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字数:2480

河传(1)

何处。烟雨[1]。隋堤春暮[2]。柳色葱茏[3]。画桡金缕(2)[4]。翠旗高飐香风[5]。水光融。  青娥殿脚春妆媚(3)[6]。轻云里。绰约司花妓(4)[7]。江都宫阙[8],清淮月映迷楼(5)[9]。古今愁。

【校记】

(1)《金奁集》入“南吕宫”。吴钞本、张本作“河传三首”。隋:词苑英华本《词林万选》作“随”。茏:词苑英华本《词林万选》作“笼”。首二句:张本作“何处烟雨”四字句。

(2)画桡:晁本作“画挠”。鄂本、汤评本、合璧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全本、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韦庄词校注》、《温韦冯词新校》作“画桡”,据改。

(3)娥:吴钞本、词苑英华本《词林万选》作“蛾”。

(4)张本“司”、“妓”系用墨笔校改。

(5)清淮句:张本作“清淮月,映迷楼”。

【笺注】

[1]烟雨:蒙蒙细雨。南朝宋鲍照《观漏赋》:“聊弭志以高歌,顺烟雨而沉逸。”唐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隋堤:隋炀帝时沿通济渠、邗沟河岸修筑的御道,道旁植杨柳,后人谓之隋堤。唐韩琮《杨柳枝》:“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东风。”

[3]葱茏:形容草木青翠茂盛。晋郭璞《江赋》:“涯灌芊萰,潜荟葱茏。”唐柳宗元《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之一:“积雪表明秀,寒花助葱茏。”

[4]画桡:犹画船。桡:船桨,指代船。唐戴叔伦《留别道州李使君圻》:“泷路下丹徼,邮童挥画桡。”

[5]飐:《正字通》:凡风动物,与物受风摇曳者,皆谓之飐。唐白居易《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香风:《开河记》:“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千里。”南朝梁萧纲《六根忏文》:“香风净土之声,宝树铿锵之响,于一念中,恍然入悟。”唐杨师道《赋终南山用风字韵应诏》:“登临日将晚,兰桂起香风。”

[6]青娥殿脚:指为炀帝巡幸江都挽舟之美女。《隋书·食货志》:“募诸水工,谓之殿脚。衣锦行幐,执青丝缆挽船,以幸江都。”《开河记》:“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于吴越间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至于龙舟御艇,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大业拾遗记》:“帝御龙舟。……每舟择妙丽长白女子千人,执雕板缕金楫,号为殿脚女。”

[7]绰约:柔婉美好貌。《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唐武平一《妾薄命》:“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司花妓:即司花女。宫中女官名号。唐颜师古《隋遗录》卷上:“长安贡御车女袁宝儿,年十五,腰肢纤堕,冶多态。帝宠爱之特厚。时洛阳进合蒂迎辇花……帝命宝儿持之,号曰司花女。”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8]江都宫阙:指炀帝江都行宫。江都: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

[9]迷楼:隋炀帝所建楼阁名。故址在今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郊。《迷楼记》:“炀帝晚年,尤沉迷女色。……诏有司,供其材木。凡役夫数万,经岁而成。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回环四合,曲屋自通。千门万户,上下金碧。……工巧云极,自古无有也。……人误入者,虽终日不能出。帝幸之,大喜,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唐包何《同诸公寻李芳直不遇》:“人来多不见,莫是上迷楼。”

【集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一:“清淮月映”句,感慨一时,涕泪千古。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苍凉。《浣花集》中,此词最有骨。

李冰若《花间集评注·栩庄漫记》:全词以“何处”领起,中段词藻极其富丽,而以“古今愁”三字结之,化实为空,以盛映衰,笔极宕动空灵。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河传》一调,创始于隋,炀帝开运河所制之劳歌也。此首仍用本意。诸家所评,均具见地。“何处”二字,谓想像中有之,而实无所见也。

其二

春晚。风暖(1)。锦城花满[1]。狂杀游人[2]。玉鞭金勒(2)[3]。寻胜驰骤轻尘[4]。惜良晨(3)。  翠娥争劝临邛酒(4)[5]。纤纤手(5)。拂面垂丝柳(6)。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6]。暗销魂。

【校记】

(1)首二句:张本作“春晚风暖”四字句。

(2)玉鞭:毛本、后印本、清刻本作“玉边”。

(3)良晨:吴钞本、全本、《历代诗余》、《金奁集》、王辑本、《韦庄词校注》作“良辰”。

(4)翠娥:全本作“翠蛾”。临邛:吴钞本作“临岐”。邛:影刊本作“卬”,误。

(5)纤纤:《花草粹编》作“纤”。

(6)拂:吴钞本作“佛”,误。

【笺注】

[1]锦城:城名,“锦官城”之省称。故址在今四川成都南。成都旧有大城、少城。少城古为掌织锦官员之官署,因称“锦官城”。后用作成都的别称。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道西城,故锦官也。”《初学记》卷二七引晋任豫《益州记》:“锦城在益州南笮桥东流江南岸,蜀时故锦官也。”北周庾信《奉和赵王途中五韵诗》:“锦城遥可望,回鞍念此时。”唐李白《蜀道难》:“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狂杀:狂极。刘禹锡《杨柳枝》:“御沟春水相辉映,狂杀长安年少儿。”此指锦城春色使游人极度兴奋。

[3]玉鞭金勒:代指豪华的车马。勒:马络头。唐李端《赠郭驸马》:“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五代李建勋《春雪》:“不知金勒谁家子,只待晴明赏帝台。”

[4]寻胜:游赏名胜。唐李隆基《为赵法师别造精院过院赋诗》:“坐朝繁听览,寻胜在清幽。”驰骤:策马疾驰。《韩非子·外储说右下》:“造父御四马,驰骤周旋,而恣欲于马。”

[5]翠娥句:华钟彦《花间集注》:“此以翠娥与文君比美。”翠娥:指美女。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翠娥婵娟初月晖,美人更唱舞罗衣。”临邛酒:代指美酒。用卓文君临邛当垆卖酒典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临邛: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十六国成汉以后废。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复置,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省入邛州。其地以产盐、铁著名。秦蜀卓氏、程郑被迁至此,以铁冶致富。

[6]钟鼓:钟和鼓。古代击以报时之器。唐杜甫《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

【集评】

况周颐云:“归时烟里”三句,尤极融景入情之妙。(《花间集评注》引)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词中六字两句,最忌板滞拼凑。此首“钟鼓”句与后首“时节”句,皆用“正是”二字,殊病冗弱,不足为贤者讳也。

其三

锦浦[1]。春女(1)[2]。绣衣金缕。雾薄云轻(2)[3]。花深柳暗[4]。时节正是清明(3)。雨初晴。  玉鞭魂断烟霞路(4)[5]。莺莺语[6]。一望巫山雨[7]。香尘隐映,遥见翠槛红楼(5)[8]。黛眉愁。

【校记】

(1)首二句:张本作“锦浦春女”四字句。

(2)雾:四印斋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露”。

(3)清明:张本“清明”二字朱笔校补。

(4)烟霞:合璧本作“烟雾”。

(5)见:鄂本、吴钞本、毛本、后印本、正本、四库本、清刻本、四印斋本、全本、《历代诗余》、王辑本、林大椿《唐五代词》作“望”。

【笺注】

[1]锦浦:锦江岸边。唐薛涛《送扶炼师》:“锦浦归舟巫峡云,绿波迢递雨纷纷。”

[2]春女:怀春的女子。春,指男女情欲。《淮南子·缪称训》:“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唐刘希夷《春女行》:“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

[3]雾薄云轻:华钟彦《花间集注》:“皆以状衣,所谓云罗雾縠者,是也。”

[4]花深:花枝繁茂。唐高骈《送春》:“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柳暗:柳树叶茂荫浓。唐王维《早朝》:“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

[5]烟霞:烟雾云霞。南朝齐谢朓《拟宋玉风赋》:“烟霞润色,荃荑结芳。”代指山水胜景。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夹钟二月》:“敬想足下,优游泉石,放旷烟霞。”

[6]莺莺语:莺啼。唐杜牧《为人题赠二首》之二:“绿树莺莺语,平江燕燕飞。”

[7]巫山雨:用宋玉《高唐赋》巫山云雨典故。参卷二韦庄《归国遥》(“春欲晚”)注〔六〕。

[8]翠槛:绿色栏干。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长乐坊安国寺红楼,睿宗在藩时舞榭。”代指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唐白居易《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集评】

吴世昌《词林新活》卷二:端己《河传》三首,“何处”为扬州吊古之作。“春晚”及“锦浦”二首皆在蜀中作。此调前二首均有四韵,而“锦浦”一首只三韵,乃偶然如此,原应作四韵也。又“何处”上片之“堤”、“旗”,“春晚”之“城”、“胜”,似均为句中韵。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间集》:《河传》三章,首章本意,风光旖旎;次章稍弱;至此已成强弩之末。


江城子天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