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国民革命以及国共第一次统一战线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公众因一系列的表现中国民族主义的事件而兴奋不已。1919年的"五四"运动给青年学生动员中国城市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确立了一个新的风格。它的基调在1926年5月30日的全国运动中更有力地表现出来。那次运动先是由英国炮火在上海、接着不久是英法两国炮火在广州挑起的,详细情况下面再叙说。因要求全国统一所导致的1926年的北伐,就是从孙中山1924年成立政府的广州发动的。这些纷乱事件,使公众和全世界为之膛目结舌,不知其所以然。只有事后,历史学者才弄清楚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当20世纪20年代美国支持中国学术方面的成长时,苏联正积极地帮助中国的革命。苏联人曾几次接近中国。他们首先和北京政府打交道,1924年签订条约,取得沙俄时代在东北的某些特权―对北满铁路的管理和对外蒙古的控制。同时共产国际的代理人于192l年帮助成立中国共产党以对付北方的军阀,并和孙中山建立同盟。为了加速中国的大革命,他们竭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
当这些纷争扰攘稍稍平定之后,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努力的最后结果,是树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党的专政结构,给中国一个新的政抬制度的秧苗,来代替老式的君主朝廷。l928年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在南京上台后仍然同军阀政权维持着不稳定的平衡。l949年中共在北京宣告胜利,完成了向新政体的过渡,距1911年仅仅38年。这幅图画回顾起来好像很轻易,但是这条路程却是非常崎岖曲折的。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是一场既要消除国内的军阀统治,又要废除外国人的特权的双重斗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话说,国内的封建主义和外来的帝国主义是两个孪生的祸根。日本与北京腐败的当权者流靡一气,表现了这些祸根的互相作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现代中央政府是压倒一切的先决条件。
在中国没有像在欧洲那样为共产主义运动铺平道路的社会主义运动。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出现在中国。不过,自19世纪9O年代的革命运动以来,一些流行的思想已经为接受它做了准备:1,生物学方面的进化论,以至于社会进步的概念;2.康有为的三个时代的经典学说,就是说天下混沌到天下大同的乌托邦的演进;3.达尔文的各国之间适者生存的斗争思想落4.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互助思想(恐怖主义除外)以及个人从家庭和国家压迫下解放出来的思想。在这样背景下,马克思从奴隶制经过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然后进一步到社会主义的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论以及以阶级斗争为这些阶段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思想只是又往前走了一步。综合起来看,这一大堆众说纷纭的思想一涌而入,使得世世代代承袭下来的中国哲学很明显地处于防御地位。孔孟之道的影响,除了对于社会价值的一般理解外,在革命者中间很少表现于语言文字中了。
首先鼓吹马克思主义的是在日本留过学的北大政治学教授兼图书馆长李大钊(1888一1927)。在1918年夏季,即在列宁夺取政权几个月后,李大钊看到布尔什维克革命可以使俄国一跃而跻于人类进步的前列,不言而喻,他希望落后的中国能同样如此。1919年初,研究了俄国的榜样后,李大钊看到民粹主义"到民间去"运动有很大价值。他预见到中国革命一定要在农民中间进行。李氏最初也喜欢农村生活,担心现代城市的弊害。他鼓励他的学生到农村去,同农民一块工作。在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他接受了阶级斗争学说,但对于历史唯物论却不那么认同。马克思的思想―基本的生产方式决定政治、思想和文化等"上层建筑"―给李氏留下疑惑。他觉得人的精神以及"自觉的集体能动性"在物质变化之外,能够改变事物。作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李大钊的这些初期思想是重要的。因为正在这时,即1919年初,他是一个学习小组的指导者。这个小组里有一个年轻人,他不是北大学生一而是图书馆每月8元工资的工作人员,名叫毛泽东。
"五四"事件把学生们从课堂引到大街上,有时引到监狱中,常常使教学中辍,教师们不禁愕然。胡适告诫学生们:"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说:
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阿猫阿殉都能做到.就像一个鹅鹉或者一架留声机一样……不研究我们社会的实际需要,只谈什么什么主义,就像一个医生只知道些疗疮癣疥,而不研究病人的病症一样。多么没有用啊!
李大钊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浪潮就要来到中国,于是回答胡适说:传播主义就是部分地解决问题。"不管你研究多少问题,只要你不和人民大众联系起来,那些问题就永无解决的希望o,o…我们要一方面研究真正的问题,另一方面传播真正的主义。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
在许多热情的爱国者看来,政治活动比学业更重要。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像《新青年》的编辑们那样,分裂成两派―政治革命家和学术上的改良主义者。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者。
中国共产党的奠基的一代人,基本上都是知识分子,只有极少数是工人阶级出身的。在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多数人至少是读过中学的,虽然没有搞学术研究的学者。中国共产党选拔了不少知识分子到领导层,它的历史作用是把普通人民带到政治中去。中共的结构保证了中央领导权,同时由党组织按照它的利益动员劳动群众进行阶级斗争。它的基础组织是小组,往往还有支部。地区以致中央执行委员会不是选举而是委派的。最初的组织由一位书记领导,即陈独秀。另有一个组织部,一个宣传部。1925年5月30日运动后,中共党员增长到2万人,中央便增设了妇女、工人、农民和军事等部。同时中央执行委员会也从3个人增加到29人,所以就必须增设一个政治局。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共产国际的组织家帮助中共建造了一个为阶级斗争而严守纪律的组织。同时,列宁关于与东方新兴国家的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同盟的战略,导致共产国际希望把国民党也建成为一个同样列宁主义的民主集中制的政党。俄国在双轨上行进的政策,不可避免地要撞车,因为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以夺取整个政权为目的。俄国人在处理这个难题上时认为:国民党搞的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因此可以帮助它夺取政权,而中国共产党可以从内部接管国民党。这个部署的一个失误是,中共没有发展武装,而蒋介石主持下的黄埔军校却从苏俄取得军火和训练的资助。这个战略的失误,使得后来国民党依据民主集中制不让中共接管,1927年及其以后的国共分裂中,国民党军事力量几乎把中共全部毁灭。
在20世纪2O年代的革命中,最令人关注的事是:
革命在公众中渗透到什么程度?这时,中学生和为数不多的几所大专院校的学生人数较以前都多了,许多人都变成政治组织者。商人更加积极爱国,他们抵制外国货物,捐献财物。新成立的工会,特别是在外国人的工厂中,在罢工、游行示威中起着骨于作用。甚至农民也积极响应,加人阶级斗争,反对地主阶级。
这些充分发动起来的公众,给现代军队、行政和收税官衙以及政治组织提供了大量后备军。革命的思想常常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底层。干千万万青年变成有新的精力和为意识形态理想献身的积极分子。20年代中期,充满着兴奋、骚乱、创造和破坏。
历史学者要描绘这个场景,碰到两层困难:第一是抽象事物的魔障。1926年3月18日北京学生非武装示威抗议日本侵略时被军警开枪打死打伤47人,下面是革命的新文学领袖鲁迅写的一段悼念他的三名女学生的文章:
"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抖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但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脚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捧了。"
―《纪念刘和珍君》
关于打穿这些姑娘身体的子弹弹道的准确描写,显然有鲁迅的加工。当时没有像肯尼迪总统被打死时那样的尸休剖验报告。
这类现场的报道只能是个别的,大多数这类事件只能归入这样的抽象标题之下:"爱国学生同军阀政府当局之间的关系紧张之至,后者枪杀了许多示威者。"第二个困难是时间顺序先后颠倒,搞不清楚。有时把过去的事实当做某些事件的序曲,而不交代事件本身。这样,机会的因素,偶然的因素被筛滤下来,历史仅仅被描绘成一系列的运动,加上"蒋介石的崛起"或者"毛泽东的崛起"之类的标签而已。在他们以前死去的很多潜在领袖都被抹杀掉了,显露在历史中的,不是最好的、最精明的人,而只是幸存者。不但如此,事后的判断往往硬安在已发生过的事件上。举例说,在2O世纪加年代,爱国者的希望似乎主要在国民党方面。但是,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国民党自身成了问题。人们在研究中共的起源时,常常认为20世纪沁年代主要是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一个竟争时期。这对现实是一种歪曲。20世纪20年代的中共,尽管充满热情,但人数很少,而且没有军队。它的党员在1925年初,即"五份"运动前,大约只有10的人。但这些年轻人都是极热诚地忠十他们的事业,并充当开路先锋,动员工人和农民,组成战斗的工会、农会,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奋起而株马厉兵。但是围绕在孙中山周围的国民党领袖们―这些人比较年长,同商界的有钱人以及舆论界关系较好―仍然控制着革命运动。孙中山的广州政府举着民族主义的旗帜,矢志统一全中国。但是它的任务非常繁难,因为它是几种不同利益集团关注的焦点:广东地方势力一味追求扩张本地区实力,广州市商团正招兵买马成立自己的军队,加上华南的将军们互争霸主地位。在这乱糟糟的局势中,国民党的国民政府想建立一个新的政治机构,扩充一个党的军队,进行北伐,统一全国,真是难乎其难。正在这时,斯大林看到机会来了。
苏联在20年代中期给予广州政府的帮助,包括钱、武器和顾问,正好同美国在加年后提供给国民党的援助一样。(当然美国的援助方案是比较公开的,因为它们要在国会辩论通过,以宣扬它们的效验。)苏联顾问在广州共有沁多人。经费大约有几百万元,是津贴国民党和为它买军火用的。但苏联的主要作用在政治组织方面。
当孙中山在1923年将国民党改组为一个苏维埃式的专政的政党时,他的目的是夺取政权,统一中国,而不是使中国社会革命化。他说,"过去我党的主要影响在于国外,……它的影响在国内是很薄弱的。"他又说,国民党用军事力量在1911年推翻清朝,1916年打倒了袁世凯。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因为我党仍然没有权力。我们缺乏的是什么权力呢?就是人民的支持。"孙博士过分诚恳,以致没有掩饰他的思维的简单。他继续说:"现在我们有一个好朋友,鲍罗廷先生,从俄国来的……我们既然要学习他们的方法,我已请鲍罗廷先生做我们建党的指导人。他就是训练我们同志的。鲍罗廷先生在办党方面,极有经验……全体同志都要向他学习。"总之,学习苏联的革命方法,不要管意识形态。
鲍罗廷是一个什么人呢?他是一个原名叫米海尔o格鲁森贝尔格的流亡在拉脱维亚的犹太人。他本来是说依地语的,但因在里加上学,俄语很流利。1903年他参加了俄罗斯社会民主工党中列宁领导的大约100个人的布尔什维克派,是一个基层党员。但沙皇警察于l906年抓住了他,把他流放到西方。1909年他在芝加哥给外国移民教英语。十月革命后不久,他回到俄国;当共产国际于1919年初成立时,他参加了这个组织,为它工作。由于外语流利,性情和蔼,他代表共产国际出访了十多个国家。1923年10月他到了广州,当了孙中山的顾问。他能用英语和孙氏交谈。
当孙中山把鲍罗廷请来时,他的组织正在寻求一个好的出路。跟南方军阀打了多年交道,毫无结果;把孙中山装扮成大元帅,佩上金光闪闪的肩章,也没有把国民党变得更强大。这些国民党领袖,1911年的爱国者,已人到中年而壮志未酬。他们需要一个忠实于党的军队和一个群众运动,但两者都没有得手。
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正如鲍罗廷解释说,他们需要一套成文的思想理论。于是孙中山发表了他的讨论式的演说"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央集权的民主和一些关于民生问题之类的主张。1924年在广州成立的国民政府不久就创办了一个军官学校,由孙氏的军事助手官(一个日本士官学校学生)、年轻的蒋介石任校长。蒋曾到莫斯科住了三个月,学习党办军队的道理;同时还成立了一个培训城市群众工作者的政治训练部和一个中共特别感兴趣的农民运动讲习所。
根据l923年国共统一战线的协议,中共党员只能以个人资格参加国民党,而中共本身只是国民党内部一个有组织的集体。根据鲍罗廷建议制定的国民党新党章,建立了由党小组、支部、中央执行委员会和政治局构成的组织体系,使国民党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化的、不容易被颠覆的组织。
这样,20世纪20年代中期广州有了一个新型的政府。主要推动力是爱国主义,实际的主张是对党的忠诚,组织机构是列宁主义的―一切权力集于中央。中国的确向苏联学习,但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并没有取胜,因为苏联人自己弄巧成拙。他们运到广州的武器和顾问,都帮助蒋介石建立了国民党军队而不是中共军队。国民党的列宁主义党的结构,使中共不能从中颠覆它。在1925年,自从5月犯日英国军官率领公共租界警察打死13名上海示威者,6月23日英法海军陆战队又在广州枪杀了52名示威者以后,爱国热潮席卷中国公众。"五份"运动的影响遍及全国,商人不卖外国货,新的工会举行罢工,大量学生骚乱不安,中共从而找到大批后备军。除了外国特权带来的各种耻辱外,现在又加上了外国资本家对中国廉价的城市劳工的剥削。在1925一1926年期间,反对帝国主义的浪潮遍及全国,革命形势一发不可遏止。
在革命的广州,几种势力互相争逐着。当地商人支持香港己进行了15个月的罢工和对英国货的抵制,自己搞起了武装力量,中共已渗透到这支武装队伍中。赞成北伐和统一全国的人不能不正视这个左倾的地方主义。还有,国民党年龄较大的党员如"美男子"汪精卫,1905年后留学东京时就是学生中的老斗士。此时他把蒋介石将军还当做一个初出茅庐的人。汪氏领导着一班左翼党员,想借同中共合作来控制国民党。只是在蒋介石的新陆军打败广东军阀并镇压了广州商团武装之后,他才得以集中力量进行北伐。也只有向北扩展才可以开辟国民政府的财政来源。
在1927年至1949年的22年间,中国政治的主要角色是蒋介石―一个没有受过人文教育的军人变成的政治领袖。因为他不得不对付各种各样的军阀和封建的残余势力,更不要说日本的侵略,所以说他是时势造成的人物似乎一点不假。时势需要一个军人政客,而蒋具有统一中国的爱国决心,再加上个人的领导才干,果断、预见能力和善弄权术等品质。在2O世纪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如果军阀政治应予清算,一个中央政府应予建立的话,这些品质正是用得着的。总之,蒋介石的长处只是在军事政治的层面上。他没有能力透视出在中国已经进行的、把群众包容在政治中的社会革命。至于他的弱点,是否刚好形成了他的长处,这个问题就有待于一个传记家去评定了。
蒋介石属于这样一代中国爱国者,他们觉得中国只有靠军事力量才能从帝国主义下拯救出来。他出身于统治阶级较底的一层。他的祖父由种田变为盐商。他的父亲也是浙江北部通商口岸宁波附近奉化的一个盐商。在中学读了中国经书后,他就在l义巧年到东京走上军人的道路。不过,为了在日本受到军事训练,他先回到中国进保定军校,然后回到东京进人一个为培养中国学生而设的军事学校,再进人士官学校。从1908年到1910年,他和其他一些有军事头脑的爱国者组织了些社团。他们中间有的在以后年代中成为他亲密的支持者,其中最重要的是比他大11岁的浙江同乡陈其美。在日本陆军土官学校学了一年,蒋氏于1911年秋回到上海,从此开始在国民党反对袁世凯总统的斗争中逐步攀登上军队.上层。蒋介石于l叹喀年在东京加人同盟会,以后几次回到日本,见到过孙中山。日本仍是革命者的根据地。陈其美在1916年被袁世凯派人暗杀后,蒋介石即做了陈的两个侄儿陈果夫和陈立夫的保护人。为世纪初,蒋在上海等待时机的时候,同对他后来事业很有用处的青帮建立了关系。
当孙中山终于在广州得势后,蒋介石跟孙到了广州,在当时支持孙氏的地方军人部队中担任军官。当这支军队于1922年夏突然反孙时,蒋伴同孙一块逃上了一条炮艇。只有到这时,他才成为孙的亲信,并被孙选为军事领袖。蒋在1923年9月至11月率领一个国民党军事代表团访问苏联。1924年5月他出任新成立的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在以后6个月中,他主持训练了黄埔军校最初三期学生,共约2000人。这些人后来成了国民政府中黄埔系的骨千。与此同时,他成为广州的军队总司令,在国共统一战线中与苏联军事代表团一道工作。
在这以前,蒋介石基本上认为自己是一个军人。但是1925年初孙中山逝世以后,广州的混乱局势把他拖人政治,成为中央政权的当权者。
苏联对于广州国民党当局的政策,是由斯大林在反对托洛茨基的过程中,依照列宁的战略原则,即和亚洲的民族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结为同盟以反对共同敌人―资本帝国主义的原则在莫斯科会商决定的。斯大林把赌注押在了2O世纪的伟大事业之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认为社会革命的阶级斗争能够同简单的民族主义结合起来。
蒋介石是不相信这些的,但他很清楚中共已渗入到国民党中。这个渗人进行得非常之好,以致1926年l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国民党代表中有1/3的人同时也是中共党员。1926年3月蒋以防止阴谋破坏为理由突然向左派发动打击,驱逐了中共领袖和苏联顾问,同时硬说他依旧遵守广州与莫斯科的同盟协议。这种干的是一件事、说的是另一件事的技巧―把武力和微笑结合起来的本领,是他所以能掌握政权的标志。孙中山于1925年过早地死于癌症,汪精卫替他写下了给国人的革命遗嘱。但日益表示自己在承袭孙中山衣钵的却是蒋介石。他率领着忠顺于已故领袖的队伍,像过去皇帝对待他的先帝那样,以便更好地表现他的合法性。
1926一1927年北伐由广州打到长江,把爱国的反帝国主义的两年战争推向高潮。学生、商人和城市工人组织起来,在高潮中示威、游行、罢市,造成事件,以致外国机构纷纷倒闭,乘他们的炮艇溜掉,从内地撤走所有的传教士.,用事前宣传和群众鼓动的办法,加上银元贿赂收买,北伐的6个军打败或收编了南方大约34支军阀部队。留在中国惟一主要列强英国也放弃了它在汉口和九江的租界。北伐军打下武汉后,国民党左派汪精卫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很快从广州迁至武汉。1926年后半年,孙中山夫人宋庆龄、她的哥哥宋子文、鲍罗廷和其他许多人,在几个星期中也乘火车、坐船、乘轿子或驴子,有的甚至步行,陆续从广州来到武汉。同时,蒋介石率领的主攻部队,则攻到南京和上海,也就是钱最多的地方。战斗的、中共领导下的工会从当地军阀手中夺取了上海政权,以迎接革命军队的到来。
但是,蒋介石突然停止革命了。1927年4月12日,他纠集上海地下社会中他的青帮朋友们扼杀了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在这次恐怖事件中杀死了成千人。他在南京建立起他的政府。中共的武装革命的目的也公开了。国民党左派不久也反对中共并与南京合流。鲍罗廷回到莫斯科,第一次统一战线结束了。当鲍罗廷乘汽车通过蒙古回莫斯科时,他说莫斯科的同志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不知道中国没有产业无产阶级。
问题出在何处其实是很容易搞清楚的。1926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差不多1/3原来就是中共党员。在汪精卫下面又出现国民党左派,他们是倾向与中共合作来对抗要成为全党领袖的蒋介石的。但是这个国民党左派,也就是和中共一块于1926年从广州把国民政府搬到武汉的那帮人,突然发现苏联的战略原来是利用他们为共产党夺权的。左派国民党一旦背弃苏联一国民党同盟,中共领导就变成了少数派,手中又没有军事力量,如果不想被国民党在1927一1928年的恐怖屠杀中消灭,它的党员只得躲到地下。这个失败,大部分归结于斯大林过分忙于同托洛茨基斗争,而对中国槽然无知,只希望中共胜利来提高他在莫斯科的地位。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中共努力组织农民来进行武装斗争,但做得太迟了。不同的地区已经有了一些农民协会,但是他们一般没有武装,而且缺乏统一配合。中共从惨痛经验中领悟到它夺取政权的惟一希望,在于获得一个地区根据地,从而有粮食和人力来支持它的军事活动,正像它在加世纪3O年代做的那样。
到这个时期中共已经看出,在中国,产业资产阶级不能构成阶级斗争的有组织的基础,因为他们人数太少,因而要不断从农村吸收新的后备军。中共也懂得了一个列宁主义政党不能从内部取代另外一个。最后,再明白不过的事情是,现在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社会革命的目的为时过早,而国民党建立了一个现代的国民政府,从而为积极分子和爱国者创造了一个更强大的集合点。中共在各条战线都遭到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