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吗? 伯特兰·罗素
在青少年时期,伯特兰·罗素的主要兴趣是性、宗教和数学——所有这些都是在理论层面。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于1970年去世,享年97岁),他对性发表了具有争议的观点,对宗教猛烈抨击,并对数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罗素有关性的观点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1929年他的《婚姻与道德》(Marriage and Morals)一书出版。他在书中质疑基督教所强调的对伴侣忠诚的重要性,认为不必如此,招致一些人的不满和质疑。争议不会让罗素在意,早在1916年,他就因为公开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布里克斯顿(Brixton)监狱里待了6个月。到了晚年,他还协助建立了“销毁核武器运动”(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简称CND),一个反对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际运动。这位精力充沛的老人在20世纪60年代仍然站在公众集会的前沿,就像50年之前参加反战运动一样积极。谈到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时,他说:“要么人类废除战争,要么战争毁灭人类。”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预言都还没有实现。
在宗教方面,他同样直言不讳,言辞犀利。在罗素看来,上帝出手拯救人类是绝无可能的,运用自己的理性力量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他认为人们为宗教所吸引,是因为害怕死亡。宗教带来安慰,让人们相信最终上帝会惩罚恶人,即使他们在世时做出谋杀甚至更糟的事情而没有招致后果。有这样的信仰让人们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但真实情况却并非他们相信的那样。上帝不存在,而宗教带来的往往更多的是痛苦而不是幸福。他承认佛教可能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宗教,但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印度教都有很多难以推卸的责任:这些宗教从来都是战争、苦难和仇恨的根源,无数人因为这些宗教而丧生。
可以清楚地看出,尽管罗素是一名和平主义者(pacifist),但他愿意挺身而出,为自己认为正确和公正的东西而战斗(至少是以思想作为武器)。即使作为和平主义者,他仍然认为在极少的情况下,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武力抗争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英国贵族家庭,正式头衔是罗素伯爵三世(3rd Earl Russell)。他一眼看上去就是个贵族,有一种桀骜不驯的神态、顽皮的笑容和亮闪闪的眼睛,一开口,说话的口音就暴露了他上层阶级的身份。听录音中他的声音,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纪,不过他确实来自上个世纪(19世纪):他出生于1872年,所以是实打实的维多利亚时代人物,他的祖父约翰·罗素勋爵(Lord John Russell)曾经担任过英国首相。
罗素的非宗教性质“教父”是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见第二十四章),遗憾的是,罗素对穆勒没有印象,因为当罗素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穆勒就去世了。但穆勒仍然对罗素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罗素拒绝相信上帝的存在就是从阅读穆勒的《自传》(Autobiography,1873)开始的。他曾一度相信第一因论证,也就是托马斯·阿奎那等人使用的论证手段:一切事物都必须有一个起因,而一切事物的起因,在所有因果链中的第一个成因,必然就是上帝。但穆勒对此提出了质疑:那么,什么是上帝的起因?罗素由此认识到第一因论证存在逻辑问题,如果有一件事是没有起因的,那么“一切事物都有一个起因”就不再成立。在罗素看来,要么即使是上帝也有起因,要么相信有一种东西的存在不需要起因,比较这两种论点,前者更加合理。
跟穆勒一样,罗素的童年与常人不同,儿时也不是特别快乐。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照顾他的祖母对他严格又疏远。他在家中接受私人教师指导,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成为一名杰出的数学家,并在剑桥大学教书。但真正让他着迷的问题是,究竟什么使数学陈述为真,比如为什么2+2=4为真?我们知道这是真的,但为什么呢?对这些问题的兴趣让他很快进入了哲学领域。
作为一名哲学家,逻辑学是他的最爱,这是一个介于哲学和数学之间的学科。逻辑学家研究推理的结构,通常使用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迷上了数学和逻辑学的一个分支:集合论。当时,集合论似乎能够解释所有推理过程,但罗素对此却提出了巨大的疑问,指出集合论会导致矛盾。他以一个悖论来说明这一点,后来这个著名的悖论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即罗素悖论(Russell's Paradox)。
下面是罗素悖论中的一个例子。想象一下,在一个村庄里有一个理发师,他的工作是为所有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并且也只为这些人刮胡子。如果我住在那个村子里的话,可能会自己刮胡子,我觉得自己做不到很有规律地每天都去理发店,而且总是让理发师给我刮胡子也太贵了,我自己刮就挺好。但是,如果我不想自己刮胡子,那么理发师就会是那个为我刮胡子的人。但是理发师自己该怎么办呢?他只能为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按照这个规则,他永远不能自己刮胡子,因为一旦他给自己刮胡子,他就不再是一个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了。这对他来说实在太难办了,通常在这个村子里,如果有人不自己刮胡子,理发师就会帮他刮。但是根据规则,理发师不允许给自己刮胡子,因为这会使他变成一个自己给自己刮胡子的人,而理发师又只能为那些不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
这种情况似乎导致了一个直接的矛盾:某个陈述既是真的又是假的,这就是悖论。罗素发现,当一个集合指向它自己时,这种悖论就出现了。我们可以再另外举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这句话是假的。”如果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对的话,那么“这句话是假的”就是说这个句子所陈述的内容是虚假的,也就说它表达的意思是真的!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这个句子既是真的也是假的。但是一个句子不可能同时是真的也是假的,这是逻辑的基础。这就是悖论。
这些有趣的谜题却并没有简单直接的解决办法,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很奇怪。但在罗素看来,这个悖论绝不仅是有趣的谜题,它所揭示的,是逻辑学家对集合论所做的一些基本假设是错误的,他们需要从头再来。
罗素的另一个主要的兴趣是研究人们所说的话与世界有什么关系。他认为,如果能弄清楚是什么决定了一种陈述是真还是假,那将是对人类知识的重大贡献。同样,他对大脑思考活动背后非常抽象的问题极其感兴趣,他的学术活动大部分是试图解释我们所作陈述的逻辑结构。他觉得语言远没有逻辑准确,因此日常语言需要分析,通过分解才能显示出潜在的逻辑形态。他相信,对语言的逻辑分析是哲学各个领域取得进展的关键,要这样做就必须把语言“翻译”成更精确的术语。
以“金山不存在”这句话为例,大家可能都同意这句话是对的,因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没有金山。这个句子似乎是在说一件不存在的事情,“金山”似乎指的是某种真实的东西,但其实不是。这是逻辑学家的难题,我们如何才能有意义地谈论不存在的事物?为什么这个句子并非毫无意义的呢?奥地利逻辑学家亚历克修斯·迈农(Alexius Meinong)的回答是:我们能够思考和讨论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都必须是存在的,所以金山一定存在,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存在,被迈农称为“亚存在”(subsistence)。同样他也认为独角兽和数字27就是这样的亚存在。
在罗素看来,迈农对逻辑的思考方式有问题。根据迈农的理论,世界充满了在某种意义上存在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不存在的事物,这实在很奇怪。罗素设计了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来解释陈述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这就是他的摹状词理论(Theory of Descriptions)。比如罗素喜欢用一个相当奇怪的句子为例:“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当今的法国国王?罗素是在20世纪初提出这一理论的,当时法国已经没有国王了。法国人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就把国王和王后赶下了台。那么,该如何解释这句话的呢?罗素的回答是,跟大多数日常语言中的句子一样,这句话也是不精确的,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分解以显示潜在的逻辑状态。
问题在这里:如果我们说“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这句话是错的,那么我们的意思似乎是当今的法国国王并不秃顶,但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表达的意思,因为我们知道当今的法国没有国王。罗素的分析是,像“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隐藏的描述,当我们谈到“当今的法国国王”如何如何时,其潜在逻辑形态是:
(a)“当今的法国国王”这样的东西是存在的。
(b)只有一样东西是“当今的法国国王”。
(c)任何“当今的法国国王”都是秃头。
罗素将句子分解成这种复杂的陈述方式,就能证明“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尽管并不存在“当今的法国国王”。一句话可以逻辑成立,同时却是错误的。与迈农不同,他不需要想象“当今的法国国王”必须以某种方式存在(或亚存在),才能谈论和思考。在罗素看来,“当今的法国国王是秃头”这句话是错误的原因是“当今的法国国王”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这个句子却暗示他存在,所以这个陈述为假。通过同样的推理,可以得出“当今的法国国王不秃”这句话也是错误的。
罗素开启了有时被称为哲学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运动,从此哲学家们开始非常认真地思考语言及其潜在的逻辑形式。艾耶尔就是这场运动的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