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热津斯基取得进展:1978年5月

字数:3004

1977年11月中旬,布热津斯基和他的中国问题助手米歇尔・奥克森伯格(MichelOksenberg)开始与中国驻华盛顿的代表探讨他在1978年初访问北京的可能性。他最初宣佈,他访华的目的是就广泛的国际问题与中方进行磋商,而没有提到建交问题。[11-14]但是当中国驻华盛顿联络处被告知布热津斯基的访华意愿时,邓小平马上回答说,中国欢迎他的到来。布热津斯基立刻着手准备行程;只要美方一作好准备,邓小平就会接待他。[11-15]1978年3月17日,即国会通过第一份《巴拿马运河条约》的当天,中国驻美联络处得到通知说,布热津斯基已在为出访作准备;4月19日,第二份、也是最后一份《巴拿马运河条约》签署后的第二天,布热津斯基便定下了出访日期。[11-16]卡特授权他为关系正常化的谈判铺路。从卡特总统的角度看,完成谈判的理想时间是1978年11月国会选举之后。他乐观地相信,成功签定了《巴拿马运河条约》之后,在与苏联达成《战略武器限制条约》和就中美关系正常化达成正式协议这两件事上,他都能获得国会的支持。

当卡特总统私下告诉国会两党领袖,他打算与中国开始建交谈判时,他们均作出了正面回应,他们相信这样做最符合美国的利益。然而这个问题在政治上仍很敏感,正如一位国会议员所说,如果这个问题被公之于众,他将不得不持反对立场。[11-17]布热津斯基在北京的会谈中将这种担心告诉了邓小平,他说:“我想建议会谈秘密进行,不公布任何进展⋯⋯这可以在我国减少一些政治麻烦。”邓小平回答说:“请放心,中国的保密条件要好于美国。”布热津斯基答道:“我认为阁下所言绝对正确,这也是谈判最好在北京而不是华盛顿举行的原因。”[11-18]

万斯本人虽然担心中美会谈会惹恼正与美国进行敏感的裁军谈判的苏联,但他是一位服从卡特指示的忠实官员。他让自己的手下起草了一个美中关系正常化谈判的方案。卡特总统在1978年6月13日收到万斯的这份备忘录后,在上面亲笔批示:“走漏风声会使全部努力毁于一旦。我们应当严格控制来往电报和谈判信息⋯⋯避免就进展程度作出任何公开暗示。我不相信(1)国会,(2)白宫,(3)国务院,或(4)国防部能做到保密。”就像过去的共和党人尼克逊和基辛格一样,民主党人卡特、布热津斯基和万斯也都认为,即使在民主国家,严格的保密工作也是必要的。[11-19]就像基辛格在白宫时一样,白宫与北京之间高度保密的渠道,加强了白宫国家安全官员在人事和制度上相对于其国务院同行的影响力。[11-20]就邓小平一方而言,他也赞成利用白宫而不是国务院的渠道。

1978年5月21日,布热津斯基抵京后的当天上午就会晤了黄华外长。就像基辛格和周恩来过去的做法一样,布热津斯基和黄华就有关全球形势交换了意见,他们讨论了各大洲的关键问题,重点是苏联和西方之间当前的力量均衡。布热津斯基在回应黄华的讲话时说,双方在广泛的问题上看法一致,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重要分歧:美国并不谋求创建霸权,它接受一个多样化的世界;美国也不认为战争不可避免;美国并没有纵容苏联,而是要在全球范围内与它展开竞争。布热津斯基知道,他们的会谈结果会被告知将在下午与他见面的邓小平,因此他对黄华说,卡特已经授权他表明,美国接受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三个条件,但是美国保留作出以下声明的权利:应当和平解决中国大陆与台湾的争端。[11-21]

当天下午,邓小平与布热津斯基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谈,晚饭后会谈继续。两人讨论了全球战略和为建交谈判打基础的问题。邓小平知道布热津斯基刚到北京,客气地对他说:“您一路辛苦了。”布热津斯基则答道:“我兴致很高。”邓小平和布热津斯基都坚定地阐明了各自国家的观点,但是布热津斯基后来写道:“邓小平立刻把我迷住了。他精明而机警,理解力强,有很好的幽默感;态度坚定,直截了当。⋯⋯我对他的目标感和使命感印象深刻。邓小平单刀直入。⋯⋯中方直截了当讲明了他们的观点和想法。邓小平说:‘理解中国并不难,⋯⋯毛泽东主席是军人,周恩来是军人,我同样也是军人。’”(布热津斯基对此回答说,美国人也喜欢直来直去。)和邓小平的会谈让布热津斯基十分兴奋。5月26日他向卡特作了汇报后,卡特在日记中写道:“兹比格⋯⋯被中国人征服了。我对他说,他受到了迷惑。”[11-22]

在与布热津斯基的会谈中,邓小平想探明美国人有多大意愿与台湾断交。“问题仍然是要有决心。如果卡特总统在这个问题上已拿定主意,我认为它就比较容易解决。⋯⋯你认为实现关系正常化需要做些什么?”布热津斯基解释说卡特决心取得进展,并且接受中方关于美国与台湾断交的要求,然后他提议双方在6月开始关系正常化的秘密谈判。邓小平立刻接受了这一建议,但他继续询问美国为落实台湾问题三原则会采取什么具体措施。邓说:“我期待着卡特总统拿定主意的那一天。”布热津斯基回答说:“我刚才对您讲过,卡特总统已经拿定主意了。”[11-23]布热津斯基没有细说美国会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只是再次重申美国接受三原则。他接着说,美国计划发表一个声明,强调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邓小平回答说,中国不反对美国发表这样的声明,但是“我们不能接受把它作为一个条件。台湾是内政问题,是基本的主权问题”。[11-24]布热津斯基由此断定,假如美国作出这样的公开声明,中方不会公开反对。布热津斯基还告诉邓小平,从7月开始伍德科克会准备与黄华进行一系列谈判,探讨是否能在双方都接受的条件下实现关系正常化。[11-25]

邓小平表达了他对苏联军事扩张的关切,并再次重申他的观点:美国对苏联威胁作出的反应还不够坚定。他谈到苏联和越南不断加强的军事合作,证据是武元甲将军最近分别在3月和5月初两次访问莫斯科。邓小平相信,使西方加强在欧洲的军力符合中国的利益,因为这样可以促使苏联将亚洲的军队调往欧洲。像毛泽东和周恩来一样,邓小平说苏联的主要目标是欧洲而不是亚洲。为了使美国对苏联的行动作出更强硬的反应,邓小平有意刺激布热津斯基说:“也许你们有点害怕冒犯苏联,是不是?”布热津斯基回答说:“我可以向您保证,我并不怎么害怕冒犯苏联。”邓小平继续紧逼,他指出了美国想跟苏联达成的《战略武器限制条约》将对美国产生的不利,并强调说:“只要你们和苏联达成了协议,那一定是美国为取悦苏联作出让步的结果。”布热津斯基回答说:“我愿意跟您打一个小小的赌,看谁在苏联更不受欢迎——是你,还是我。”[11-26]

布热津斯基还利用这次出访在北京和华盛顿的官员之间发展更密切的关系,中方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他带来了几个不同政府部门的官员,由他们与中国的同行进行更具体的谈判。例如摩顿・阿布拉莫维茨(MortonAbramowitz)就是当时借调到国防部的资深外交官,他和中国的国防官员举行了会谈,就他们各自对苏联的分析进行讨论。

在与布热津斯基的会谈中,邓小平敦促对方使美国放松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他提到了高技术进口的三个案例:美国的超级计算机、装有美国配件的日本高速计算机和扫描仪。在这三个案例中,美国企业都很想把产品卖给中国,却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阻挠。

邓小平在会谈中还暗示他有意访美。他说,他担任最高领导人大约只剩下三年时间了。布热津斯基断定邓小平对发展中美关系有一种紧迫感。他知道除非完成中美关系正常化,邓小平是不会访美的。为了表示对双方迅速完成关系正常化过程抱有信心,布热津斯基邀请邓小平到访华盛顿时去他家用晚餐。邓小平一口答应下来。[11-27]

布热津斯基也鼓励邓小平深化中日关系。布热津斯基访华后,邓小平快速行动,与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布热津斯基在回国途中也作出了他的努力,他在日本停留,向日本官员通报了美国要与中国进行实现关系正常化谈判的计划。布热津斯基回到华盛顿后,卡特虽然取笑他受到了中国人的迷惑,但仍然断定访问取得了成功。谈判很快就会开始,关系也已升温:不久之后,美国要求北京停止对美国政策无休止的公开批评,中国马上就答应了。

为了继续向美国施压,使其加快建交步伐,邓小平在与布热津斯基会谈一天之后就对一个意大利代表团说,中国乐意跟美国开展贸易和技术交流,但中国将优先考虑与其有正常邦交的国家。[11-28]6月2日,即布热津斯基与邓小平会谈不到两周之后,黄华在华盛顿对万斯说,如果他想请邓小平访美,只有在完成关系正常化之后才有可能,所以双方得加紧工作,因为邓小平年事已高,年龄不饶人。邓小平在8月6日再次说——这次是对一个奥地利代表团——中国将优先考虑与那些同中国有正常邦交的国家开展贸易。[11-29]中国驻华盛顿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在9月27日又对布热津斯基说,关系正常化的谈判步伐太慢。[11-30]


万斯的“开倒车”:1977年8月教育交流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