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汤看到饱
小时候卡通看得不少,使我曾经以为欧洲人的正餐就是汤加面包。例如海迪,几乎每回遇上吃饭的场面,都能见到她坐在大木桌前一手拿着汤匙舀汤,另一手抓着块看起来像石头般硬的面包。不只是她,片子里每一个大人都吃这两样东西,没有菜没有肉,无人例外。还不只是人,连那头身形硕大的圣班纳狗也是趴在地上喝汤。听起来很寒酸,可是这个画面却是如此地温馨饱足。中欧的山地,外头是寒风飕飕偶尔夹带冰雪,里头则是一壁炉火烘得整间木屋明亮和暖。而那些黄澄澄的汤冒着烟,样子很像满大街都是的金宝罐头奶油玉米汤,并且浮着一些不知名的块状物。
童年口味单纯,我爱喝金宝汤,所以当年还很羡慕海迪的好伙食。等到上了大学,我才懂得同情那些山地农民的遭遇,简直是太惨了,居然连狗也要拿汤当狗粮。为什么我会在大学阶段才忽然想起那些儿时看过的动画场面,而且感慨个中人物的不幸呢?那是因为我穷,有钱在手也舍不得花,往往一天吃不到两顿,还时常煮开一罐罐头汤就当做是一餐。每当捧着大碗一勺勺地喝汤,我就会想起那条圣班纳,想起它的模样是那么的无精打采那么的无奈。为什么我当年就算有钱也不敢花呢?省着点买烟买酒买书呀!要不你以为文人是怎么炼出来的呢?
话说回来,喝汤还真能把人喝饱,尤其是洋人的汤,廉价的奶油鸡汤也好,正宗的goulash也好,全都丰厚浓稠,一碗下肚顶得了好几小时。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芭芭拉·劳斯(Barbara J. Rolls)教授曾经针对这个题目做实验,结果相当出人意表。首先,她找来三组受试人员,请他们吃一样的头盘一样的主菜,分别只在一杯356毫升的水。第一组人的食物没有这杯水,第三组人则获得这杯水佐餐,有趣的是第二组。劳斯教授把第二组人的那杯水倒在他们头盘的烤米饼上头,搅混成一碗浓汤。然后她发现没水喝的第一组和有水喝的第三组最后的食量都差不多,唯独喝“汤”的第二组人在吃主菜时剩下了四分之一。这个实验证明了喝汤果然比较容易饱,但却无法说明原因何在。如果说是水的作用,那为什么摄取了同等分量清水的第三组人会比第二组人吃得多呢?他们装进肚里的水应该一样地多呀。身为国际级的食欲研究专家,劳斯教授也解释不了这个现象,她只好把原因归在视觉上;意思是汤的体积要比不掺水的烤米饼大,一看就给人饱的感觉。
所以别说喝了,汤这种东西你光看都能看饱。没错,假如你现在再放一遍海迪和圣班纳喝汤的片段给我看,今天晚上我大概就不用吃晚饭了。
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