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狐狸和狮子 尼可罗·马基雅弗利
想象你是一个君主,统治着一个城邦,比如16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Florence)或那不勒斯(Naples)。你拥有绝对的权力,发布的命令一定会被执行。如果你想把一个人扔进监狱,不管是因为他公开反对你,还是因为你怀疑他密谋刺杀你,你只要动动口就行。你手下的军队忠心耿耿,但是周围城邦的君主却个个虎视眈眈,时刻算计着要征服你的城邦。你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诚实有信、善意行事,总是想到人们好的一面?
尼可罗·马基雅弗利(1469—1527)认为,这么做可能是一个很糟糕的主意,尽管你可能希望显得诚实而善良。在他看来,有时候说谎、违背诺言甚至谋杀敌人是更好的选择。作为君主,你不必担心是否信守诺言,一个执政能力强的君主必须“学会如何不做好人”。保住权力是最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无论做什么都可以接受。不难想象,《君主论》(The Prince)这本书自1532年出版以来就一直声名狼藉。一些人认为这本书是邪恶的,或者充其量是一本黑帮互斗手册,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现实最准确的描述。今天的许多政客都读过这本书,尽管只有一些人承认这一点,这或许恰好表明他们正在将书中的原则付诸实践。
马基雅弗利在佛罗伦萨以南约11公里远的一个农庄里写成了《君主论》,这本书是写给那些刚刚获得权力的人看的,并不是普通人的人生指南。16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危险的地方。马基雅弗利在佛罗伦萨出生并长大,年轻时是一名外交官,曾周游欧洲各地,结识了几名国王,一位皇帝,还有教皇。然而,这些人并未赢得他的敬仰,唯一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君主是切萨雷·波吉亚(Cesare Borgia),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他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Alexander VI)的私生子,毫不留情地欺骗、杀害对手,意大利的大片区域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在马基雅弗利看来,波吉亚每一步都做得很对,但却败在了厄运手中,在对手发动进攻的时候病倒了。厄运在马基雅弗利的人生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正是他努力思考的一个主题。
当佛罗伦萨过去的统治者、极其富有的美第奇(Medici)家族重掌权力时,他们将马基雅弗利投入监狱,罪名是他参与了推翻美第奇家族的阴谋。马基雅弗利在牢中遭受严刑拷打,侥幸未死,他的一些同僚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被处决了。因为他没有承认任何罪名,受到的惩罚只是被放逐,再也不准回到他所热爱的城市,与政界完全隔绝。在佛罗伦萨城外乡下的农庄里,他每天晚上都会想象与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进行对话,一起讨论维护权力的最佳方式。他写《君主论》可能是为了引起当权者的注意,以求谋得幕僚的职位,从而重返佛罗伦萨,真正体验政治斗争的刺激和危险。但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马基雅弗利最终成为一名作家。除了《君主论》,他还写了其他几本关于政治的书,并且是一位成功的剧作家,他的剧本《曼陀罗》(Mandragola)直到今天仍时而排演。
那么马基雅弗利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让大多数读者如此震惊?他的主要观点是,一个君主必须具有一种他称之为“德性”(virtù)的素质,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意为男子气概或勇气。这如何解释呢?马基雅弗利相信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我们的命运一半是出于偶然,另一半是自己的选择。但他同时也相信,果断行事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运气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逆来顺受。就像河流可能会泛滥,这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但是如果事先建造了水坝和防洪设施,就有更大的生存机会。换句话说,一个准备充分且能抓住机会的君主比那些不做准备的人更可能成功。
马基雅弗利坚持认为,他的哲学是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他把一系列不久前发生的事件用作例子向读者解释自己的观点,这些例子大多涉及他亲身所遇之人。例如,当切萨雷·波吉亚发现奥西尼(Orsini)家族计划推翻他时,假装自己一点疑心都没有,把他们骗到一个叫西尼加利亚(Sinigaglia)的地方与他会面,等他们一到,波吉亚便将其全部杀害。马基雅弗利赞同这种伎俩,在他看来,这个例子很好地体现了君主的“德性”。
另一个例子,当波吉亚控制了罗马涅(Romagna)之后,故意任命了一个特别残忍的指挥官雷米罗·德奥尔科(Remirro de Orco)担任当地首脑。德奥尔科的统治令当地人非常恐慌,被迫屈服。当罗马涅局势缓和之后,波吉亚并不想让德奥尔科的残忍败坏自己的名声,于是将其杀死,还把他的尸体砍成两半丢弃在城中广场示众。马基雅弗利认同波吉亚这种可怕的行事手法,因为波吉亚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让罗马涅的居民臣服于他。居民们看到德奥尔科死了都很高兴,但也意识到一定是波吉亚下令杀死他的,这让人们万分惊恐,如果波吉亚对自己任命的指挥官都能下此狠手,那么没有谁是安全的。因此,在马基雅弗利看来,波吉亚的行为是具男子气概的,展示了“德性”,正是一个明智的君主应该做的。
这听起来好像马基雅弗利赞成谋杀。很明显,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谋杀是必需的,倘如结果证明必须这么做。但谋杀并不是这些例子的重点,他想说明的是,波吉亚谋杀对手,以及杀死指挥官德奥尔科以杀一儆百,都产生了预期的效果,防止了进一步的流血事件。通过迅速而残酷的行动,波吉亚得以保住手中的权力,或是预防了罗马涅居民的反抗。在马基雅弗利看来,结果是最重要的,如何实现结果则是次要的。波吉亚是一个好君主,因为当有必要动手来保住权力时,他没有过于拘谨。马基雅弗利不赞成毫无意义的谋杀,在他举的例子中,谋杀并非没有意义。在以上两个例子中,如果心怀怜悯,反而会造成灾难性后果,对波吉亚本人和他治下的国家来说都是如此。
马基雅弗利强调,作为一名领袖,令人畏惧比让人爱戴更好。理想状态是让人既畏惧又爱戴,但这很难实现。如果你依靠人们爱戴你,那么一旦形势困难,你就可能被抛弃。如果他们害怕你,就不敢背叛你。这里体现了他思想中的犬儒主义,他对人性的评价很低,认为人不可靠、贪婪、不诚实。如果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统治者,就需要明白这一点。寄希望于任何人信守诺言都是危险的,除非他们害怕不信守诺言可能带来的后果。
如果你可以通过表现善意、信守诺言、深受爱戴来实现目标,那么就应该这么做(或者至少表面应该如此)。但如果你做不到这些,就必须把人性美德与原始兽性结合起来。其他哲学家强调领导者应该依靠人性品质取胜,但是马基雅弗利却认为,有时候领导者必须像野兽一样行事才能让行动奏效。在这里,人类要学习的动物是狐狸和狮子。狐狸狡猾,能够及时发现陷阱,而狮子非常强壮、令人恐惧。作为领导者,如果总是像狮子一样靠蛮力行事是不行的,那会面临掉进陷阱的危险。也不能仅仅是一只狡猾的狐狸,因为偶尔需要狮子般的力量来保证安全。但是如果你依靠的是自己的善良和正义感,在领导位置上就坐不了多久。幸运的是,人们很容易被外表迷惑,从而上当受骗。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你也许可以在表面上展示诚实和善良,同时却出尔反尔,残忍行事。
读到这些内容,你可能会认为马基雅弗利是一个邪恶的人。许多人确实这么认为,“马基雅弗利式的”常被用作一种侮辱性用语,形容那些阴谋利用别人来实现自己目的的人。但也有哲学家认为,马基雅弗利的理论中有一些重要的东西,也许作为领导者,通常意义上的良好行为并不管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善良,信任别人的承诺是一回事,但是如果你是在领导国家,那么相信其他国家会守规矩就可能导致非常危险的政策。1938年,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相信了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承诺,认为德国不会进一步扩张。现在看来,张伯伦当时既天真又愚蠢。如果马基雅弗利在场,他一定会向张伯伦指出,希特勒完全有理由撒谎,不应该相信他的话。
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忘记马基雅弗利支持以极端残忍的手段对付潜在的敌人。即使在16世纪血腥的意大利,他对切萨雷·波吉亚的所作所为公开表示认同,也是非常令人震惊的。许多人认为,一个领导人如何对付自己的敌人,应该有严格的限制,而且这些限制应该由法律来规定。如果没有限制,最终剩下的都是野蛮的暴君。希特勒、波尔布特(Pol Pot)、伊迪·阿明(Idi Amin),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和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都使用了和切萨雷·波吉亚一样的手段来维持自己的权力,他们可没有替马基雅弗利哲学打出好的广告。
马基雅弗利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认识到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同样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也是他有关社会应该如何构建的思想体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