缮性

字数:2502

【题解】

此篇的中心问题,是论述如何涵养情性。文章取篇首“缮性”二字为题,有揭示通篇宗旨的作用,所以可看成是“以义名篇”。

本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构思独特,富有对称之美。前以“俗学”、“俗思”双起,总提全文;末以“倒置”照应“蔽蒙”,收结全篇;中以“由是观之”一节为转轴,而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以两引古人批倒三代俗学而归重于返性复初,后面以三引古人驳倒当世俗思而复归于性分之乐。

【正文】

缮性于俗学¹,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²,以求致其明³,谓之蔽蒙之民⁴。

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⁵。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⁶。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⁷,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⁸,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徧行⁹,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¹⁰,德则不冒¹¹,冒则物必失其性也。

古之人,在混芒之中¹²,与一世而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¹³,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¹⁴,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¹⁵。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

逮德下衰¹⁶,及燧人、伏羲始为天下¹⁷,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¹⁸,兴治化之流¹⁹,淳散朴²⁰,离道以善,险德以行²¹,然后去性而从于心²²。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²³,益之以博²⁴。文灭质²⁵,博溺心²⁶,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

由是观之,世丧道矣,道丧世矣。世与道交相丧也,道之人何由兴乎世²⁷,世亦何由兴乎道哉!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

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²⁸,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²⁹。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³⁰。

古之行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³¹,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³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³³。乐全之谓得志³⁴。

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³⁵,寄者也。寄之³⁶,其来不可圉³⁷,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³⁸,其乐彼与此同³⁹,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⁴⁰,由之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⁴¹。故曰:丧己于物⁴²,失性于俗者⁴³,谓之倒置之民⁴⁴。

【注释】

¹缮性:修治本性。按,此句原作“缮性于俗俗学”,衍一“俗”字,今删去。

²滑:(ɡǔ):通“汩”,治。欲:情欲,情性。

³致:获得,得到。明:明彻,明达。

⁴蔽蒙之人:指蔽塞昏昧的人。

⁵恬:恬静,静定。知:通“智”。

⁶和:和顺。理:天理。

⁷物亲:谓万物皆来依附。

⁸中:心中。纯实:纯朴信实。

⁹徧:当为“偏”字之误。

¹⁰彼:他人。蒙:感化。

¹¹冒:覆盖。引申为强加。

¹²混芒:指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

¹³扰:作祟。

¹⁴群生:众生。夭:谓死于非命。

¹⁵至一:最完美纯全的境界。

¹⁶逮:及,到。

¹⁷燧人、伏羲:相传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伏羲氏发明八卦,又教民结网,从事渔猎。这在道家看来,都属于以已之德强加于人,是有损于人的自然本性的。

¹⁸唐、虞:即唐尧、虞舜。

¹⁹治化:教化。流:风尚。

²⁰(jiāo):浇薄。

²¹险:摧残。

²²去性:抛弃自然本性。从于心:顺从充满机巧的人心。

²³文:文辞。

²⁴博:学识广博。

²⁵质:质朴的本性。

²⁶溺:淹灭。心:谓纯洁的心灵。

²⁷道之人:得道之人。

²⁸伏:藏匿。见:通“现”。

²⁹时命:时运,世道。谬:谓与大道乖违。

³⁰存身:保全自然性命。

³¹穷德:谓使自己的内德受到困累。

³²危然:独正不倚的样子。

³³正己:端正自己。

³⁴乐全:以保全自然本性为快乐。得志:谓得其快意。

³⁵傥来:偶然而来。

³⁶寄之:指寄托的东西。

³⁷圉:又作“御”,阻挡。

³⁸穷约:困穷潦倒。趋俗:屈己以附世俗。

³⁹彼:指轩冕。此:指穷约。

⁴⁰寄:指轩冕一类的东西。

⁴¹荒:亡失。

⁴²物:指傥来之物。

⁴³俗:俗思。

⁴⁴倒置之民:谓本末易位,轻重失所的人。

【译文】

用世俗的学问来修治本性,以求归复本初之性;用世俗观念来修治情性,以求获得明彻,这就叫做蔽塞昏昧之人。

古时候修道的人,以静定涵养智慧。智慧生成而无心凭借它行事,叫做以智慧涵养静定。智慧与静定相互涵养,和顺的德、合于天理的道就会从自然本性中产生出来。所谓德,就是和顺。所谓道,就是天理。德对万物无不包容,这就是仁;道无不合于天理,这就是义;义理显明而万物都来亲附,这就是忠;心中纯朴信实而返于自然本性,这就是乐;一举一动都真实可信而合于自然节文,这就是礼。礼乐偏行而不循正道,天下就会大乱。人家的德性本来是纯正的,而我却要人家接受自己的德性,但德性是不能强加的,强加了就会失去人家的自然本性。

古时候的人,处在天地未分时的混沌状态,能与世人淡然相处。在那个时候,阴与阳和谐宁静地相搭配,鬼和神都不能作祟,四时变化与节令相合,万物不受伤害,一切生物都不会死于非命,人们虽有智慧,但却毫无用处,这就是最完美纯全的境界。在那个时候,世人皆怀无为之德而任自然。

等到道德衰落下去,到燧人氏、伏羲氏开始治理天下的时候,只能顺从人民的心愿而不能使他们的自然本性保持纯全。道德再衰落下去,到神农氏、黄帝开始治理天下的时候,便只能使天下安定而不能顺从人民的心愿。道德又再衰落下去,到唐尧、虞舜开始治理天下的时候,便大兴教化的风尚,使淳朴的民风变得浇薄,因企慕求善而背离了自然之道,因追求立行而摧残了自然德性,然后抛弃自然天性而顺从充满机巧的人心。彼此以机心窥破机心,这样智巧便不足以用来安定天下,然后又附加了浮华礼文,增益了广博的学识。礼文破坏了质朴的本性,博学淹灭了纯洁的心灵,然后人民便开始迷乱,无法再返回自然的性情而归复本初之性了。

由此看来,世上已经丧失了大道,大道已经抛离了人世。人世和大道互相离丧,有道之人如何立脚于世,人世又如何振兴大道呢!大道无法振兴于世,人世无法振兴大道,即使怀道圣人不隐居在山林之中,世俗之人也是不会看到他的圣德的。所谓隐,并非是圣人自行隐没。

古时候所说的隐士,并不是藏匿自身而不出现,也不是闭塞言论而不说出,也不是隐藏智慧而不表露,而是由于时运与大道乖违。遇上了时运而大道通行于天下,就返回到完美纯全的境界而不露任何迹象;如果不逢时运、大道不行而自己受困于世上,就深固自然之本、保守至极之性而等待着。这就是保全自然性命的方法。

古时候保全自然性命的人,不用巧辩来修饰智慧,不用机智使天下人受到困累,不用心智使自己的内德受到损伤,独正不倚地居于无为之所,以求复归自然本性,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大道本来就不会局限于狭隘地实行,德性完美的人本来就不会留意于是非的识别。是非的识别会损害德性,狭隘地实行会损伤大道。所以说:端正自己就行了。以保全自然本性为快乐就可以叫做得志。

古时候所说的得其快意,并不是指官位爵禄,而是说享受性分之乐已觉满足而无以复加罢了。现在所说的得其快意,就只是指官位爵禄。官位爵禄加在身上,并不是自然性命中所固有的,而是偶然得来之物,暂时寄托在这里罢了。凡是寄托的东西,来时不可抵御,去时不可阻挡。因此不要为官位爵禄放纵心志,也不要因困穷潦倒而屈己以附世俗,身处官位爵禄和困穷潦倒的快乐是相同的,所以没有忧愁就可以了。现在的人当寄托的东西失去了便不快乐,由此看来,他们虽然有过快乐,但性分之乐是没有不亡失的。所以说:丧失自身于偶然得来之物,迷失真性于俗思的人,就叫做本末易位的人。


刻意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