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领导说话太含糊,该咋办?
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得遵从各式各样的规则,如语法规则,以及各式各样的关于名、动间搭配的语义规则。然而,在这里我所要讲的“遵守规则”并不是在语言学的层面上,而是在语言哲学的层面上的。
遵守规则的悖论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这本书里就专门讨论了所谓的“遵守规则”的问题。下面就是一个根据他的原著精神而被改编出来的关于“遵守规则”的案例:
假设有一个人,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加”“减”“乘”“除”这些符号——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他不会做这些运算,只是他不熟悉相关的符号罢了。有一天,他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么一行字:“15+15=?”由于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他就在默默思考“+”的意思。这时候老师说:“15+15=30。”
这时候,哲学家的问题来了:在这位老兄得知了这一题的答案之后,他是不是能够由此倒推出“+”的真正意思呢?
很多人会觉得这位老兄应当有能力由此倒推出“+”的真正意思。但维特根斯坦却邀请我们思考这种假定:这个人觉得“+”真正的含义是指“先加250,再减去250,然后再加上后面那个数字”。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解释“+”的话,“+”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表达式了,所以原来的问题就要被翻译为这个样子了:“15先加上250,再减去250,然后再加上15,请问答案是多少?”——答案显然还是“30”。所以,他如果用这种方式来解释“+”的意思,也能够把“15+15=?”这题目的答案给凑对。
这个故事所表达的哲学困惑,即所谓的“遵守规则的悖论”,此即:一方面,规则(包括如何使用加号的规则)被制定出来就是用来约束大家的行动的;另外一方面,只要你的解释力足够强大,任何一个行动都可以被说成是对于规则的遵守。很显然,这硬币的两个面相是互相打架的,因为任意的解释自然会破坏规则的稳定性与严肃性。
遵守规则,就意味着一点都不能违背规则吗?
维特根斯坦所提出的这个困惑,显然不仅具有一种哲学研究的意义,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此类困惑。
有时候领导对下属发出一个命令,他的语言是相当含糊的,到底怎么做才符合他的指示要求呢?这是一个很大的困惑。好像每一个领导都希望下面的员工是他肚子里的蛔虫,能够精确地把握到他每一条命令的真实意图,又能够自动地根据执行环境的改变,去微调相关的行动细节。当然,这样的员工是不太好找的。
于是,领导的困惑经常是:你为什么不能灵活地理解我的命令?而员工的困惑则往往是:我怎么知道我对于你的命令的灵活理解不会导致对于你命令的原意的违背?双方就在这样一个信息的拉锯战之中产生了很多的矛盾。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某些对于规则的临时性解释是可以被大家认可的,而有一些临时解释则会被判断为对于规则之原意的曲解。下面,我就各来举一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假设我知道某地的一条交通规则是要求汽车靠右驾驶,于是我在开车的时候,也依此办理。然而,车开着开着,我突然发现右车道出现了严重的车祸,三辆车追尾了,没法往前开了。但左边还有道空着,这时候我自然就会把自己的车绕过这个车祸现场,往左边偏一点,等经过事故现场以后再重新回到右道上。
按照常识来判断,这样的偏离规则是可以理解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规则本身可没有写这样一句话——“当你看到右边有事故现场,且无法直接开过去的时候,允许你适当地把车往左边偏离一点,以便绕过事故现场”。这是因为,如果交通规则连这样的例外都要考虑进去的话,那么冗长程度就会超出任何执法部门的执行力的上限。
第二个例子:战国时有一个大贵族叫孟尝君,叫自己的门客冯谖去乡下帮自己收一些房租和地租。临走之前,冯谖就问了孟尝君:“我的主人,我要去收地租了,请问要我给你带一点东西回来吗?”孟尝君就随口一说:“冯谖,你看我们这里缺点什么,你就带点什么回来吧!”
然后冯谖把什么东西带回来了呢?他实际上是两手空空回来的,但他还竟然乐呵呵地告诉主人说:“今年收成不好,那些租客交不起地租,我想想他们太可怜了,就把租约给烧掉了。但是我还是带来了主人您目下缺少的东西:这就是人心。现在那些人都在念您的好呢!”
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标准来说,冯谖的行为算不算违背规则呢?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他的确是曲解了孟尝君定下的规则的意思——尽管从客观效果上看,他为孟尝君收买人心的举措,的确是对孟尝君有利的。
——那么,为什么在交通法规的案例里面,我们会觉得对于“靠右行驶”这一规则的有限偏离,并不至于导致对于规则的全面违背,而在冯谖的例子里面,我们反而会觉得冯谖对于孟尝君所定下的规则的重新解释有一点牵强呢?这显然就牵涉到了“违背规则”的标准问题。我马上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判断新的规则解释是否违背规则的两个标准
我认为相关的评判标准有两条。第一个评判标准就是:新的规则解释,是建立在对于规则建立者的基本意图的正确判断之上的——否则,这一规则解释就会违背原始规则的精神。
先用这个标准去判断交通法规的那个案例。非常明显,在那个案例中,交通规则的制定人的原始意图肯定是要尽量减少交通拥堵。而在右车道已经成为车祸现场的情况下,继续将车沿着右边开,非但不能减少交通拥堵,反而会加剧之。所以,合理的变通方式,就是让车子朝左边绕一个小圈子,然后再继续抽右边开,以便最大限度地尊重立法者的初始意图。
再用这个标准判断冯谖对于孟尝君的命令的解释。我们知道,孟尝君的命令——“这里缺点什么,你就带点什么回来”——显然是有特定的语境的,此即孟尝君对于府上当下财政状况的抱怨。所以,根据这一语境,“缺什么就带回什么”一语显然就与财物的匮乏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冯谖把这句话理解成要去收买人心,这显然就是一个系统性的误解。
第二个用来判断是否遵守规则的约束性条件,则是看我们对于规则中所出现的一些核心语词的理解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语言直觉。比如在孟尝君的例子里,孟尝君说的“你带点什么回来”,这个“什么”显然指的是实物,也就是那些实际的、可以摸到的东西。而现在冯谖却把这个词的所指解释成了一个抽象的、不可计量的事物——也就是人心——这显然是对于孟尝君原意的系统化误解。与之相比,在交通法规的案例中,将车向左行驶的行动却并不意味着行动的执行者故意将“右”理解为“左”了——相反,他依然将“左”解释为“左”,将“右”解释为“右”。他之所以将车往左边略微开一小圈,恰恰是因为他要在更大的尺度上尊重“向右行驶”这一规则。
在职场上如何活用上述两个条件?
我们该怎么样把上述两个约束条件与具体的工作生活结合在一起呢?
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你处在怎样的职场生态位上。假设你是一个领导,你需要下属能够更好地执行你的命令,你不妨多说几句话,把你给出的这条规则背后的意图交代给大家。同时也要避免一些含混语词的使用,能够尽量说得清楚明白。
同时,员工也得小心一些居心不良的领导的话术。有些领导故意把话说得很含混——这样,一旦出了事,他就可能会对规则做出一种对其本人有利的解释,然后把事情全部推到你身上了。而为了预防发生这种事情,你就可以装作一副向领导请示的样子,恳请他把命令的细节说得更加清楚,并且最好让其签字。这样一来,将来即使出了什么事,责任也就显得比较清楚,员工也可以更好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都是职场生活的一些小技巧,但是它背后可是有着非常深刻的语言哲学的道理做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