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占美・卡特在他的私人日记中写道:“邓小平的来访是我在总统任内最愉快的经历之一。对我而言一切都很顺利,中国领导人似乎也同样愉快。”[11-103]卡特对邓小平的描述是:“聪明、强硬、机智、坦率、勇敢、有风度、自信且友好。”[11-104]卡特也感谢邓小平能够体谅美国的政治现实,没有强调两国关系的反苏基础,因为这样的言论将有损于美苏两国达成军备控制协议的努力。[11-105]
这次访问象征着两国将携手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这对美中两国人民都有巨大的感召力。如果说访问的成功有赖于邓小平的个人特质的话,那么这些特质包括他为改善中美关系所作的真诚努力,他内心深处的自信,以及他担当这个特殊角色时的游刃有余。这些素质使他能够完全表现出自在、坦率和机智,以及在得到听众的赞赏时由衷的喜悦。一些敏于观察的中国人说,邓小平平时并不张扬自己,但一旦遇到挑战他就能充分振作起来,这正是他在美国的表现。
20年前,苏联领导人尼基塔・赫鲁晓夫曾在美国刮了13天的旋风。赫鲁晓夫个性张扬、固执己见且很爱热闹,邓小平显然与之不同。事实上,赫鲁晓夫的确更加惹人注目。他和邓小平都想开创与美国关系的新时代。邓小平较为拘谨,做事有板有眼,不愿改变自己的计划。[11-106]但是,邓小平通过他所达成的交流计划以及同美国工商界的接触,为稳定的中美关系打下了更深厚的基础,这是赫鲁晓夫没有为苏美关系做到的。在各个城市听过邓小平讲话的美国商人,马上着手准备去中国寻找商机。在亚特兰大与他见过面的17位州长中,有不少人计划与当地商人组团访华。商务部长冉尼塔・科雷普斯(JuanitaKreps)、农业部长鲍伯・贝格兰(BobBergland)和能源部长詹姆斯・施莱辛格(JamesSchlesinger)也准备在未来几个月率团在各自领域内与中国拓展关系。国会议员们,即使很多过去批评过中国的人,也都争相加入访华的行列。赫鲁晓夫在访美五年后被赶下了台,而邓小平在访美后的十多年里一直担任中国的头号领导人,得以见证他在美国播下的种子结出累累硕果。
邓小平在访美期间,于1979年1月31日和国家科委主任方毅一起同美国签订了促进科学交流的协定。[11-107]1979年初第一批50名中国留学生抵达美国,他们前途远大,但准备不足。邓小平访美后的一年里,有1,025名中国人持学生签证赴美,到1984年时则有14,000名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其中三分之二所学专业是自然科学、医学和工程。[11-108]北大和清华这两所中国的顶尖级大学,被非正式地看作赴美深造留学生的“预科学校”。1979年标志着中断了30年的中美交往重新恢复,但是短短几年之内,中美交流的范围和规模就远远超过了1949年以前的水平。
美国国务院一些有头脑的官员,虽然完全相信美中恢复邦交的价值,但是对邓小平访美期间美国对中国的过度情绪化反应也表示担忧。他们担心美国政府和媒体向美国民众过度推销中国,就像他们在二战期间过度推销蒋介石一样——当时美中两国是同盟,美国民众对国民党内猖獗的腐败毫不知情。在邓小平1979年引人瞩目的访美行程之后,热情的美国人并不了解中国共产党仍在继续施行的威权主义、中美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分歧,以及那些仍然妨碍着解决台湾问题的巨大障碍。[11-109]
邓小平访美对中国的作用,甚至比对美国的影响更大。邓小平的访问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而在中国,他的访问使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未来观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变。邓小平访美使中国民众了解了现代生活方式,其作用甚至大于他对日本和东南亚的访问。中国电视上每天播出的新闻和邓小平访美期间制作的纪录片,展现了美国生活十分正面的形象——不仅是美国的工厂、交通和通讯,还有住着新式住宅、拥有各种现代家具和穿着时髦的美国家庭。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被呈现给中国人,让他们趋之若鹜。甚至连在北京的为数不多的美国人与中国人之间的藩篱也被冲破,相互之间到家里作客不再受到禁止。毛泽东当年说过对革命来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在1979年以后也经历了一场革命,其规模和持续时间远远超过毛的革命。点燃这场革命的火星固然有许多,但其中迅速形成燎原之势的火星,当推邓小平的访美。
就像美国人对邓小平作出了过度反应一样,很多中国人也对邓向美国的开放作出了过度的反应。有些中国人想一夜之间就能得到一切,没有意识到在能够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之前,中国需要作出多少改变。还有一些人急于引进中国的现实还难以适应的制度和价值。在中国和西方道路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并不容易,但是对外开放带来了中西的杂交优势和思想的复兴,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重新塑造中国。
1979年2月结束访美时,邓小平对他的译员施燕华说,通过这次访问,他已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最初施燕华并不明白邓小平的意思。无论在邓小平的随行人员还是与他会面的外国人看来,他显然很享受这次出访——这个看看外部世界、听人们对他说些恭维话的机会似乎很让他愉快。但这并不是他出访的目的。他出访是因为他要为自己的国家完成一项任务。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向日本和美国进一步敞开国门。这既是为了遏制苏联,也是为中国的现代化争取帮助。现在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可以转向另一些重要任务了。邓小平在当时的15个月里5次出访国外。虽然他又活了18年,但是从此再也没有迈出国门。[1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