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上帝已死 弗里德里希·尼采

字数:2097

“上帝已死”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最著名的一句话。但是上帝怎么会死呢?上帝应该是永生的,也就是永远活着,不会死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的核心也就在这里,它听上去非常奇怪,是作者的故意为之。尼采特意在上帝不会死这一点上做文章,他并不是说上帝曾经存在过而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说对上帝的信仰已经不再合理。尼采在其著作《快乐的智慧》(Joyful Wisdom,1882)[1]中让一个提着灯笼到处寻找上帝却找不到的人说出了这句话,村民们以为他疯了。

尼采颇为与众不同。他24岁就受聘成为巴塞尔大学(University of Basel)的教授,当时看起来在学术研究上将一帆风顺、前途无量。但是他性格古怪、思想独特,无法融入社会或服从常规,而且似乎也乐于让自己的日子不好过。他在1879年时离开了这所大学,部分原因是身体欠佳,之后去了意大利、法国和瑞士旅行,写了一些书,当时几乎没有人看,现在却是著名的哲学和文学作品。他的心理健康日渐恶化,晚年大部分时间都在精神病院度过。

与康德有条不紊阐述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尼采的观点像是从各个角度向你袭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短小、支离破碎的段落,甚至就是简短的一句话评论,有些带着讽刺,有些颇为真诚,还有许多显得傲慢、带有挑衅性。阅读尼采的作品,有时候感觉他好像在对你大喊大叫,有时候又像是在你耳边轻声诉说奥秘。他常常想要读者站在他那一边,仿佛在对读者说,你我都很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那些笨蛋却看不清。他不断讨论的一个主题是道德的未来。

如果上帝已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是尼采的自问。他的回答是,我们会因此失去道德的根基。我们关于是非善恶的观念在一个有上帝的世界里才具有意义,在一个不信神的地方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上帝,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明确指导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应该珍惜什么。这个观点很难让人接受,与他同时代的人也不感兴趣。他把自己描述为一个非道德主义者(immoralist),不会故意做坏事,但是相信人们需要超越所有的道德,用他的一本书的书名来说就是“超越善与恶”(beyond good and evil)。

在尼采看来,上帝之死为人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如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人既害怕又兴奋。缺点是没有了安全网,没有了指导如何生活的规则。在过去,宗教提供了人生的意义,为道德行为提供了标杆,如果上帝已死,那么一切皆有可能,限制全被抛开。好的一面,至少从尼采的角度来看,则是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可以通过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将人生变得如同艺术作品一般出色。

尼采认为,一旦接受上帝不存在,就不能继续秉持基督教的是非观,不然就是自欺欺人。从过去继承而来的价值观,比如同情、善良和考虑他人的利益,都可以被否认反驳,而他挑战这些价值观的方法是推测其源头在哪里。

按照尼采的说法,照顾弱者和无助者这样的基督教美德其实起源颇让人惊讶。你可能认为,同情和善良显然是好的,不存在争议。你可能从小就接受教育,要赞美善良之举、鄙视自私行为。尼采认为,我们所拥有的思想和感受方式是有其发展历史的。一旦你了解到这些概念的历史或“谱系”,就很难坚持说这些概念是永恒不变的,也无法接受它们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客观标准。

在他的《道德的谱系》(The Genealogy of Morality)一书中,他描述了古希腊的情况。那时,身为贵族的英雄手握重权,他们的人生是建立在荣誉、耻辱和英雄主义之上,而不是仁慈、慷慨和做错事后的愧疚。这就是希腊诗人荷马(Homer)在《奥德赛》(Odyssey)和《伊利亚特》(Iliad)中所描述的世界。在以这样的英雄为主导的世界里,无权无势的人,无论是奴隶还是弱者,都对强者心怀嫉妒。因为这些消极的情绪,他们创造了一套新的价值观来颠覆贵族阶层的英雄价值观。贵族崇尚力量和权力,奴隶则将慷慨和关怀视为美德。尼采称之为奴隶道德观,在这种道德观下,强者的种种行为都是邪恶,而奴隶自己的情感则值得称颂。

善良起源于嫉妒,这个想法颇具颠覆性。尼采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对贵族价值观的强烈偏爱,对强壮好战的英雄顶礼膜拜,而不是提倡基督教道德对弱者的同情。基督教及其衍生出的道德观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价值,尼采则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他笔下的杰出艺术家,如贝多芬和莎士比亚,远远比一般人优秀。他想表达的似乎是,基督教的价值观本身源于嫉妒,而且阻碍了人性的发展。如果以英雄价值观取而代之,代价可能是弱者被践踏,但是却为强者取得荣耀和实现成就打开了一道大门。

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2],1883—1892)中,尼采提出了超人(Übermensch)这个概念,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之人,不受传统道德准则的束缚,而且超越了这些准则,并创造了新的道德价值。也许是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超人是人类发展的下一步。这一说法令人担忧,因为这似乎是在支持那些自认为是英雄、不顾别人利益、一意孤行的人。更恶劣的是,纳粹从尼采的著作中借用了这个观点,用以支持人种优劣的扭曲观点,尽管大多数学者认为他们歪曲了尼采的真实意图。

尼采的不幸在于他妹妹伊丽莎白(Elisabeth)在他发疯后以及去世后的35年间取得了对他手稿的控制决定权。她是一个极其恶劣的德国民族主义分子,一个反犹太主义者(anti-Semite)。她仔细检查哥哥的手稿,挑出其中她认可的句子,剔除了所有对德国的批评以及与她的种族主义观点不符的内容,以剪切粘贴的方式,出版了《权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一书,把尼采的思想变成了纳粹主义的宣传品,尼采因而成为第三帝国(Third Reich)认可的作家。如果他能长寿一些,一定会否认这本书和自己有任何关系。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他的著作中,确实多处为弱肉强食辩护。他写道,羔羊讨厌猛禽并不奇怪,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鄙视那些吃羔羊的猛禽。

和推崇理性的康德不同,尼采总是强调情感和非理性力量在塑造人类价值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尼采的观点影响了西格蒙得·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弗洛伊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探索了无意识欲望的本质和力量。


[1]又译为《欢悦的智慧》。——译注

[2]又译为《苏鲁支语录》。——译注


第二十八章 那又如何? C.S.皮尔斯和威廉·詹姆斯第三十章 隐藏的思绪 西格蒙得·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