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鬼

字数:812

李石曰:退之作原鬼,与晋 阮千里相表里。至作罗池碑,欲以鬼威猲人,是为子厚求食也。送穷文虽出游戏,皆自叛其说也。退之以长庆四年寝疾,帝遣神召之曰:“骨国世与韩氏相仇,欲同力讨之。”天帝之兵欲行阴诛,乃更借人力乎?当是退之数穷识乱,为鬼所乘;不然,平生强聒,至死无用。〔补注〕方苞曰:理蕴词气,俱类周人。又曰:包刘越嬴,与姬为徒,必韩子尝自言为文指意若此,故其徒述之云尔。文格调近诸子,而义蕴类国侨、叔肸所陈,洵不愧斯语。

有啸于梁,从而烛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有立于堂¹,从而视之,无见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形。有触吾躬,从而执之,无得也,斯鬼乎?曰:非也,鬼无声与形,安有气²?曰:鬼无声也,无形也;无气也,果无鬼乎?曰:有形而无声者,物有之矣,土石是也;有声而无形者,物有之矣,风霆是也;有声与形者,物有之矣,人兽是也;无声与形者,物有之矣,鬼神是也³。

¹“于梁”“于堂”下,一本各有“者”字。

²“鬼无声与形”上,或有“鬼无气”三字,非是。

³李石曰:公子彭生托形于豕,晋文公托声如牛,韩子谓鬼无声与形,未尽也。

曰:然则有怪而与民物接者,何也?曰:是有二:有鬼,有物¹。漠然无形与声者,鬼之常也。民有忤于天,有违于民²,有爽于物,逆于伦而感于气,于是乎鬼有形于形³,有凭于声以应之,而下殃祸焉,皆民之为之也⁴。其既也,又反乎其常。曰:何谓物?曰:成于形与声者,土石、风霆、人兽是也;反乎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⁵;不能有形与声,不能无形与声者,物怪是也⁶。故其作而接于民也无恒,故有动于民而为祸,亦有动于民而为福⁷,亦有动于民而莫之为祸福;适丁民之有是时也。作原鬼⁸。

¹“有怪”,或作“见怪”。“二”下,或有“说”字,或有“说”字而无“有鬼有物”四字。〔补注〕卢轩曰:“物”字,见史记 扁鹊传。

²上“民”字,一作“人”。下“民”字,或作“时”。

³“有形”,或作“有托”。

⁴“为”下,或无“之”字。〔补注〕吴汝纶曰:长句劲气排奡,屈曲生造。

⁵“反乎”,或作“反其”,非是。

⁶或无“不能有形与声”六字,或无“不能无形与声”六字。

⁷本或先言“为福”。按左氏国语:周惠王十五年,有神降于莘。王问诸内史过,对曰云云,有“得神以兴,亦有以亡。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鷟鸣于岐山;其衰也,以杜伯射王于鄗”。动于民而为祸福,其斯之谓欤?〔补注〕方苞曰:补左氏所未及。

⁸阁、蜀、粹无“作”字。今按:古书篇题多在后者,如荀子诸赋正此类也,但此篇前已有题,不应复出。故且从诸本存“作”字。


原人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