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鹖冠子

字数:380

西汉 艺文志有鹖冠子一篇。其下笺云:“楚人,居深山,以鹖鸟羽为冠。”而唐志 云:“鹖冠子三卷。”岂汉时遗缺至唐而全耶?汉 唐皆以为道家者流。公谓其辨施于国家功德岂少;而柳子厚作鹖冠子 则曰:“得其书而读之,尽鄙浅言也。”二公所见不同如此。“鹖”,音曷。

鹖冠子十有九篇,其词杂黄 老、刑名¹。其博选篇²,“四稽”“五至”之说当矣³。使其人遇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⁴,学问篇 ⁵,称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船,一壶千金者⁶。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灭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⁷。

¹“九”,方作“六”,云:“今鹖冠子自博选至武灵王问凡十九篇。此只云十六篇,未详。”今按:方盖不见或本已作“九”也。或无“杂”字,非是。

²博选,鹖冠子第一篇。

³博选篇云:“道有四稽: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人有五至:一曰百己,二曰什己,三曰若己,四曰斯役,五曰徒隶。”“至”,或作“室”。

⁴“遇”下,或有“其”字。“功”上,或有“其”字。

⁵学问,鹖冠子第二篇。

⁶“壶”或作“瓠”,音义同。

⁷“灭”,或作“减”。“注”下,或有“者”字。〔补注〕沈钦韩曰:释器:“灭谓之点。”注云:“以笔灭字为点。”曾国藩曰:“正”者正讹,“乙”者上下倒置,“灭”者涂去,“注”者添缀于旁。


读荀读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