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凡事:善则长,因古则行(1)。誓作章,人乃强,灭厉祥(2)。灭厉之道:一曰义,被之以信,临之以强,成基,一天下之形,人莫不说,是谓兼用其人(3);一曰权,成其溢,夺其好,我自其外,使自其内(4)。
【注释】
(1)善则长,因古则行:意谓只要臻于良善就能长久,只要遵循古法就能行得通。施子美曰:“秦隋不道,一传而亡。文武好善,八百其昌。事苟极其善,岂不长久乎?尧曰稽古,于变黎民。舜曰稽古,不诏而成。事合于古,岂不可行乎?”刘寅曰:“凡事从于善则长久,因依古道则行之。”朱墉引《翼注》曰:“凡事善则长。凡事,大概说,要不过上面军国、战阵、天时、地利、人为种种诸事。善谓允宜合当也。‘长’字紧从‘善’字说出,即万全不失之意。”又引《大全》曰:“善者人心之同。凡事合乎古道,合乎至善,斯为可继之道,而能长久。古道者,先圣之成规也。凡事因乎古道,斯为共由之道,而人自不阻隔矣。”又引《新宗》曰:“凡事之不能长久者,以其不善也。惟善则可以长久而不息,通行而无碍。凡事行之一时而不能顺行于天下者,以其非因于古也。惟因古,则行之于今,而亦可行之于后。”
(2)“誓作章”三句:意谓誓词内容鲜明,士卒的战斗力就能增强,从而消灭一切迷惑人的妖言与怪事。厉祥,在这里指迷惑人心的妖言与怪事。厉,恶鬼。祥,妖异。施子美曰:“名其为贼,敌乃可服,则誓师之际,其可不作之以章明乎?誓命既章,士卒必皆可用而强也。士卒虽强,苟厉祥未灭,人未必无惑也,故又在乎灭厉祥焉。厉,灾也。法曰:‘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又曰:‘心一。’在乎禁祥去疑,则灭厉祥者,兵之所不敢忽也。故太白守岁,李晟不顾,杯水化血,孝恭以为贼臣授首,此灭之之道也。”刘寅曰:“誓告众士,振作人心,章章明白,则人力乃强。又当灭息厉祥之事。灭厉祥即孙子所谓‘禁祥去疑’是也。”朱墉引《通义》曰:“事兵事善之可久,古道之可行,誓戒以作人之强,灭厉祥以去人之可疑,皆其事也。孙子言‘禁祥’,而此言‘灭厉’,理有不禁而绝者,盖众情于祸福,若无凭而听于灾祥之兆,群疑之起,莫此为甚然。然人必先疑也,而后灾祥之说入之,则灭厉之道,惟绝其疑根而已。其一曰义,义者,宰制之宜,所以自治者也。其一曰权,权者,变化之用,所以制敌者也。三军之众,晓然见胜算在我,败征在敌,犹有惑志于灾祥之说者乎?被之以信则不戒而孚,临之以强则不禁而戢。”
(3)“一曰义”七句:意谓一是用道义,即以诚信打动人,用军威震慑人,建成王者基业,形成统一天下的态势,人人无不欣喜,这可说是使天下之士为我所用。兼用其人,意即使天下之士为我所用;一说争取敌国之人为我所用。施子美曰:“上言灭厉祥矣,犹未见所以灭之之道。此又言灭之之道焉。传曰:‘事得其宜之谓义。’是义者灭厉之一物也。事得其宜,必始而待之以信,使知所服,终而示之以强,使知所畏。盖不言而信,信在言前,则先之以信也,必矣。外得威焉。所以战也,则后之以强也可知。惟尽是二者,其基可成。天下之势,自此而一矣。秦之商鞅,徙木者与之金,所以示信也。犯令者,必有罚,所以示强也。率之国富兵强,吞噬六国,非能一其形乎?夫如是,天下之士不得不归之,此所以说而趋于所用也。岂不谓之兼用乎?”刘寅曰:“灭厉之道:一曰制之以义,使各得其宜。被之以信,使皆知所守。临之以强,使敌莫能御。前曰‘灭厉祥’,此止曰‘灭厉’,无‘祥’字,恐遗之也。成王者之基业,混为一天下之形,使人心皆喜悦,此所谓兼用其人也。”朱墉引刘拱辰曰:“成基者,居重驭轻,控制中外。不得地利,天下何以响应?所以神农都兖,黄帝都涿鹿,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汤都亳,文王在丰,武王在镐,汉之咸阳,唐之太原,宋之汴梁,天下一统之势,皆成基也。”朱墉引《通义》曰:“基曰成则王业定矣,形曰一则国势固矣,二者虽无预禁祥事而可以系众望、慑群心也。凡此皆义也。义能见说,故曰人莫不悦。人悦之,有不为我用者乎?故又曰兼用其人,义主自治而究也。得人故曰兼。”又引《新宗》曰:“基者,根本之意。人君必先立定根基,然后能一天下之形势,而使之统于一。”
(4)“一曰权”五句:意谓一是用权谋,即助长敌人的骄傲自满,除掉敌君喜好信赖的人,我军从外面进攻,派间谍在内部策应。夺其好,指除掉敌君喜好信赖的人;一说夺取敌人的要害。施子美曰:“兵不知变,不可以胜敌,则权变之道,亦居其一焉。而权之所用,必有以成其骄溢之心,所谓卑而骄之也。必有以夺其好,所谓亲而离之也。彼其心既骄,则是我能自外以溢之也。其君臣相离,则是彼自内有以夺之也。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此?”刘寅曰:“一曰行之以权,成其所满盈者,夺其所好爱者,我军自其外攻之,间使自其内应之。成其隘者,骄之也。夺其好者,孙子所谓‘先夺其所爱者’是也。”朱墉引《通义》曰:“成其溢,骄其志也。夺其好,挫其锐也。兵自外攻,使自内应,对无立国矣。非权,其孰能之?二段无一言及灭厉,而厉无不灭者,群疑于此绝矣,而未已也,而又推及于军政。”
【译文】
处理军中事务的原则是:只要臻于良善就能长久,只要遵循古法就能行得通。誓词内容鲜明,士卒的战斗力就能增强,从而消灭一切迷惑人心的妖言与怪事。消灭的方法:一是用道义,即以诚信打动人,用军威震慑人,建成王者基业,形成统一天下的态势,人人无不欣喜,这可说是使天下之士为我所用。再者是用权谋,即助长敌人的骄傲自满,除掉敌君喜好信赖的人,我军从外面进攻,派间谍在内部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