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字数:683

林花谢了春红¹,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²?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¹谢:即辞去,花落又叫“花谢”。这句是说林花已辞谢春天的红艳,即是已经飘落了。针对辞谢的语气,所以下面接着说“太匆匆”。

²胭脂泪:女人脸上搽胭脂,泪流过脸就成为“胭脂泪”。这里是承上落花说,语意双关。在“留人醉”的时候为什么会流泪呢?这是表示无限依恋,不忍分别的意思。苏轼《木兰花令》词:“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比象佳人流泪)。”很具体地体现了女人惜别时的情态,和这句意可互相印证。

这首词怕也是李煜入宋后所作。前段写景物,虽是写客观的景物,但用“太匆匆”,用“无奈”,句意便转向主观的感受,而不是徒作客观的描写。融景入情,景为情使,是抒情而不是体物,景物只是作者所选用的素材,虽是特殊而带有普通的意义。读者在这里所感染到的是美好的东西横遭摧毁,并不限于“林花”,“林花”的命运如此,其他和“林花”同样命运的都如此。后段转到人事,把“林花”值得留恋比象女人留醉,也是举出一种最凄艳动人的事件来说的,个别而带有一般的性质,不局限于这一事件。从这些方面去理解,就有足够的力量来表现“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样的一个意义极为深广的主题思想了。

【校勘】

调名,《乐府雅词》作《忆真妃》,《花草粹编》把这词归入《相见欢》,在李后主下注《乌夜啼》。

〔匆匆〕吴本误作“忽忽”。

〔无奈〕吕本、萧本、旧钞本、侯本均作“常恨”。刘笺本作“□恨”。

〔寒雨〕吕本、萧本作“寒重”。吴本、侯本“寒”下空一字。

〔晚来风〕吴本作“晓来风”。

〔留人醉〕《乐府雅词》、《花草粹编》、《词综》、《全唐诗》均作“相留醉”。

〔自是〕《乐府雅词》作“到了”。粤雅堂本《乐府雅词》注:“原本‘到了’二字误。”又在此句末注:“李后主作。”

【集评】

谭献《词辨》卷二:前半阕濡染大笔。

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一:后主词,凄婉出飞卿之右,而骚意不及。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后主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词借伤春为喻,恨风雨之摧花,犹逆臣之误国,迨魁柄一失,如水之东流,安能挽沧海尾闾,复鼓回澜之力耶!


望江南子夜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