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革对灵王

字数:1748

昭公十二年

不图有如此前半篇。有如此前半篇了,不图又有如此后半篇,真千载奇文。

楚子狩于州来¹,次于颍尾²,(写。)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³。(写。)楚子次于乾溪⁴,以为之援。(写。)雨雪,(写绝。)王皮冠,(写绝。)秦复陶⁵,翠被⁶,(写绝。)豹舄⁷,(写绝。)执鞭以出。(写绝。)仆析父从⁸。(写绝。写出必及于难之人如在目。)右尹子革夕⁹,王见之,去冠、被、(写。)舍鞭¹⁰,(写。)与之语,(写。)曰:“昔我先王熊绎¹¹,与吕伋、(齐。)王孙牟、(卫。)燮父、(晋。)禽父(鲁。)并事康王¹²,四国皆有分¹³,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¹⁹,王其与我乎¹⁵?”(必及于难人声口。)对曰:“与君王哉!(奇妙,便如接口。)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¹⁶,筚路蓝缕以处草莽¹⁷,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有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¹⁸。(无分之故。)齐,王舅也¹⁹;晋及鲁、卫,王母弟也²¹。(有分之故。)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正论,以“昔”、“今”字分。)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奇谈。)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奇谈。)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²²,(遥遥皇祖,隐隐伯父。)旧许是宅²³。今郑人贪赖其田²⁴,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必及于难人声口。)对曰:“与君王哉!(奇妙,便如接口。)周不爱鼎,郑敢爱田?”(奇谈,又趁上文热铛,故甚省面加妙。)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²⁵,今我大城陈、蔡、不羹²⁶,赋皆千乘²⁷,子与有劳焉?(带句,生姿。)诸侯其畏我乎!”(必及于难人声口。)对曰:“畏君王哉!(奇妙,便如接口。)是四国者²⁸,专足畏也。(奇谈。)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奇谈。)工尹路请曰²⁹:“君王命剥圭以为铖柲³⁰,敢请命³¹。”(又写,写绝。)王人视之。(写绝。)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³²,国其若之何?”(忽作一波折,大奇!大妙!)子革曰:“摩厉以须³³,王出,吾刃将斩矣。”(奇谈。)王出,(写。)复语。(写。)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³⁴。”(恰凑入“摩厉以须”人刃下。)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³⁵,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³⁶,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官³⁷。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大奇!大妙!何处飞来。)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大奇!大妙!)其诗曰:祈招之愔愔³⁸,式昭德音³⁹。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⁴⁰,而无醉饱之心。”(大奇!大妙!)王揖而人,(写。)馈不食⁴¹,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⁴²。(结。)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⁴³!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⁴⁴?”(再结。)

【注释】

¹楚子:指楚灵王。狩:冬猎。州来:楚邑,故址在今安徽省寿县。
²次:驻扎。颖尾:即潁口,是颍水入淮处,在今安徽寿县正阳关。
³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皆楚国大夫。徐:吴的与国,在今安徽省泅县。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为吴所灭。
⁴乾溪:楚邑,在今安徽省亳县东南七十五里。
⁵秦复陶:秦国赠给楚玉的羽衣,穿之御寒。
⁶翠被(pī披):用翠羽做的披风。被:通“披”。
⁷豹舄(xì戏):用豹皮制的木底鞋。
⁸仆析父:楚国大夫。
⁹子革:即郑丹。夕:暮见。
¹⁰去冠、被、舍鞭;是楚灵王礼敬郑丹的表示。
¹¹熊绎:芈姓,事周成王,封以子爵,为楚国始封之君。
¹²吕伋:齐太公姜尚之子,嗣为齐侯,卒谥丁公。王孙牟:卫康叔之子康伯,名髡。燮父:晋唐叔之子。禽父:即伯禽,周公姬旦之子。康王:周成王之子。
¹³四国皆有分:指齐、鲁、晋、卫四国都分有周的珍宝之器。
¹⁴求鼎以为分:相传禹铸九鼎,三代传之,以为有国之宝。楚灵王派人入周求赐九鼎,作为楚之分器。
¹⁵王:指周王。
¹⁶辟:同“僻”,僻处。荆山:在今湖北省漳县西。
¹⁷筚路蓝缕:意为驾柴车,穿敝衣,以处草莽。犹开土辟地。
¹⁸桃弧棘矢:桃木弓枣木箭。共:同“供”。共御:犹迸奉。
¹⁹王舅:指吕伋。因周成王母邑姜,是齐太公之女,故齐国吕伋是周成王的舅父。
²⁰王母弟:指鲁国始祖姬旦、卫国始祖康权,皆周武王母弟;普国始祖唐叔,是周成王母弟。
²¹四国:指齐、晋、鲁、卫四国。
²²皇祖伯父昆吾:据《史记·楚世家》:“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由此可知昆吾是楚远祖之兄,故叫“皇祖伯父”。
²³旧许是宅:据《国语·郑语》韦昭注:“昆吾为夏伯,迁于旧许”。旧许即许国,在今河南许昌市。后迁于叶,又迁于夷,其地为郑所得,故谓旧许。
²⁴赖:利。
²⁵远我:意为以我为僻远。远,意动用法。
²⁶不羹:据《清一统志》有二不羹,一在河南襄城县东南二十里,叫西不羹;一在今河南舞阳县北,叫东不羹。
²⁷赋:兵赋。
²⁸四国:指陈、蔡和东、西二不羹。国:指大都大邑。
²⁹工尹路:楚国工官之长。
³⁰剥圭以为诫柲(qíbì戚必):破圭玉以饰斧柄。锇:斧。柲:柄。
³¹请命:指请示制作的法式。
³²与王言如响:讥子革顺灵王之意答对如响之应声。
³³摩厉以须:磨快了刀刃等着。杜预注:“以已喻锋刃,欲自摩厉以斩王之淫慝。”摩:通“磨”。厉:同“砺”。须:等待。
³⁴王坟、五典、八案、九丘:皆古代书名,均已佚失。
³⁵穆王:指周穆王。肆:放纵。
³⁶祭公谋父:周公之孙,名谋父,周卿士。祈招:杜预注;“祈父,周司马,世掌甲兵之职,招其名。”故析招是周穆王时的司马官,名招祭公谋父作《祈招》这首诗,目的是劝阻周穆王周游天下。
³⁷祗宫:当时的离宫,在今陕西华县北。此句意为周穆王闻谏而止,因此得善终于祗言。
³⁸愔(yīn音)愔:安详和悦的样子。
³⁹式昭德音:表现有德者的声音。式:语首助词,无义。
⁴⁰形:王引之《经义述闻》云:“形当读为刑,刑犹成也。言惟成民是务,而无纵欲之心也。”此旬意为保存百姓的力量。
⁴¹馈(kuì溃):进食。
⁴²以及于难:这是追叙之辞,言楚灵王虽感于子革之吉,但终不能克制其欲,遂不免于蒙难。
⁴³信善:确实是对的。
⁴⁴辱于乾溪:指楚灵王困在乾溪,楚人都叛离他,挨饿而自缢于申亥家,受到了羞辱。


吴蹶由对楚子穆子不受鼓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