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

字数:2224

进学解出于东方朔客难、扬雄解嘲,而公过之。孙樵所谓韩文公以进学解穷者此也。孙樵又与王霖书曰: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马常侍清河壁记,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鞚勒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据本传云:再为国子博士,既才高数黜,官又下迁,乃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奇其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元和八年三月二十三日也。〔补注〕李光地曰:此文与解嘲千载称绝。“谨”、“严”、“正”、“葩”等字,并极群经要眇,故未有不精经术而能行文者。曾国藩曰:仿客难、解嘲,而论道论文二段,精实处过之。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¹,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²。占小善者率以录³,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⁴,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⁵;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¹“招”,或作召。〔补注〕沈钦韩曰:“招”当作“诏”。周官 冢宰“诏王”是也。

²“毕”,或作“必”。“畯”,或作“俊”。古文尚书“俊”皆作“畯”,公佗文石本多用“畯”字。新 旧史同上。

³“占”,去声。

⁴“爬”,或作“把”。“爬”,蒲巴切。“抉”,于决切。

⁵“之不”,或作“不能”,非是。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¹。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²,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³,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⁴,恒兀兀以穷年⁵:先生之业可谓勤矣⁶。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⁷;寻坠绪之茫茫⁸,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⁹,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¹⁰。沉浸郁¹¹,含英咀华¹²,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 姒¹³,浑浑无涯¹⁴; 周诰 殷盘 ,佶屈聱牙¹⁵;春秋谨严, 左氏 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 骚,太史所录,子云 相如,同工异曲¹⁶:先生之于文¹⁷,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¹⁸: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¹⁹

¹“年”,或作“时”云。考旧史:公时以职方下迁,盖非久于博士。今按:此文恐非职方左迁时作,说见下三年博士注。〔补注〕陈景云曰:此文作于职方左迁后,史传甚明,似无可疑;而方本以时易年,亦非。盖此句乃伏后三年博士之根。

²“吟”,或作“唫”。

³“记”,或作“纪”。

⁴“焚”,或作“烧”。

⁵“兀兀”,或作“矻矻”。

⁶“之”下,或有“于”字。

⁷“衣弊不补,履决不苴”,吕氏春秋语。“抗辞幽说,问意眇旨”,见扬子云解难。“罅”,呼讶切。

⁸“茫茫”,或作“芒芒”。

⁹“障”,或作“停”。礼记:“鲧鄣洪水。”音章。

¹⁰或无“有”字。

¹¹“”,或作“酿”。

¹²张子韶曰:文字有眼目处,当涵泳之,使书味存于胸中,则益矣。韩子曰“沉浸郁,含英咀华”,正谓此。“咀”,在吕切。

¹³“姚 姒”,舜 禹姓。“姒”,徐里切。

¹⁴“无”,或作“亡”,或作“之”,非是。扬子曰:“虞 夏之书浑浑尔。”“浑浑”,胡本切。

¹⁵“聱”,广雅谓不入人语也。“佶屈聱牙”,皆艰涩貌。“佶”,其乙切。“屈”,求勿切。“聱”,牛交切。

¹⁶〔补注〕曾国藩曰:退之于文用力绝勤,故言之切当如此。

¹⁷“文”,一作“德”,或作“儒”,或作“得”,非是。

¹⁸“具”,或作“其”,或作“且”。

¹⁹或无“为”字。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¹,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²;三年博士,冗不见治³;命与仇谋,取败几时⁴;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⁵;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⁶

¹“踬”,多作“疐”。诗云:“载疐其尾”。说文,与疐义通。

²“遂”,或作“逐”。谓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谪阳山令也。

³“年”,方作“为”,谓贞元末为四门博士,元和初为国子博士,今复下迁。诸本多作“三年”。樊谓公元和元年六月为博士,四年六月迁都官,史谓三岁为真,盖三年也。今按:洪谱,则樊说为是,当作三年。唐本诗注行状皆有“三年”字,何烦曲说乎?然洪亦附“三为”之说,则又误矣。楚辞:“虽过失犹弗治。”“治”,陈之切。

⁴“取”,或作“其”。

⁵“丰”,或作“登”。

⁶或无“而”字。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¹,细木为桷²,欂栌侏儒³,椳扂楔⁴,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⁵;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⁶,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⁷,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⁸,宰相之方也⁹。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¹⁰,逃谗于楚,废死兰陵¹¹: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¹²

¹尔雅:“杗廇谓之梁。”说文云:“杗,屋大梁也。”“杗”,武方、莫郎二切,又音盲。

²诗:“松桷有梴。”左氏传“子尾抽桷击扉”。注“桷,椽也”。“桷”,音角。

³尔雅注云:槉,柱上欂也。栌,柱上枅。欂,一名枅。栌,一名楶。侏儒,一名棁,字或作“株檽”。“欂”,音薄。“栌”,音卢。

⁴“椳”,户枢。“”,在地谓之“臬”。注:即门橛也。“扂”,关牡也。“楔”,门两傍木。并见尔雅、广韵。“椳”,乌回切。“”,鱼烈切。“扂”,徒点切。“楔”,音屑。

⁵或无“宜”字。“室”下,有“屋”字。“工”,作“功”。淮南子曰:“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大者以为舟航梁栋,小者以为楫楔,修者以为檐榱,短者以为侏儒、枅栌。无小大修短,皆得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乌头也;然而良医槖而藏之,有所用也。是故林莽之材犹不弃者,而况于人乎?”公言盖祖此。而“宜”、“施”二字当为一节。

⁶〔补注〕沈钦韩曰:本草别录:赤箭亦是芝类。沈括曰:天麻苗也。马勃生园中久腐处,俗呼为马气勃是也。本草纲目:玉泉,亦名玉札。弘景曰:此是玉之精华,可消之为水。按:说文:“札,牒也。”玉札盖如北史李预服玉之法;解为薄片,仍用苦酒消为饴耳。

⁷“卓荦”,或作“荦荦”。“荦”,吕角切。

⁸“是”,一作“所”。

⁹〔补注〕张裕钊曰:此皆偏宕之词。

¹⁰“荀卿”至“是弘”八字,方从旧史如此。又云文苑上文皆同,惟“是弘”作“以兴”,盖国初以讳避也。阁本亦只作“大论”。以“正”为“王”,以“论”为“伦”,自杭本也。而新史又易“守”为“宗”,其讹益甚矣。

¹¹史记:荀卿游于齐,三为祭酒,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死,而荀卿因家兰陵。

¹²“遇”,或作“进”。

“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¹,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²,犹且月费俸钱³,岁靡廪粟⁴;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⁵,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⁶,窥陈编以盗窃⁷;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⁸?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

¹“要”,平声。

²“显”,或作“白”,旧史四句皆无“而”字。

³“俸”,或作“奉”。

⁴“靡”,音縻。

⁵“从”,才用切,或作“而”,非是。

⁶诸本多作“役役”。“促”,音龊。公张署墓志:“抑首促促就食。”与此同。史记:“申屠嘉娖娖廉谨。”“娖”与“促”音义通。集韵,龊促二字皆出。

⁷“编”,或作“篇”。

⁸或无“其”字,或作“此非其利哉”。〔补注〕“非”上原本无“兹”字,据别本校补。

“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¹,忘己量之所称²,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³,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⁴

¹“庳”,下也。吕氏春秋谓:确乎其节之不庳也。太玄经亦曰:山川褊庳而祸高。“庳”,音卑。

²“己量”,或作“量己”,非是。“称”,去声。

³庄子:“求狙猴之杙者斩。”“杙”,橛也。“楹”,柱也。杙小而楹大,故公以杙自喻。“杙”,音弋。

⁴“师”下,或有“不”字。本草:“昌蒲,一名昌阳。”作“不以”者非是。楚人呼猪为豨,“豨苓”,乃猪苓也。“訾”,音紫。“豨”,许岂切,又音希。〔补注〕沈钦韩曰:司马彪注庄子云:豕槖,一名岑,其根如猪矢。


师说本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