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 >
- 李璟李煜词校注 - 李璟、李煜、詹安泰 >
- 李煜词
采桑子
二词墨迹在王季宫判院家¹
辘轳金井梧桐晚²,几树惊秋³。昼雨新愁⁴!百尺虾须在玉钩⁵。璚窗春断双蛾皱⁶,回首边头⁷,欲寄鳞游⁸,九曲寒波不泝流⁹。
【注释】
¹二词:指这首并下面《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首。
²辘轳句:辘轳,见前《应天长》注。这句是以梧桐树来表明时节的,梧桐树生在井边,故带说金井,井上有辘轳,故带说辘轳。古人往往金井、梧桐并用来体现秋天的怀感,如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去国客行远,还山秋梦长。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王昌龄《长信秋词》诗“金井梧桐秋叶黄”之类都是。
³几树句:是说秋风起惊动了多少树木,也表现了树木经风的形象。
⁴昼雨句:昼雨是白昼的雨。雨是引愁的东西,同时雨丝的绵密也比象新愁的繁多,所以“昼雨”和“新愁”并提。
⁵虾须:因帘的形象像虾须般,即以虾须代帘用。《正集》注:“虾须,帘也。”苏易简诗:“虾须半卷天香散。”是同样的用法。玉钩:见李璟《浣溪沙》第一首注。这句是说长帘闲挂着。
⁶璚:即琼,见前《谢新恩》注。春:是象征一切美好的景物和情事。蛾:指蛾眉。
⁷边头:指偏远的地方。
⁸鳞游:指书信。古乐府:“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人因叫书信做双鲤或鱼信。这里又以“鳞游”代鲤鱼传书。
⁹泝:逆流而上叫“泝”。
这词是抒写秋愁无限,离情难寄。前段用一些具体景物勾画出秋愁,并实写客居独处、愁心紧闭、无从排遣的环境。后段承上意更进一步说断送了美好生活,已觉难挨,想把这心情写上书信,寄给远人,路途曲折遥远,更无从达到。
【校勘】
这词杨慎《词林万选》归入牛希济词。
调名,《类编》、《花间集补》、毛订、《正集》、宋校均作《丑奴儿令》。《类编》注“一名《罗敷令》,一名《采桑子》”(《正集》“令”作“媚”,余同)。《类编》、《花草粹编》、毛订、《正集》、宋校均题作“秋怨”。
调下注,吕本同。侯本注在“风回小院”首的末尾,多“以上”二字。
〔惊秋〕《词林万选》作“经秋”。
〔昼〕刘继增笺:“一作‘旧’。”
〔新愁〕《词林万选》、《类编》、《啸余谱》、毛订、宋校均作“和愁”。《正集》、《花间集补》、《全唐诗》、《历代诗余》均作“如愁”。《正集》“如”下注:“一作‘和’,误。”
〔在〕《词林万选》、《类编》、《花草粹编》、《花间集补》、《啸余谱》、毛订、《正集》、《全唐诗》、《历代诗余》、宋校均作“上”。
〔九曲〕吴本“曲”字空格。侯本缺“曲”字。萧本作“九月”。
【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卷一:何关鱼雁山水,而词人一往寄情,煞甚相关。秦、李诸人,多用此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宫树惊秋,卷帘凝望,寓怀远之思。故下阕云“回首边头”,音书不到,当是忆弟郑王北去而作,与《阮郎归》调同意。此词墨迹在王季宫判院家。《墨庄漫录》称后主书法“遒劲可爱”,可称书词双美。此调《词谱》作《丑奴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