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

字数:1550

欧阳修

最明畅之文,却甚幽细;最条直之文,却甚郁勃;最平夷之文,却甚跳跃鼓舞。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¹。(不怪朋党,只与提出人君。大识力,大笔力!)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²,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先平写,下忽然侧写,笔如鹰华撤捩。)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侧写撒捩。)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³,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⁴。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说尽。)君子则不然,(疾转。)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⁵,则同心而共济⁶。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亦说尽。)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只与提出人君。)

尧之时,小人共工、獾兜等四人为一朋⁷,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⁸。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证一,大奇文。)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⁹,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证二,大奇文。)《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¹⁰。”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证三,大奇文。)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证四,大奇文。)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¹¹。及黄巾贼起¹²,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¹³。(证五,大奇文。)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¹⁴,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¹⁵,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¹⁶。”而唐遂亡矣。(证六,大奇文。连引数证,一段奇是一段。)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奇,奇!看他忽然作倒卷之笔。)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¹⁷,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奇,奇!看他倒卷,又参差变化,不作一样笔。)

夫兴亡治乱之迹¹⁸,为人君者,可以鉴矣。(只与提出人君。)

【注释】

¹“臣闻朋党之说”三句:朋党,原指意气相投的人为了自私的目的而结伙。《韩非子·孤愤》、《战国策·赵策》、《史记·蔡泽列传》中都有关于“朋党”的论述。至宋初,王禹偶(公元954—1001年)作《朋党论》,文中才提到同为“朋党”,但有“君子之党”,与“小人之党”的区分。
²同道:政治理想相同。
³党引:结成私党,相互援引。
⁴相保:保持团结。
⁵事国:服务于国家。
⁶共济: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⁷共工、疆兜等四人:《尚书·舜典》谓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共工、驩兜、三苗、鲧,被称为尧时“四凶”。
⁸八元、八恺: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载,上古高阳氏时有苍舒、大临等八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八恺。”上古高辛氏时有伯奋、仲堪等八才子,“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⁹“而皋、夔、稷、契(xiè屑)”句:据《尚书·舜典》及《史记·五帝本纪》注,舜时大臣有皋陶(掌管刑法)、夔(掌管音乐)、稷(掌管农业)、契(掌管教育)、大禹、工垂,再加上十二牧(州长官)四岳(大区长官),共二十二人。
¹⁰“《书》曰”五句:引自《尚书·泰誓》,个别文字与《尚书》原文有出入。
¹²“后汉献帝时”三句:据《后汉书·党锢列传》载,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迫害朝臣,数百名著名人士被诬指为“党人”,先后被投入狱中,折磨至死。史称“党锢之祸”。欧阳修在本文中,误称担、灵帝时事为献帝时事。1黄巾贼起:指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以张角为首的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一律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文中称黄巾军为贼,表现了作者的政治偏见。
¹³“后方悔悟”三句:据《后汉书·党锢列传》载,黄巾起义后,汉灵帝为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以便加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力量,接受了中常侍吕彊的建议,大赦了原先被捕、徙的全部“党人”。1“唐之晚年”二句:指唐穆宗至宣宗年间,出现的以牛憎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倾轧、斗争。牛李党争前后延续了近四十年。
¹⁵“及昭宗时”二句:天祐三年(906年),梁王朱温(朱全忠)借故将宰相裴框、崔远等多数朝廷大臣杀死于白马驿,并以“朋党”之名捕杀不肯阿附自己的社会名流数百人,“朝廷为之空”。事见《新五代史·六臣传》。天祐三年,已是唐哀帝执政时期,本文作“昭宗”,是作者误记。
¹⁶“此辈清流”二句:这是朱温的谋士李振所说的话。朱温在谋密裴枢等大臣时,李振建议把他们投入黄河,曾说:“此辈自谓清流,宜投于黄河,永为浊流。”见《旧五代史·李振传》。
¹⁷不诮:不讥笑。
¹⁸迹:事迹,经验。


五代史伶官传序纵囚论