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字数:742

凡众寡(1):既胜若否(2)。兵不告利,甲不告坚,车不告固,马不告良,众不自多,未获道(3)。

【注释】

(1)众寡:分别指兵力多与兵力少。

(2)既胜若否:意谓无论是以少胜多还是以多胜少,都要戒骄戒躁像没有取胜一样。施子美曰:“孙子曰:‘识众寡之用者胜。’然则以众击寡,胜之必也,然有以百万而败八千者。非众不可用,不识所以用之也。以寡击众,宜不胜也,然有以三千而败百万者。非寡必可用也,识所以用之也。惟其识而用之,故众以胜寡。而得胜者,毋得恃之,常如不胜之时。苟矜前日之功,忘后来之虑,未足以为胜矣。盖用之者,闻恺乐,如听金鼓之声;登庙堂,如行行军之间。”

(3)“兵不告利”六句:意谓不炫耀兵器锋利,不炫耀盔甲坚固,不炫耀兵车牢固,不炫耀战马优良,众士不夸耀自己的功绩,获得战功就像没有获得一样。告,说,这里是夸耀、炫耀的意思。多,称赞,夸赞。施子美曰:“虽曰已胜,常如未胜之时,故吾之所以胜之者,甲兵也,车马也。今而既胜,则兵不可言利,甲不可言坚,车不可言固,马不可言良。苟以是而告人,是轻敌也。其所以不告人者,何也?为吾众不自多,其功常如未获道之时。苟为不然,则胜而骄之,必为莫敖狃于蒲骚之役,晋人狃于城濮之战,吾未见其获道也。吴子曰‘战胜易,守胜难’者,不患不能胜,患无持胜之术也。”刘寅曰:“凡兵众寡,既胜与否,兵刃不告其利,甲胄不告其坚,车乘不告其固,马匹不告其良。告者,言之于上,亦夸伐之义。众士不夸其功,反是则不得其为臣之道矣。此句上下疑有阙文。此一节即前篇‘上贵不伐之士,苟不伐,则无求,无求则不争’之义。”朱墉引《通义》曰:“兵论众寡,寡不胜众也。然而有胜有否者,甲兵车马之间,未得其道也。众者以多为贵也,兵不利,甲不坚,车不固,马不良,自多乎哉?言无益于胜否之数也。”又引《开宗》曰:“此言兵甲车马徒众,贵获其道。”按,这段话疑有漏字。施子美与刘寅的解释相近,为本书所借鉴、采用;《通义》的解释与此有异,供参考。

【译文】

兵力多与兵力少的用兵原则是:无论是以少胜多还是以多胜少,都要戒骄戒躁像没有取胜一样。不炫耀兵器锋利,不炫耀盔甲坚固,不炫耀兵车牢固,不炫耀战马优良,众士不夸赞自己的功绩,获得战功就像没有获得一样。


十九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