dí嫡):指国君的正夫人,即嫡配,守内官为长,故名守适。此句言礼数超过正夫人。
¹⁴戾:罪。
¹⁵继室:古时诸侯的夫人称元妃,元妃死后,次妃代理内事叫继室。这里指少姜死了,齐国一定再嫁女给晋平公。
¹⁶此数:指朝会吊丧的礼数。
¹⁷火:大火,即心宿。
¹⁸火中:指大火星于夏末黄昏时在天空中,暑气渐消。冬末天将亮时在天空中,寒气渐消。
¹⁹此其极也:指晋平公于此已达极盛点。
²⁰退:衰退。古人认为盛极必衰。
²¹诸侯求烦不获:意即晋将不能再烦诸侯。
²²在君子之后:意为在君子的行列。据《论语·先进》:“以否从大夫之后",意即自谓曾列大夫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